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健康长寿“六子诀”
2013-07-20 | 阅:  转:  |  分享 
  
健康长寿“六子诀”

养生保健方法多种多样,但最重要是必须科学,也要切实可行。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坚持养生“六字诀”,即可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一是“顺”:就是顺应季节,《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具体地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夏天是生长季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有湿又热,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定,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第二“静”让心安定下来。《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要入眠,放慢节奏,平心静气,以“慢”的方式来静养生,慢养心。

第三“修”:修身行善烦恼少。《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叫人们注意平时要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心胸宽阔烦恼少;淡泊名利,收获的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第四“调”:多做深呼吸。《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因此,平时我们要经常练习,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就是俗话所说的练“丹田息”,用鼻子深深地吸气,再慢慢通过意念送到丹田气海的位置。同时吞咽唾液,配合调津,保健效果居民更好。

第五,“补”:有补有泻才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其原则有三点,一是先要辩证地对待,二是以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相结合。中医讲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因此,若说进补不必刻意讲究所谓的“补品”。滋补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食补。气虚的人要多食用一些主食,还可喝鸡汤,吃些鸡鸭鱼肉。补血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气,可多吃水里生长的,如鸭肉、海参、甲鱼等。养阳要吃牛羊肉、鸡肉、馿肉、韭菜等。当然,滋补还需按照季节特点,“因时制宜”。

第六,“固”:“固精”、“固气”、“固神”。所谓的“精气神”乃人体健康之根本。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要节欲。还可以食用一些滋养肾和精的食物,如牛肉,山药、黄精、枸杞等。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夏天不宜)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阳气;四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另外,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要熬夜。

固神,就是要调养七情,喜怒哀乐惊恐忧思都不能过度。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会少收到伤害。

献花(0)
+1
(本文系孺子牛101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