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雀屏中目”

 共同成长888 2013-07-21

说说“雀屏中目”

 

 说说鈥溔钙林心库

  

朋友嫁女儿,我的贺词短信引用了“雀屏中目”这一成语,比喻朋友选定佳婿了。有朋友曾在某资料看过“雀屏中选”一词,觉得用的很广泛,特询问我用这成语的出处,言下之意对我的用法有些怀疑。

为慎重起见,我查了查资料。发现有人专门撰写了把这成语的另一提法“雀屏中选”用的不伦不类的文章,举的例子都是大牌、王牌的报刊杂志的,难怪有朋友觉得我有否用错了。择录供朋友们参考:

——《“雀屏中选”的是女婿》
  旧唐书·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记载,窦氏的父亲窦毅鉴于女儿才貌双全,不肯随随便便嫁出去,一定要找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婿。“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暗中约定)中目(射中孔雀眼睛)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窦毅大悦,便把女儿许配给李渊。(故事:北周武王的姐姐长公主生下一个女孩——窦皇后,窦后的父亲窦毅常说:“这个女儿相貌奇特,又学识不凡,怎可随便嫁人呢!”于是画两只孔雀在屏风间,让求婚的各射两箭,他暗定谁能射中孔雀眼睛,就许配给谁。射的人超过几十人,都不合要求,唐高祖李渊最后射两箭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于是就把窦后嫁给了高祖。后来高祖真的当上皇帝,窦后做了皇后。)

后来“雀屏”就成为择婿许婚的典故。如明·高明《琵琶记·奉旨招婿》:“丝牵绣幕,射中雀屏。”清·李渔《风筝误·凯宴》:“同事有高贤,恰好是雀屏佳选。”“雀屏中选(目)”也成为表示被选为佳婿的成语。例如清·白云道人《赛花铃》第二回:“倘若和得高妙,果有出人意见,一来与自己增光,二来学着古人雀屏中选之兆,三来使老安人晓得红生学问富足,日后必然显达,不致反悔姻盟。”又如 1981年11月6日《民生报》报道歌星邓丽君选中马来西亚华侨郭孔丞为终身伴侣,标题是《邓丽君终身初定,郭孔丞雀屏中选,马来西亚殷实侨商准泰山见面后欣然同意》。
   “雀屏中选”,中选的只能是女婿,顶多扩大到丈夫。由于使用范围很窄,这条成语并不常见,但是近年来,它的使用频率却突然升高。原来有些人不了解“雀屏”的特定含义,只看到“中选”二字,不管是干什么,只要被选中,便说“雀屏中选”,把这条成语用得不伦不类。请看例句:
   1、从难民蜕变为加拿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人士,最后走上政坛……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是因为她有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2月25日)
   2、1969年,西德社会民主党赢得大选,勃兰特当选总理。谦逊与勤快的纪尧姆,雀屏中选,成为总理的政治助理。(《法治周末》,2011年5月30日)
   3、很多企业在面对两个同等条件的男女应聘者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男性,而同等条件的女性应聘者中,漂亮的或者身材高挑的应聘者更容易雀屏中选。(人民网,2010年1月12日)
   4、令国人颇感欣喜的是: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伊利雀屏中选,成为了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人民网,2008年8月25日)
   5、年末,坊间传言央视开年大戏的热门候选剧《旗袍》《风语》,都是谍战剧,最后雀屏中选的《黎明前的暗战》同样以谍战为卖点。(《北京日报》,2011年3月3日)
   6、奥运花卉评选期间,菊花也不负众望雀屏中选,成为数百种奥运花卉中的一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5月2日)
例1说的是伍冰枝被选为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总督,例2说的是纪尧姆被选为勃兰特总理的政治助理,例3是说应聘的漂亮的女性更容易被企业选中,都与当女婿沾不上边,显然不能使用“雀屏中选”。至于例4,“雀屏中选”的是企业,例5是电视剧,例6是菊花,使用范围越扩越大,这就沿着误用的道路越走越远了。

——有这些大牌例子,我朋友的质疑就不奇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