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肿瘤慎用活血化瘀药

 東泰山人 2013-07-21

治肿瘤慎用活血化瘀药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7-10

  名医简介

  臧■堂,男,80岁,中将(文职一级),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承制导师,中央军委保健局中医专家,曾多次为国家、军队高级领导保健,并连续三次获得全军保健工作突出贡献金奖。臧■堂教授在抗肿瘤临床研究中潜心钻研40余年。因长期为中央军委首长保健,并使得数位重要将军带瘤生存多年至今健在而享誉军内。

  本报讯 (记者 梁立然 通讯员 雷晓林 彭康)臧■堂教授在40多年的抗肿瘤临床中认为,肿瘤并非纯属大寒积聚之物,也不是什么瘀血块,而是在机体阴虚的基础上形成的纯阳之病理产物。肿瘤治疗的过程中,要时刻重视对患者整体的功能状态的调整,在固护住脾胃的前提下,不要见瘤治瘤,而要设法带瘤生存。虽然祛邪宜早,但更要先扶正气后祛邪,在症状繁杂时应遵循“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肿瘤其性属阳,热象明显

  臧教授认为肿瘤是一类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不能简单按传统观念认为属于阴性大寒积聚之物,其有明显的热象存在。近年讨论得比较多的癌毒理论认为,伏毒长期持久地蓄积体内致正常细胞多次发生基因突变,最终转变为癌细胞,逃脱免疫监视,形成结块。其性顽烈,易耗散气血,从另一方面提示肿瘤属阳的特性。

  慎用活血化瘀药,防肿瘤扩散

  传统中医治肿瘤的经典思维是从瘀论治,医生多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但臧教授不主张用过强的活血化瘀药以防止肿瘤扩散。

  然而,对于瘀滞不明显的患者在使用大量化瘀药物后,有实验证实,单独用活血药确实能促进肿瘤的转移,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有力反驳。但是,若没有瘀血,那从瘀论治就站不住脚。肿瘤积聚体形成后即进入无血管生长期,通过弥散作用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如果此时没有血管生长入内,肿瘤将发生坏死和自溶。如果有血管生长入内,则肿瘤体积快速增长。过度用活血化瘀药易于导致肿瘤转移,要慎用。

  怪病多痰,治肿瘤要善用化痰药

  历代医家均认识到,痰浊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痰的流动性,使癌毒可随痰播散周身,痰的留着、黏滞特性,又使癌毒易于在某些脏器组织中形成转移灶。临床所见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患者多有舌体胖大,舌苔厚腻,恶心、胸脘痞闷、脉滑等痰湿中阻的病证特点。痰邪还可以与气滞、血瘀、毒邪相结合,杂合为病,形成痰瘀互结,痰毒互结,痰瘀毒互结等导致肿瘤转移的病理形式,更加重了癌毒的恶性生长,加剧了肿瘤的扩散和病情恶化。

  在化痰药物的使用中,一般有5种方法:解毒化痰用郁金、白矾、仙鹤草配伍,温阳化痰用半夏与重楼配伍,清热化痰用海藻、海蛤壳配伍,利湿化痰用海藻、昆布、苍术配伍,搜风化痰用天南星、蟾酥配伍。

  食疗与心疗并行

  臧■堂教授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饮食调理以复正气,患者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禁食腌腊炙炸之物及虾蟹,禁饮酒,并根据病情进行食疗。如肝癌,可食金钱龟枸杞汤;肺癌可食白鸽百合汤;胃癌可食乌鸡玉竹汤等。心理调治以疏导、宽慰、鼓励为主,使病人消除忧郁、紧张、恐惧心理,充分信任医生,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并可辅以养生气功,依靠机体的自我调节。

  臧教授支招抗癌妙方

  臧氏抗癌方组成为:吉林生晒人参5克(另煎代茶)、莪术10克、白术10克、七叶一枝花10克、生黄芪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生薏苡仁30克、黄精20克、云茯苓20克,以上除人参外,煎煮2次,分2次早晚服用。

  臧氏抗癌方虽通治各种癌症,但临床仍须详察细辨以治兼证。如晚期食管癌,食道梗阻、饮食难进,此时在服臧氏抗癌方的基础上,吞服六神丸10粒、紫金锭2片,每日2次,药物停留食管癌肿处可致局部癌肿坏死,改善食管梗阻,有利于进食。对于口腔内组织癌肿,可用牛黄醒消丸3克溶化后,涂于口腔癌肿处,每日2次。对于肝癌、皮肤癌或其它癌肿疼痛处,可用于蟾皮、密陀僧、雄黄、冰片、大黄、鳌甲、乳香、没药等药末调入凡士林,贴敷癌肿表面及痛处。大肠癌可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红藤、壁虎浓煎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晚1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