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足才能常乐

 昵称13250711 2013-07-22
 今天,是一代文学巨匠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诞辰114周年纪念日。
   
   可能现在大多的国人都不会记得他了,也不会知道他曾经在中国居住过三个月,更不会知道他的四大小说之一《丧钟为谁而鸣》就是在中国完成的。而我却准确记得他的生辰,不是刻意去记,因为我是听着《老人与海》的故事长大的,《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影响了我的人生……
  
   当然,我也准确记得他的逝日,那就是52年前的这个月初——1961年7月2日。
   
   52年前,一代文学巨匠海明威自殒身亡。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了绝路?起初我不得而知,后来读到一本《海明威自传》,打开尘封的往事,我才渐渐明晰了海明威由生到死的心路历程。
   
   海明威一生坎坷,阅历丰富,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并于1954年凭《老人与海》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海明威可谓事业有成,本该乐享天年。然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却萌发了如何才能超越自我的忧虑。面对自己的文学丰碑,他感到很难再写辉煌,于是他失落、郁闷、绝望,以致举起了自己心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目标。但如何才算是正确的理想,如何才能量力而行,予以最佳的阶段划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课题。曾几何时,有人将老婆孩子热炕头当作奋斗的目标,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为自己的理想。这些在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可笑,然而对于某些时代的某些人来说,这不啻一个正确的期盼。的确,人人都想获得成功,人人都想取得辉煌,但这需要一个合适的条件。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办什么事。拥有理想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有一个度,不能因为追求不到理想便郁郁寡欢,影响生活和工作。要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要满足于每一阶段的成绩,进而一步步接近目标,这就是——知足常乐。
   
   同样,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也应在胸怀远大理想的同时,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人生之路漫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要正视现实,不能因为路途遥远就心灰意冷,要满足于每天的点滴进步,要乐观于当前的社会生活。因为正是有了一天天的点滴成绩,有了一步步的不断积累,我们才能完成远大的目标。
   
   《老人与海》带给我们人类最高贵的自信;《太阳照样升起》给与我们现实中的启示;而海明威的心路历程更是值得当今社会中的我们去深思……
  
   带着远大的理想启程,带着知足常乐的心态上路,我们就一定能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享受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