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贷款利率松绑释放积极信号

 木云三君 2013-07-23
 
 

上周五中国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虽然未触及利率改革的核心——存款利率,但仍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迈出实质一步。

对于此举,市场人士普遍给予了正面评价:贷款利率的彻底放开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促进银行间竞争,促进金融业长期发展。此举也凸显了新一届政府在金融改革以及流动性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以前只能通过央行投放或回收流动性,现在可以依靠市场化方式来调节流动性。

贷款利率放开,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可从下面从几方面分析:

首先,贷款利率放开一定程度上会加大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但在资金面偏紧的短期预期下,银行在和有融资需求企业的议价过程中仍占据优势地位。事实上,在政策出台前,银行实际贷款中,只有占总量约11%的贷款利率是低于基准利率的,而较基准利率下浮30%(管制放开之前的下限)的优惠贷款占比极小。因此,在存款利率仍受限制的情况下,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的信号作用大于实际意义。

其次,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可能导致存贷息差收窄,对银行业绩会产生较大冲击,对银行形成利空。正因为此,银行板块在周一成为少数下跌的板块之一。但中国股市整体对于利率机制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历次利率管制措施的出台对股价的影响都不大。

最后,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短期内还难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从长期看,贷款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存款利率的放开也是早晚的事情。为了保证收益,银行会不得不更多地把放贷目标,从国有大型企业转向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长期来看对实体经济是利好。

这次放松管制,可谓与新一届政府经济改革思路吻合,即盘活金融存量,服务实体经济,意在改变低效的国有企业长期低成本占用大量资金的现状,让更多的代表新经济的小微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冯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