“夏日蚊虫增烦恼、妙招预防睡得香”,近日,随着炎热多雨季节的来临,类似的防蚊妙招在网络上流传,甚至一些政府部门的官方微博也将其当做神奇的“民间偏方”大量转发。 记者发现,网络上流传的防蚊妙招提出的防蚊方法五花八门,有一些诸如勤洗澡、勤换衣、衣服勤晒洗等大众所熟知的个人卫生常识,而更多的则是吃大蒜、吃维生素B等新鲜离奇的方法。可很多人都感觉这些方法闻所未闻,用起来到底靠不靠谱?不少网友对此心存疑虑。为此,记者整理了网络上流传的部分“防蚊妙招”,向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所长佟颖求证,佟所长给出了指导意见。 偏方1 浴液别太香 洗澡时尽量避免用香味过浓的香皂或沐浴液,因为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能吸引蚊子的化学成分。 诊断:不靠谱 香皂或沐浴液能不能防蚊,关键不在于香味是否浓郁,而在于香皂或沐浴液中是否加入了有驱蚊成分的物质。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香皂或沐浴液并未加入类似的成分。因此,气味与驱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偏方2 穿浅色衣服 穿衣服要尽量穿浅色,因为蚊子喜欢叮体温较高的人,而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又强,几种因素相加,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蚊指数大涨。 诊断:靠谱 之前的科学试验曾发现,我国夏季白天最为常见的一种蚊子“白纹伊蚊”确实对深颜色情有独钟,喜欢往穿深色衣服的人身上扑。因此,夏天穿浅色的衣服,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蚊作用。 偏方3 室内放大蒜 吃大蒜可有效驱蚊,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或在室内放几个大蒜头,也可驱赶蚊虫。 诊断:不靠谱 目前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还没有科学试验证实蚊子对于大蒜气味会有明显的反应。 偏方4 身边放清凉油 在身边放两三瓶揭开的清凉油、风油精等,蚊子会闻而生畏,不敢前来“侵扰”。 诊断:不靠谱 清凉油、风油精的功能是止痒而非驱蚊,一般是在被蚊虫叮咬之后用来止痒的,它们的气味并不能赶走蚊子。 偏方5 口服维生素B 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 诊断:不靠谱 维生素B通过人体汗液排出后,人体所散发的味道是否会有明显变化,而蚊子又是否惧怕这种气味,都需要严谨的科学试验来证明。 驱蚊有道 蚊香要放上风向 含驱蚊成分的用品:使用含驱蚊成分的香皂、沐浴液、花露水也是有效果的。 蚊香:目前驱蚊主要还是依靠蚊香、驱蚊气雾剂等,蚊香要尽可能放在房间上风向的地方,把蚊香的气息弥漫在房间里面,起到防蚊的效果。 气雾剂:气雾剂正确的喷法是呈45度角往上面喷,而不是往下面喷。 勤洗澡:最彻底的办法还是搞好个人卫生,建议夏天经常洗澡。 杜绝蚊子滋生:积水是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家庭要注意给水生植物常换水,花盆里也不要有积水,不要随处堆放没喝完的饮料瓶子。 特别提醒:对孕妇和婴幼儿,首先要采用物理的办法,使用蚊帐或诱蚊灯,尽可能不接触药。 本报记者 代丽丽J205 艾姗姗 插图J213 新闻延伸 儿童驱蚊产品并不安全 眼下正是驱蚊产品热销的季节,王女士发现,今年有一些驱蚊产品标注着“婴童专用”等字样,价格平均比普通驱蚊产品要贵上三四成。销售员说这些产品是无毒的,专门给小孩用。 王女士买回的产品是江苏太仓某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企业工作人员告诉她,他们的驱蚊产品不含避蚊胺,采用的是驱蚊酯,很安全的。 事实确实如此吗?北京农药协会副秘书长林艳介绍说,现在市面上驱蚊产品成分多为菊酯、避蚊胺或驱蚊酯,它们都属于农药的一种,使用中都对会对人体有少量危害。 据了解,避蚊胺是一种最常用的驱蚊产品,有研究表明,10%至30%浓度的避蚊胺直接涂抹皮肤是安全的,在美国,医生建议2个月以下婴儿避免使用此类产品。相比之下驱蚊酯的驱蚊效果更久,对机体影响相对要小一些,但并不能说这种驱蚊产品对孩子就是百分百安全的。 记者 蔡文清 J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