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始末

 yyb168336 2013-07-22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始末

    太虚幻境是《红楼梦》作者设计的一个生从此来,死在此聚的地方。它下边的一副对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奇怪的是,这个世界全由女儿组成,作者称之为“清净女儿之境”。宝玉在这里见到的都是女儿,太虚幻境中的各司存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宝玉来到这里被视为浊物。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作者借贾宝玉之口表达的男女高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这是对封建社会那种男尊女卑观念的强烈挑战。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想法,以及对红楼女儿的梦忆悲怀,曹雪芹才把此书命名为“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始末

    《红楼梦》作者设计的这个太虚幻境分别出现的甄士隐与贾宝玉的梦中,共有三回。这里分序幕、开端、结局(或新的开端)三部分加以评述。

    一、序幕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说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这里的蠢物指的就是那块无才补天,被僧人用幻术变成的“通灵宝玉”。所谓“将此蠢物夹带于中”正是后来的贾宝玉“衔玉而生”。

    接着,那僧谈到了木石前盟:“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降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降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德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降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第一回)这里的“神瑛侍者”即前之顽石。所谓“木石前盟”即此还泪之说。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始末

    太虚幻境的序幕由通灵宝玉与木石前盟组成,可见他们的感情的确是《红楼梦》的中心所在,而其他人只不过是“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就此而言,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爱情作品并非妄断。事实上,有些作品仅仅依靠其中的爱情就能征服历代的读者,如梁祝。《红楼梦》在描写爱情的同时还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巨著不是偶然的。

    二、开端

    《红楼梦》的第五回除了开头一部分以外写的都是贾宝玉的梦。这是本书中最长的一个梦。《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卓越创作,它不但巧妙地借用并发展了前人积累的一切优秀技法,而且做了很多的创新。象用人名喻其命运或特点,前人也曾有过,但毕竟是偶尔的,到了《红楼梦》则得到了大量的有意识的运用。这里要说的第五回,作者借贾宝玉梦游幻境通过看簿册,听歌曲独创性地预示了书中主要的红楼女子的结局。由于本书存在着后四十回的散失与续补问题,这些判词与歌词完整地保留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对理解全书的主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我觉得这个梦也反映了作者对他的家族的复杂态度。在贾宝玉刚进入梦境的时候,他想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很显然,这表明了他对家族的厌恶。然而,在警幻向众姊妹叙述原委时,他说道:“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降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红楼梦》太虚幻境的始末

    这里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作者一再说贾家运数合终,用一种宿命论来解释其家族的败落,而无视人的因素。第二,以警幻所言,他是受了宁荣二公的嘱托来对贾宝玉进行教导,这里又把父母祖辈对自己的期望写的那么恳切,看来,他不是没有如第一回所说的“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的感受。这当然不能用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来论定,它反映的是一个封建阶层的叛逆者的复杂的真实性。

    三、结局(或新的开端)

    在第一一六回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失而复得。他第二次梦游幻境,所有那些他先前曾在簿册见过,又在大观园中见过,甚至和他们一同生活过的红楼女子,如今又在幻境中见到了,然而,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贾宝玉先见了尤三姐,接着是鸳鸯、晴雯、黛玉、凤姐、秦氏、迎春等人。贾宝玉的这次在魂灵中的漫游是似乎是自己一生的小结,为了告别的小结。这些已成魂灵的生命对于他既是一种痛苦的纠缠,又是一种无声的召唤。他难以摆脱,无法回避,“无为有处有还无”,“无”即是生命未萌生的状态,“有”就是生命的萌生与成长,最终死亡,又是一个“无”。

    在失去“通灵宝玉”的日子里,他如同失去了魂灵,形在而心死,这段漫长的没有知觉的岁月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他终于出离了世俗,是不是盼望着来生新的开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