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掉下来的帕格尼尼(下)

 啸海楼 2013-07-19

天上掉下来的帕格尼尼(下)

袁征 7月16日 20:54

对面楼上的钢琴老师又在弹“公社是棵常青藤”。

连续好几天,他一直在弹这首曲子,有时反复练最后一句,一遍又一遍。隔了一段距离,我听得不大清楚。这原来是一首歌,似乎没有什么演奏难度。另外,人民公社全解散了,大家都知道那不是常青藤。没有真情能弹好乐曲吗?干嘛要花那么多功夫练这玩艺?因为领导有指示?

我多希望中国能出现像帕格尼尼那样的音乐家!

帕格尼尼的琴声太过神奇,于是有了各种古怪的传说。有人讲他杀死了自己的情敌,把那人的肠子做成琴弦。有人说他撞上女友跟别人偷情,妒火爆发,拔刀杀死了女孩,也是用她的肠子做琴弦。总之,他杀了人,所以蹲了几年大狱。在地牢里,那个杀人犯只有提琴作伴,结果练就了举世无敌的技艺。

帕格尼尼的确坐过牢,而且可以勉强说闹出过人命,但上面的传闻全是胡扯。

上帝很公平,他造的人能力都差不多。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有了不起的本事,那一定是挖走了其他方面的才能。帕格尼尼的官司说明了天才不可避免的笨拙。

远近闻名的提琴家从来没有结过婚。三十二岁时,他带着未成年的安杰莉娜离开故乡。两个月之后,女孩说自己怀孕了。帕格尼尼又把她送回家。女孩的父亲控告他诱拐,要求赔偿一千二百里拉。法官担心帕格尼尼逃跑,把他关起来。为了出狱,提琴家交了一半赔偿,答应获释后支付另一半,于是他自由了。帕格尼尼在监狱里呆了没多久。

但那个音乐天才一出来就翻脸不认账,拒绝支付余额,还愚蠢地反告对方勒索。不久,安杰莉娜生了一个死胎。帕格尼尼的律师朋友叫他赶快给了剩下的六百里拉,避免对他不利的诉讼。那点小钱对帕格尼尼根本不算事。但提琴家不听律师的专业意见。结果他打了五年多官司,被判罚款四千四百里拉。

那时交通困难,帕格尼尼又疾病缠身,所以他一直在意大利表演,到四十五岁才登上从米兰驶往奥地利的马车。陪着一起出国的有他的女友和他们年幼的儿子。

经过整整十天的颠簸,他们到了奥地利的首都。帕格尼尼表演的票价是一般音乐会的三倍,但马上抢购一空。以后他在欧洲各国演出的票价都起码高出其他音乐会一倍,招来不少抱怨。但人们喜欢为历史名人说好话,现在流行的讲法是,帕格尼尼漫天要价,是因为多病的提琴家知道自己活不到儿子成年那一天,要为孩子的将来做准备。

维也纳文化界所有名人都是首场演出的听众,其中包括音乐家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迪亚贝利和马采德。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奥地利的听众还是惊讶到不知所措。

当地报纸评论说:“从来没有一位音乐家像帕格尼尼一样,能在维也纳造成这么巨大的影响。民众的兴趣几乎随着每一场演出而水涨船高。外地人从最偏远的省份来到这里,只为听他的演奏。第一次听他演奏的人,都吃惊、呆若木鸡、陶醉不已,而经常听他演奏的人,每回都被一些新的东西吓到。”

小提琴大师风靡维也纳,各种东西都以帕格尼尼命名。商店里有帕格尼尼帽子和帕格尼尼糖果,饭店里有帕格尼尼面包和帕格尼尼烤肉。他的肖像印在香烟盒和纽扣,刻到手杖上面。

有一天,小提琴家到商店买手套,店员递过来的那双,牌子就叫帕格尼尼。大师不禁笑起来。

诗人鲍恩费尔德是舒伯特的好朋友。他在日记里写道:“音乐会的主办者像强盗一样索取五个荷兰盾,我根本无力支付。舒伯特要听他,当然不言可喻,但他又不想欣赏帕格尼尼的时候,没有我在场。当我拒绝他给的票时,他气坏了。‘蠢东西,’他大叫,‘我已经听过一次,却很遗憾你不在场!我告诉你,这种家伙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我们听了这位结合天堂和地狱的小提琴家,他迷人的慢板真让我们陶醉不已,他其余魔鬼般的技艺也让我们惊叹无比。”

大家不相信凡人能奏出那么奇妙的音乐。有些听众信誓旦旦地宣称,他们看见舞台上有个魔鬼站在帕格尼尼身旁。有人透露,帕格尼尼的口袋里放着一根曼德拉草。演出前,他就是用这根草把魔鬼赶进提琴。还有人干脆说,那个神奇的琴师根本就是魔鬼的后代。

可怜的帕格尼尼不得不将一封他妈妈的信交给报纸发表,证明他有一个正常的母亲。

我当然不相信小提琴家是魔鬼,但我知道那封信是假的。帕格尼尼的母亲不识字。即使她可以请人写信,也不会说“我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你告诉我的各种事情”:她根本不会读报。

维也纳人不知道大师的母亲是文盲,但也不在意那封信。各种谣言越传越离谱。

小提琴家跟女友老吵架。帕格尼尼给她一大笔钱,俩人分手了。从此他独自抚养那个漂亮得像天使一样的小男孩。

在维也纳大获全胜之后,天才又开始征服其他欧洲国家。

柏林是抵抗势力最强的堡垒。从十七世纪起,意大利音乐横扫欧洲大陆。大批意大利乐师在德国、奥地利的宫廷和城市呼风唤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德奥音乐崛起,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大有超越意大利同行之势。获得自信的德国和奥地利人驱赶过去在他们土地上充当音乐领袖的意大利鬼子。后来意、法等国作曲家的名声远不能跟德奥音乐家相比,跟这个转折有很大关系。

可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沿袭传统,在1820年聘请意大利人史邦提尼担任歌剧院的音乐总监。自负的史邦提尼不肯学德语,而且老是安排演出意大利作品,柏林人反感至极。1821年,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在柏林大获成功,打响了这个城市清除意大利势力的战役。

因此,帕格尼尼第一场音乐会的观众,不是来听意大利音乐,而是为了亲眼看看那个著名的魔鬼或杀人犯,似乎他们买的不是音乐会门票,而是马戏演出的入场券。

当帕格尼尼从后面穿过乐团演员,走向前台的时候,柏林民众见到他拖拖拉拉的脚步,都坚信那是常年锁着镣铐的结果。好些人对他发出嘘声。

但提琴一架上肩膀,那个瘦弱的男人就有了不可抗拒的魔力。他指法的灵巧和运弓的力度让柏林的听众目瞪口呆。帕格尼尼演奏了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摩西变奏曲》,时而抒情,时而幽默,时而雄壮。

一位听众写道:“我从未想过小提琴可以演奏出这样圆润悦耳、大胆独创的音韵,在完全无视各种规则的情况下爆发出刻意颠覆一切的幽默……他的演奏中最值得注意和赞叹的地方,就是那些在其他人看来几乎不可思议的演奏技法……这不是小提琴演奏,不是音乐,而是魔术!”

这个提琴魔术师出现在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在一个又一个城市制造轰动。

民众朝他欢呼,君主也发出邀请。大师喜欢在剧院登台,却不大愿意到宫殿演奏。许多统治者和达官贵人实际上缺乏修养。在王宫表演之后,小提琴家还得拿着一杯酒陪那些无知的家伙谈论艺术。他觉得很烦。

在巴黎,他被请到杜伊勒里宫演出。帕格尼尼提早一天去看场地,见到宫中挂了很多帷幔。他知道这些柔软的织物会吸掉高音,使他的琴声失去光泽,提出要把它们拆掉。宫廷官员轻蔑地拒绝了他的要求,还教训帕格尼尼,要他知道一个艺人在王宫里有几斤几两。

到了表演时间,国王、高官和王亲国戚齐集一堂,小提琴家却没有露面。

宫廷信使气喘吁吁地赶到帕格尼尼的住处。

那里的人说,大师早早就上床睡觉了。

(图注:帕格尼尼生前肖像。图片来自网络。)

粗略地划分,帕格尼尼一生大致包括三个时期:四十五岁以前,在意大利学习、表演和创作;1828年至1834年,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五十二岁以后,回意大利居住。

从巴黎回到意大利,大师的身体状况已经糟糕透顶。他举行少量音乐会,多数时间在家里创作。美妙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和他一些最出色的奏鸣曲就是在帕格尼尼生命最后几年写出来的。

他留下了六部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三十到四十分钟的大型作品。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号是去欧洲巡回演出之前写成的。

为什么编号最后的协奏曲是第一个时期的作品?事实上,第六协奏曲写得比第一协奏曲还要早,1815年就在米兰和热内亚公开演奏过。十年之前,帕格尼尼写了著名的《二十四首随想曲》,里面大量的创新让全世界小提琴家感到震惊。但是,那时协奏曲被视为严肃高雅的音乐,所以帕格尼尼的第一部协奏曲写得比较规矩。

我们有在德国和意大利出版的《第六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乐曲吸收了维奥蒂(G. Viotti)等前辈大师最成功的手法,第一乐章优美,第二乐章深情,第三乐章欢快。但漂亮和正确不等于创造,前无古人才叫做创新。帕格尼尼不愿跟随任何人,很快就把这首协奏曲藏了起来,根本不给它编号。直到1972年,人们才在伦敦的古董店发现了它的乐谱。

不知多少名家将粗糙平淡的急就章和漫不经心的应酬之作收进文集。人人都以为调皮捣蛋的帕格尼尼是最不正经的家伙,其实他是极为认真的艺术家。写一部四十分钟的协奏曲要花多少心血!完全放弃这样一部大型作品,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帕格尼尼勇往直前,他新奇的创作和演奏达到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范妮·门德尔松是优秀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她写信给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弟弟说:“通过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的艺术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音乐家都认为,帕格尼尼是现代小提琴技术最重要的创造者之一。他的影响并不限于小提琴音乐。从他的演奏会回家,李斯特马上闭门不出,花了很长时间改进自己的钢琴技巧。帕格尼尼的音乐还使好些作曲家受到震动。

练达世故的聪明人成不了大师。帕格尼尼是个疯子,他不守规矩,敢作敢为,老干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对音乐创作和小提琴演奏进行了历史性的创造。他是高傲的小提琴之王,在艺术世界横冲直撞。

小提琴大师的创造力还远远没有枯竭,他的身体却完全垮了。从1839年底开始,他已经不能走出自己的房间。帕格尼尼才五十七岁。要是年轻的时候不那么胡闹,他还会给人类增添多少奇妙的音乐!

帕格尼尼不向君主低头,也不理睬教会,横行无忌。第二年五月,一位有强烈使命感的神父决心拯救那个不肯驯服的灵魂。他知道帕格尼尼不见神父,所以冒充小提琴家的崇拜者。

神父问奄奄一息的病人,他的琴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会发出那么奇特的声音。

大师看穿了神父的伪装,摆手让他离开。

神父救人心切,继续追问。

病人轻轻一笑,回答说:“里面藏着魔鬼!”

神父吓得夺路而逃,一边下楼,一边喘着粗气朝等在外面的人大吼:“传说的事全是真的,帕格尼尼自己承认跟撒旦结盟!”

神父直奔主教的家,结结巴巴地报告了他的发现。主教下令中断正在为帕格尼尼敲响的丧钟。

以后三十六年,教会一直禁止不肯忏悔的大师下葬。他的棺木有时放在家里的地下室,有时吊在荒岛的大树上,世界上其他任何人在身后都没有过这么曲折的经历。直到1876年,他才在夜里被草草埋入墓地。

但是,人类不会忘记帕格尼尼。在他去世后五十六年,人们把他的棺木迁到一个新的墓园,在那里举行了最隆重的仪式,竖起一个巨大的纪念碑。

音箱里播着帕格尼尼《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这段柔版是我们心爱的乐曲。有人说帕格尼尼的音乐总是炫技,这跟讲贝多芬整天怒气冲冲一样错误。帕格尼尼写了不少人类历史上最美的慢板。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让舒伯特和他朋友心醉的,就是帕格尼尼迷人的慢乐章。舒伯特说,帕格尼尼的提琴可以“像天使一样歌唱”。

《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独奏小提琴一响起,柔美的旋律就融化了我们的心,接着是深情的倾诉,句句真挚动人。

一曲终了,太太的眼圈红了。她说:“圣桑被忽视了,帕格尼尼更被忽视了,一本又一本音乐史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你写篇讲帕格尼尼的文章吧。”

我知道这是多余的。帕格尼尼在乎听众的欢呼,却完全不顾官府和学院派的脸色。他一辈子甘居非主流,以攻难题自娱。不过我还是很愿意用自己生硬的秃笔,写写这个有趣的大师。

(责任编辑:王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