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自珍的羽琌山馆

 苏迷 2013-07-22

异书奇石小嶒崚

——龚自珍的羽琌山馆


   

庄吉

   
    话说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末,昆山城来了两辆风尘仆仆的马车,前一辆车上坐着一位中年人,但见他个子不高,双目炯炯,一派仙风佛骨的书生样子,后一辆车载满了一只只沉甸甸的书箱。
    他就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大诗人龚自珍。此次辞官离京,龚自珍直奔昆山而来,住进了位于玉山镇高板桥北堍的羽琌山馆。这座房子原来是清初“昆山三徐”老二徐秉义的旧宅子,其实定居昆山这是龚自珍在二十多年前就计划好了的事情。当年他母亲去世,他来昆山时就决定“拟构‘宝燕阁’,它日居之”。后来又把这座房子称作“羽琌山馆”,或“海西别墅”,自称“羽琌山人”或“山民”,在这里龚自珍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日子。
    羽琌山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大约二丈六尺开阔,虽说不大,但龚自珍对此却十分满足,号称“杰阁三层绝依倚,高与玉山齐”,并告诉朋友说:“弟至其地,则花木蔚然深秀,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于是。”他还在羽琌山馆的西面拓展了一块空地,种上了三百盆梅花,号称“明年俯看千树梅”,写下了千古名篇《病梅馆记》。
    羽琌山馆中“羽琌”两字是什么来历呢?据古代神话故事《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大饗正公诸侯王勤七萃之士于羽琌之上”,又有“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之说。古人把收藏奇珍异宝、秘典图史的地方称作“羽琌”或“羽陵”。龚自珍在《反祈招》序中说:“羽陵异书之所藏。”明确说明这座羽琌山馆是他收藏奇珍异书的地方。那么“羽琌山馆”中收藏了哪些书籍呢?主要有唐拓本王献之《洛神赋》、旧拓《瘗鹤铭》等六朝碑帖、明刻本《汉书》以及珍本《西藏志》等古籍,还有大量的佛教经卷,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他在《己亥杂诗·复墅》中写道:“草创江东署羽陵,异书奇石小嶒崚。”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
    受外祖父段玉裁的影响,龚自珍对《汉书》的研究极深,山馆中已收藏了六七种版本,还有抄本,他边读《汉书》,边写心得随笔,共得四百篇。有诗曰:“蟠夔小印镂珊瑚,小字高华出汉书。原是狂生漫题赠,六朝碑例合镌无?”此外,龚自珍笃信佛教因果学说,受菩萨戒,归心净土。魏源称他“晚尤好西方之书,自谓造深微云”,这里所说的“西方之书”,是指来自古代印度的佛教经典。《定庵年谱外纪》记载:“钱塘陈元禄曰:羽琌之山,藏庋奇物不可胜记,而三秘、十华、九十供奉,尤为最。”就是说他的收藏中最主要的是有关佛教方面的书籍和供奉物品。龚自珍在《西郊落花歌》中自称:“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羽琌山馆就是一座“藏经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