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要立志 立志应力行

 太阳下的森林 2013-07-21

 “生活好比旅行,志向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人无志不立”,准备起步的人生贵在立志,已经起步的人生贵在力行。一个人有了对伟大目标追求的志向,就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获得了创造生活的动力;一个人能够实实在在地力行,就奏响了自己的命运交响曲,就能在岁月的记忆中,留下每个日子的光彩。

    古人把人的理想称之为“志”,有志,就是有理想;立志,就是树立理想。而理想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现实充满信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因此, 做人一定要胸怀大志,经常“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不息。

    宋代诗人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祝贺你的努力结果。”

    立志,决定着人生的发展方向。法国作家蒙田对此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的港,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不是顺风。”一个人的生命要有意义,必须要有志。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具有远大的志向,并使其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支柱。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只要一口气还在,追求成功的志向就一刻也不能松懈。”有了人生的志向,也就让自己的内心有了一个令人永远神往的地方,就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力行,去奋斗,去进取。

    汉代的霍去病少年时立志报国,后率军抗击匈奴,屡立战功。汉武帝为他造了一座豪华住宅,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婉言谢绝:“匈奴尚未消灭,我怎么能考虑自己的房宅府邸呢?” 南北朝的宗悫,从小跟着叔父宗炳学文习武,其叔父清高不仕,有一次问宗悫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宗悫驰聘疆场,果然成为一名颇有战功的将军。明代的戚继光,在荡平倭寇骚扰的战争中,度过了戌马一生。他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以诗明志。

    志,是一个人生存于天地间的抱负与向往,是对未来生活的信念与追求。立志,就是树立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再创造。古人说:“夫志当存高远”,立志,应以崇高的道德情操为基础,以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重,科学地做好人生目标设计。一个人未来的一切都取决于他的人生目标,整个生活都是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好比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样,一个人的事业成就,是决不会超过自己的志向的。

    立志,还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名须立而戒浮,志欲高而无妄。”可别“只因常立明日志,一生事业付子孙。”元代有个叫刘敏中的人,其一生为官清廉,元史本传中说他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言钱,义不苟进,这种良好品行与他小时候的立志很有关系:有一次,他与同窗谈论志向时,淡淡地说:“从小到大,见面不因没有远大的志向而惭愧,这就是我的志愿啊。”

一个人的立志,是一种人生的追求,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关键是要力行。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关于立志与力行,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力行,就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把志向化为现实,一步一步地实现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如果立了志,不去力行,那不等于没有立志吗?在等待者那里,世界是人家的;在力行者那里,世界是自己的。我们怎能懈怠而不力行呢?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谋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一个人既立高远之志,其力行必然将面对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力行也就需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付出艰苦的努力。坚毅的人,总是在力行中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画廊。

    唐代的玄奘法师在修炼中,发现各家对佛的解释不一,于是立志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取回真经。有一次,他在取经路上的大沙漠中迷了路,喝水时又将大皮囊掉在地上,以致水流光了,面对艰险,他不改大志,“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印度带回657部佛经。回国后,由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中,介绍了沿途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他还花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

    “上帝给鸟儿们准备了食物,但没有将食物扔到它们的巢里”。一个人立了志,并不等于得志,宏伟目标的实现不会从天而降,只有从近期目标、从一个一个的小目标上不懈地力行,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奋进中创造人生的价值。力行,贵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缩小自己与成功之间的距离。

    东汉时期有个叫陈蕃的人,少年时曾自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其志不可谓不大。但他只是把志向挂在嘴上,不肯从身边之事做起。因而有人说他“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与此相反,明代医学家李时珍,面对当时人们有病无法医的现实,立志要拯救病人之疾苦。他向父亲表示:“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这种崇高的志向,促使他刻苦掌握行医的本领。为了重修《本草》,李时珍不仅研读了800多部历代医学书籍,而且踏遍青山,亲尝百草,力行27个春秋,终于编撰出长达52卷的《本草纲目》。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人的一生,都是在立志与力行中度过。立志,让人生有了追求;力行,让生命有了升华。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步—个脚印走过来的旅程。没有志行合一,怎能在现实社会中取得成功?又怎能完成对生命和生活的创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