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八宝紫金锭迷案(一)

 超凡子 2013-07-22

武当八宝紫金锭迷案(一)

2010年10月25日 来源: 互联网 

从黄龙洞眼药说起  武当山道教,自从明朝永乐年间大建宫观以后,历代皇帝每年对其都有丰赐厚奉。其中送有许多珍贵的宝物。《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历代宫廷单单送给武当山八宫、二观、三十六庙、七十二庵供奉的金...

从黄龙洞眼药说起

 武当山道教,自从明朝永乐年间大建宫观以后,历代皇帝每年对其都有丰赐厚奉。其中送有许多珍贵的宝物。《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历代宫廷单单送给武当山八宫、二观、三十六庙、七十二庵供奉的金、银、玉、铜、锡、瓷及各种名木所制的神像、供器,多得数以万计,以至谁也说不清个具体数目。而这些宝物可说是件件举世罕见,尊尊价值连城。

 然而据言,明朝以后的数百年来,武当道门视为无上珍贵的宝物,却并不惟是上述之物。这无上珍贵的宝物,就是武当道门视为命根子一般的“武当八宝紫金锭”秘方。

今天的人,对于“武当八宝紫金锭”实乃知之甚少。现在,游人和香客们可以在紫霄大殿内、在金顶太和宫,经常会看到武当山道人出售“紫金锭”,还有用黄表纸书写的“紫金锭”广告,然而,今天的武当“紫金锭”和当年那“武当八宝紫金锭”神秘而辉煌的历史,己被割断得太久太远。由于这层原因,如今的人们会自然地从那“紫金锭”面前飘然而过,不一定会引发出什么兴趣来,只有那为数太少的世袭朝山的香客,才会在“紫金锭”面前不惜倾囊,然后万分满足地离去。

如果往前上推六七十年一一民国年间,中原十数省的朝山香客,到了武当山,哪个不以能买回几锭“武当八宝紫金锭”才算不自来一趟?

说起“武当八宝紫金锭”,人们以往最熟悉的就是“黄龙洞眼药”。这其实是“武当八宝紫金锭”的系列产品之一。因它治疗各种眼疾具有奇特之效而驰名。

 黄龙洞眼药”古来天下驰名。它之所以称为“黄龙洞眼药”,是与它产在奇特的地方和奇特的售药方式有关。

黄龙洞是武当山上的一个地名。今天,人们游览武当山,乘车到乌鸦岭后步行登山,过榔梅祠,经七星树以后,便钻进了古林蔽天的岩壑之中。从这里往上攀登约三里,仰首翘望,会发现黑幽幽的林间古道上,有一座黑瓦红柱的凉亭。近前看,凉亭额上悬有陈匾一块,上有斑驳的三个大字:黄龙洞。这其实只是黄龙洞下的一个凉亭。在凉亭中抚栏东瞻,就在那万丈峭壁上,可见一个镶嵌着几间玲珑小庙的岩洞,那可就是真正的黄龙洞了。

黄龙洞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去处。那去处,自古以来就未断过道士居住。自从"武当八宝紫金锭"创世,这里的道士便渐渐兴起专卖眼药的营生。由于这里的眼药灵验,卖眼药的方式又很奇特,又有着悠久的历史,“黄龙洞眼药”也便自然而然地出了名。

当年,黄龙洞卖眼药,从洞里有一根长长的竹索拉下,下头拴在黄龙洞凉亭的柱子上。从金顶敬香转来的香客,经过凉亭,若要买眼药,就抓住竹索摆上几摆,竹索上端吊着的铜铃就“叮叮当当”响起来。道人就坐在吊铃一旁,听见铜铃响,就将一个套在竹索上的精致小竹篮,用细长麻绳牵着,顺着竹索滑下来。滑下来的是空篮。香客就把银钱放进竹篮里,再把竹索摆上几摆,表示钱己交付。上面铜铃响了,道人就把竹篮提上去,收下钱,装进眼药,再把竹篮系下来。再买者,一一如法炮制。每次卖一份,供应香客一人。一人连续买上几份的,那必是为乡邻所带,买时自然要作祈祷式的表明,以便使别人能明白行为意图,也欲使神灵理解而不误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