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牵情:血雉(指名亚种)

 璇琮坑 2013-07-19
        血雉,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至甘肃的祁连山和陕西的秦岭山脉,国外仅见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部分地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称血雉。
        中国目前有指名亚种、四川亚种、秦岭亚种、甘肃亚种、西宁亚种、南山亚种、西藏亚种、增口亚种、亚东亚种、滇西亚种、澜沧江亚种、丽江亚种等12个亚种。之前,从网上欣赏,多为四川、秦岭、西藏、滇西亚种,十分美丽漂亮,总想一睹真容。今年去西藏,有幸在日客则附近拍到了血雉,一看和网上的血雉多有些区别,仔细查看,原来是血雉的指名亚种。现整理几张,共赏。
         血雉又叫血鸡、松花鸡、衫花鸡,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4500米的林区内。随季节垂直迁移,常集群生活。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兼食昆虫等。它们通常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以后才飞到松、杉等的较低的树枝上栖息,中午则在岩石下或树荫处进行短暂的休息。
     忠贞血雉,恩爱标兵。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份,随地区和分布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这时它们的群体解散,经过激烈的争偶啄斗后,由一雄一雌结成伴侣,形影不离,朝夕相处,过着家庭式的生活,没有配偶的雄鸟则会呈3—5只的小群游荡。血雉夫妻即使短暂分离,也以鸣叫保持联络,夜间栖于不同树上,清晨雄雉先下地,呼唤雌雉,汇合后一同觅食。归巢时,雄雉相伴到巢边,待雌雉入巢,才慢慢离去。血雉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甜甜蜜蜜、恩爱细腻。因此我感觉,我们人类更应该把血雉夫妻作为恩爱和谐的标兵,而不是传统上讲的鸳鸯,因为鸳鸯实际观察也常有感情不专一的行为,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对野鸳鸯”。
       雌鸟5月初开始产卵,在灌木丛中、岩石下,或在林中大的倒木旁,找一个隐蔽的凹地将一些落叶及苔藓、松针、蒿草和细根等抓或啄在一起,用身体压迭,使之堆成疏松的巢。筑巢之后便开始产卵,当最后1枚卵产出后才开始孵卵。雌鸟孵卵十分辛苦,每昼夜只有一、二个小时外出觅食,其余时间专心一致地孵卵。遇到下雨天,它只好一直呆在巢里,并微微张开双翅,用身体挡住雨水,以保持卵的温度。每当雌鸟出外觅食前,总是把一些枯草叶或羽毛盖在卵上,把卵隐蔽起来,觅食的地方也离巢不远,约在100米左右的范围内。在雌鸟孵卵期间,雄鸟就在巢周围的区域内活动、巡视,以免其他同类进入巢区,表现出较强的护巢行为。有时它也来到巢边,与雌鸟亲热一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