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fcx_cx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南京老城墙
2013-07-23 | 阅:  转:  |  分享 
  
南京老城墙

发表于:2013-07-2112:24:43|作者:华夏闲士|



南京几个主要明城门介绍,所用照片为民国初期老照片。



通济门,位于正阳门以西,京城南面第二门,下邻秦淮,原有城墙四道,形成三个翁城,瓮城内墙呈弧形似延伸,在南京城墙中形标特别,50年代拆除此门,遗址地段,延用门名。



正阳门,京城南面东首第一门,它与明故宫的洪武门、成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和皇宫三大殿,直到宫后北安门,同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1928年为纪念幸亥革命,江洲联军,攻克南京,改名光华门,后来门被拆除,但光华门的成名延用作地名。



朝阳门,为明京城的东门,去明孝陵由此经过,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城和驻皇城的重地,百姓一般不敢到此处,故相当僻静,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就,奉安中山陵,为配合中山路的开辟而拆除旧,挖低门基,在明城朝阳门旧址略偏北,改筑成现在的三供轩门,名为中山门。



太平门,位于玄武湖东南角,富贵山与小九华山之间,因明初刑部、大礼寺等司法机关在此门劢,豁罪处斩者多在此进行,传说夜间,哀声四起,村民不得安宁,故门曰太平。1931年,曾改名自由门,但民间仍以太平门名延称。



神策门,位于明朝京城北面,在今中央门的东面,玄武湖的西北端。城外不远处是幕府山和长江,在军事防守上地位相当重要。清顺治15年(1658年),郑成功北伐江宁府,败于神策门下,清庭便改其名德胜门,1931年改名和平门。神策门有三个特点:一是南京保存较完整的城门之一;二是城门在内,瓮城在外;三是瓮城门开在西北面,不正对城门;由于神策门规模较小,且不是南京的交通枢纽,明清、明国三代基本地盘不用,但它的建筑造型却鲜明的体现了朱元璋对不同地段趋于不同方法的建筑原则。



仪凤门,在定淮门以北,下关狮子山南路,1928年改名新中门,40年代门拆除。定淮门,在清凉门以北,古平岗西头,初名淮远门,门外是三叉河河口,秦淮河流此入江,故名。60年代门券及南侧城墙拆除。



清凉门,又称清江门,它座落在城西清凉山脉的西南部,城门地处偏僻,明清、明国都避而未用。清凉门规模小于神策门,由一道城门和一圈椭圆形翁城构成,现嫡楼无存,其余基本保存完好。清凉门城内外高低错落较大,门外左右地段约1000米长的明代城墙是用城砖直接砌在了这红色的山崖上,虽然高低不一,由南向北,呈起伏状,逐渐升高。



石城门,京城西南第二门,位于三山门与清凉门之间,该门原为南唐府城的大西门,原执政26年,1366年,朱元璋下令改驻应天府城,利用杨吴的大西门并加以扩建,增驻翁城。;因其正对石头城,故命名石头门。因与另一水城门——今水西门内同为西出城门,一为水门,一为汉门,民间便习称它们汉西门。因汉旱同音,入清以后,逐渐演译为汉石城,并一直延用至今,汉西门由二个翁城,三道城门组成,三门直对一条直线上,因所处地势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古代南京城防的所要。市政府修复了石城门及部分翁城,并题名为市民广场即市面上民文化广场。



三山门,京城西南第一门,下邻秦淮,原为南唐时的龙光门,以南眺三山故名。又因内外秦淮进此,俗称水西门。此门与通济门略同,规模次与聚宝门,是通往西郊——上新河的重要要道。五十年代,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



聚宝门因其面对聚宝山,出就是今天雨花台而称,1931年,改名中华门。它是在南唐江宁府和南京建康府城南门的基础上拓建而成的,整个城门占地16512平方米,由三个翁城、四通城门、27个藏兵洞、两条礓礤和一条坡道组成。四通城门每门各设木门和千斤闸,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集我国古代城池、军事防御设施,成为研究军事、建筑科学史极为珍贵的实物例证。

献花(0)
+1
(本文系fcx_c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