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孟子继往圣人之正传,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统,被历代尊为“亚圣”,近代亦誉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及整个东方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孟氏族人,子孙繁衍,氏族昌盛,延续至今,传裔八十代,历经二千三百余年。居住以山东邹城为中心,遍及全国和海外。在此二千三百多年间,上下传承均有谱牒详明记载以为据。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世系人物的历史图籍,蕴藏着大量多学科知识和地方史料,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国真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对海内外宗亲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人一向重视寻根溯源,孟氏族人更是如此。修谱者,旨在“详世系、辨亲疏、厚伦谊、严冒紊”,并以此教育后人饮水思源,详知绵延关系,以“明亲疏、昭尊卑”,“不忘亲亲长长之训”。自明以来,即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末次修谱,有七十代宗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成谱于一八六五年(同治四年,俗称“同治谱”)。之后由于历史原因,未修成谱,至今已一百四十余年,时间跨度长,续谱难度大;且孟氏族人中略知族谱之端倪者,多已年逾花甲,如今日不续,其难度将会更大,我等之辈将有愧先祖,有愧后人;故再次续修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