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古董,也是成名须趁早?--苏州古玩业进入品牌塑造时代

 苏迷 2013-07-21

做古董,也是成名须趁早?

苏州古玩业进入品牌塑造时代

   这几年来,白云松通过藏品展 示等形式,经营自己的古董品牌
  先说个听来的故事。某拍卖公司征集人至著名藏家A处征集藏品,A在藏界可谓风云人物,凡他提供的藏品,拍卖会成交率极高,价格也惊人。因该拍卖公司初次与A合作,A便取出数件藏品支持,并定了价格。征集人听着价格生猛,第一反应便是:“能便宜些吗?”A似乎愣了一下,疑惑地问了句:“我的东西还要还价的?”不过随后还是风度翩翩地说声“好吧”,便把价格调低了一些。征集人却后悔不迭,自觉失言,他掂出了对方那话的分量,有时候价格不该还的。
  这便是大牌藏家的底气,也就是品牌的力量。
  给人的印象,以前的古董经营者深潜水下,低调,不喜张扬;而如今,更多古玩商开始推广自己的品牌——他们发现,做古董也要名人效应。 (春生 文/摄)

  品牌萌芽:从装修和展览说起

  上周起至本月底,粤海广场观前文化市场三楼的长泰古美术中心古董艺术展亮相,展出各类古董艺术品近200件。藏品以文房杂件为主,涉及竹木牙雕、玛瑙、翡翠、玉器、铜器等,年代多为明清时期,也有民国和解放后的精工之作。
  长泰古美术中心的主人叫白云松,因为年轻,大家叫他小白,他起初在北京开古玩店,2009年转战苏州经营。他说,此番展品多为他得意之藏,还有一些是他早年转让给朋友、如今为展览而借回来的,都是与长泰有缘之佳器。
  古玩店大张旗鼓搞展览,这在苏州并不多见。就像2009年小白初到苏州开店之际,来了一番如同博物馆式的内部装修,将藏品陈列得井井有条,显得十分高端。这样的经营理念,立刻影响了整个市场,陆续有十来家古玩店重新装修,旧貌换了新颜。——到了今天,苏城新开的古玩店更是对装修刻意求精。
  无论是装修还是展览,小白所要表达的理念:古玩店要做出品质,做出影响力,做出品牌。
  小白说:由于历史原因,大陆地区古玩经营起步较晚,古董商始终相信,只要货色硬气,不愁没有生意,因此古董商并不太在意店内环境,也不在乎包装宣传。但当台湾古董商看中大陆丰富的古董资源和销售市场,纷纷登陆内陆之后,他们的经营方式和品牌理念逐渐影响到大陆古董店。
  小白最初入行之时,在位于北京的台湾知名古玩品牌“雅舍”工作,亲身 感受到雅舍和本市古玩店的一些差别。“走进古玩 店,你能感觉到多数店家都是 面 孔 冷 冷 的,并不在意来了 一 个 客 户,”他说,细节就能让人感 到档次和差异,“但雅舍不 一样,经营者从头到尾都 是面露微笑的。”
  除此之外,雅舍很早就投入人力做 好 淘 宝 网 店铺——网店上高价古董的销量极为有限,但却无疑为品牌的营造推波助澜。

  渐渐叫响的苏城古玩商

  随着古玩交易日渐倾向精品化,古董是否“师出有名”越发重要。越来越多苏州古玩商从周围或者国内外知名古董商那里汲取经验,开始孕育自己的品牌。
  去年底亮相的苏州古玩城,聚集起众多有实力的本地和外地古玩商。古玩城董事长顾三官介绍,让有实力的古玩店、让品牌古玩店集聚,成了当初招商的一个重要策略,来此落户的古玩商家大多期望将自己塑造成品牌店,因而几乎每个店铺都有精致的装修,且带有会所的性质,方便以藏会友。
  古玩城的古玩商,几乎在业界都有些名头。“苏州天蓝”是个著名网号,雅昌论坛“赏炉品香”版块的版主。天蓝在专业论坛活动频繁,经常展示自己的香炉藏品,算得上雅昌红人。他的微信也经常发布古玩,大概是因为名气好朋友多的缘故,藏品在微信上屡次成交,最近一件研山更是多人哄抢。
  江扬的“尚艺山房”这几年风头正劲。在苏州拍卖市场上,多次出现“尚艺山房”的专场拍卖,2011年8月,他出版了《尚艺山房藏中国象牙雕刻》一书。
  汤伟强的“金沙阁”在苏州古玩界是块老牌子了,他不仅自己收藏古玩有名,而且常常以其过硬的眼力,为古玩投资者掌眼,算得上一位出色的古玩经纪人。
  当然,如今在媒体上曝光率更高的是许多民间收藏家,他们很多人已开建自己的民间博物馆,推介自己的收藏,宣传收藏文化。

  做品牌,路漫漫

  古玩商要建立品牌,首先得辨伪识真,但这只是古玩经营者的基本素质。
  苏州的古玩商在鉴定能力方面无疑是高水准的,因为在苏州能看到很多精彩的古董,而且工艺美术和书画艺术都十分发达。
  可贵的是,如今苏州藏家都着力追求“玩得专,玩得精,玩得深”,很多藏家建立起自己的收藏品位,有了自己的收藏专题。深度决定水平高低,钻之愈深,愈见其层次。而收藏家要在业界赢得口碑,首先是靠藏品说话,靠眼力说话的。
  建立古玩品牌,藏家除了做好宣传和推广,最好还得具备两方面素养——学术素养和文化素养。
  拥有绝佳眼力的藏家不在少数,但只有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才能在业界更广范围内拥有话语权。拥有了学术背景的古玩商,可称之为学者型古玩商,在业内定会得到更多尊重。然而鉴定能力高,未必学术研究就出色,如今收藏图录遍地开花,但一页页翻开都是藏品照片,难见文字理论,这便是学术研究欠奉所造成的。
  与学术价值相关的是文化素质,若无文化素质的支撑,古玩商的研究水平和综合素养必定会受影响,对收藏的宏观认知也会受限制。这同样会制约古玩商品牌的真正做大。
  当然,倘若个人素养有限,古玩商一方面可以加强学习,一方面也可以找到相关专业人才合作,以提升自己品牌的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画家和工艺家都与诗人、作家合作,对于补己之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延伸阅读

  名牌玩家与金钱效应

  乾隆爷:头号古董品牌

  古董界看到雕工精湛之物,就喜欢攀上“乾隆工”,乾隆时期文物成了精工的代名词。不过这里要说的是乾隆爷收藏过的东西,但凡他玩过的,几乎无不天价。这也难怪,后世藏家在想,皇帝收藏的,当然是好东西啊,何况酷爱风雅的盛世皇帝收藏之物呢。
  乾隆时期编纂了《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是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如今在拍卖市场上,凡是出现该书著录的书画,几乎都能轰动市场,来个几千万上亿元的不算稀奇。

  王世襄:学者的传奇

  王世襄说自己早期的收藏是“人弃我取”,搞些玩意儿敝帚自珍。真是如此,那是明式家具都还没人要的年代啊,古人从未突出过明式家具的工艺地位,王世襄的研究著作一经流播,顿时引起轰动,明式家具被哄抢,这就是学术研究的价值。王世襄之前,宣德炉固然也受追捧,但经他收藏的炉子一上拍卖场,搅起香炉价格一轮猛涨……
  前些天,还遇到一藏家得意地说:“幸亏当时抢到了王世襄收藏过的一件漆盒,以后他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拿啦,价格实在太猛了。”谁叫王老是藏界人人认可的大腕呢。

  董桥:文人的逆袭

  北京嘉德2010年秋拍,一场《旧时明月——一个文人的翰墨因缘》专拍受到藏界的重视,最终65件书画作品拍卖出4400多万元的价格。这些藏品的主人,都是董桥。历年来,董桥的文字里,时常会出现他藏品的身影。那些精美的藏品,因那支委婉优美甚至有些销魂的笔,散发出超越藏品本身的魅力。是的,他所收藏的并非生冷的物,更是活生生的事,是一份感觉,一种心境。董桥用文字让藏品生动起来了,他的藏品也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

  黄玄龙:华丽的古玩包装

  在当今古董市场上,黄玄龙和他的翦淞阁大概是风头最劲的。二十几年前他还是从大陆进口紫砂壶的生意人,随后进入上海古玩市场,与其他收藏家流连于明清官窑瓷器不同,他一直守候着文房类古物的阵地,并最终在这些年取得回报,他的竹刻、紫砂、犀角、供石等都震撼了市场。他不仅对藏品品质极其挑剔,在出售环节中还追求美感,精心设计卖点,连拍品照片也感觉不同——翦淞阁的图片把景深控制得很自然,有虚有实,制作更具美感。近年来,翦淞阁还在高品质出版物上频频亮相,加强品牌效应。
  (春生)  近日白云松的藏品展在观前文化市场亮相,近200件藏品精彩纷呈,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春生 文/摄)

  ▲这件龙王拜观音题材的珊瑚雕刻极为少见,尺寸硕大,构思精巧,以一荷花盛放的瓶子为主体。周围人物鸟兽雕刻得栩栩如生,更有祥云、仙鹤、寿松、福海等纹饰寓意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