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转载]新生物学给我们的启示

 木立 2013-07-20


视频内容简介

一、实验表明,细胞核被取出后,细胞还活得好好的。这意味着细胞核并不是细胞的主宰者。

二、传统基因学认为,细胞核内的基因掌控着生命的密码,其实,细胞核内的基因双螺旋只是生命的图书馆,只具有存储所有蛋白质模板的作用。当细胞需要某种蛋白质的时候,就从该图书馆中复制出一段来使用。

三、一个细胞类似一个人体,人体的感觉器官都在皮肤上,细胞的感受器官都在细胞膜上。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受到所获取的感受信息的深刻影响,如同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感官信息的影响一样。

五、外部的信息,即第一信息系统,并不是直接影响生命体,而是转化为生命体所接收的信息,即第二信息系统,而发生影响的。从第一信息系统到第二信息系统的转化,生命体的认知系统、信念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生命体,无论是人体还是细胞,有两种基本的运动模式,即趋近与远离,即趋利避害。对于营养,则趋近;对于毒害,则远离。最强有力的营养,是爱,能够最大限度地让生命欣欣向荣。趋近模式是生长模式,远离模式是保护模式。当生命体处于保护模式的时候,处于生机受到压抑的时候。人体的脑垂体是切换这两种模式的总开关。

脏腑与四肢的运动,代表着不同的模式。四肢的活动便于逃跑,是自我保护的模式的运动,脏腑的活动利于生命的生长,是生命生长的模式的运动。生命体不能同时处于两种运动模式。比如在考场上,紧张的时候四肢发抖,是处于保护模式,这时候脏腑的智能,包括大脑的智能水平会下降。

七、可以把蛋白质当作一种生命机体的组件。不同的蛋白质,只是基因片段链的碱基系列决定的氨基酸排列、连接长度的不同。而蛋白质的活动性,来源于外界环境,包括其他组织器官的电磁场。当外界环境的电磁场作用于蛋白质的时候,蛋白质的连接组件会活动,如机器人的肢体一样活动,从而产生生命运动现象。

八、生命源于一个细胞的发育,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都发育自胚胎细胞的外层,由此可知细胞膜的感受器官类似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外胚层发育成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皮及其附属结构;中胚层发育成骨骼,肌肉,循环,排泄,生殖系统等;内胚层发育成肝,胰等腺体,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

九、蛋白质包裹着DNA,当细胞需要使用DNA的某段模板时,需要输入信息定位该段模板,并卸去包裹着DNA的蛋白质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