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了,鼠标之父

 太阳初照 2013-07-23

别了,鼠标之父

(2013-07-12 07:05:21)

这个月的2号,一个名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的老人去世了。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对这个人的名字感兴趣,但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却非常巨大。710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李斐然撰写的“别了,鼠标之父”一文,对恩格尔巴特的一生做了一次素描,具体的内容如下。

 

——————————————————

美国有位爱做梦的发明家,叫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他满脑子好主意,一辈子没少发明创造,但就是没多少人知道,在我看来,他被人遗忘的原因只有一个:一切都来得太早。

即便在他最受肯定的人生顶峰,他也无法完全让世人理解自己的想法。那是1968,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一场计算机大会上,这位“恩格尔巴特博士”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向1000多名当时全世界最顶尖的计算机精英,展示自己的创意。他坐在讲台上,用一只鼠标控制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多个窗口,他还能通过点击超文本连接网络,与距离会场5万米之外的同事通过视频交谈,成为全世界第一次视频会议

如今看上去演示中的操作稀疏平常,可是在那个时候,计算机还是个占据一整个房间的庞然大物,人们需要用打孔卡向计算机输入信息,那时候没有鼠标,人们也不知道超文本为何物。那一年世界上还没有微软公司,乔布斯还在上中学。

在场的人被眼前恩格尔巴特所构想的计算机未来惊到了,这场演示后来被称呼为“演示始祖”,因为其中提出的观念几乎定位了今天我们的计算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此,鼠标开始出现,工程师开始在乎人机交互设计,而科技公司也开始开发超文本链接、远程视频会议……

可当时,那些宏伟蓝图看上去更像无稽之谈——在人们手写书信遥寄相思的年代,他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发送电子邮件了;当人们以能够买一台打字机为荣的时候,他开始筹划设计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了;为了开会奔波千里的人们还不知道,他已经主持了全世界第一场远程视频会议,让相距5万米的人顺利地在视频里见了面聊了天儿。

恩格尔巴特拥有这些梦一样的想法,可没有多少人愿意跟他一起做梦。他的团队成员来来去去,只有他自己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找到好办法,让人们联合起来,把世界变得更好”。

几乎花了20多年时间,恩格尔巴特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创想,才开始为人重视。他的好主意启发了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启发了乔布斯创立苹果电脑,可是恩格尔巴特依然默默无闻。

这种孤独几乎伴随了恩格尔巴特的一生。2005年,这位80岁的老人对来采访的科技记者说,自己过去20年的人生“非常失败”,“没人愿意为自己的研究投资,甚至没有人愿意跟自己对话”。

他的办公室距离苹果公司总部只隔了几个街区,在街的那边,风靡全球的苹果向全世界兜售着恩格尔巴特当年提出的创想,鼠标、图标、视窗等等,但是后来的恩格尔巴特只创办了一个非营利机构,鼓励青年人提出创想,并对疯狂的梦想予以资助,简单地说,他是在帮助像他那样孤独却满脑子主意的人,一起做梦。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忽视了这位计算机世界的大发明家。他被授予美国国家技术奖章、麻省理工学院莱梅尔逊奖和图灵奖。

在恩格尔巴特过85岁生日的那天,超过200位硅谷人为他举办派对庆祝。科技公司老总,硅谷高级工程师,还有一个又一个IT精英,都排着队跟恩格尔巴特说话,为他唱生日快乐歌。跟乔布斯共同创办苹果电脑的斯蒂芬·沃兹尼亚克,好不容易才排上队说话:“这里有的是领袖和奇才,但是对我而言,只有您才是我的英雄!”

1998年,硅谷人为他举办了一场派对,叫做“恩格尔巴特未完成的革命”,纪念30年前他在“演示始祖”中提出的超前想法。后来有评论说,人们忽视了恩格尔巴特,“就像你站在纽约帝国大厦的旁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高,你只知道它比你高”。

不过,虽然没能被人记住,老爷子自己也过得很快乐。他一直生活在美国旧金山,喜欢读书,也喜欢旅行,闲来无事还开始摸索当农夫的乐趣,在家养起了鸭子和蜜蜂。天气好的时候,他喜欢骑自行车出门闲逛,还会带着孙子孙女到户外扎营,给孩子们讲科幻故事。

72日晚,这位爱发明的美国老爷子去世了。在计算机世界里,如今一个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他幻想的未来,只是这一切,比他脑海中设想的时间来得慢。所以,最让我伤心的不只是我们失去了这位“鼠标之父”、“网络发明大王”,而是在曾经数不清的日日夜夜里,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世界角落里的恩格尔巴特,让他一生孤独守着满脑子的想法,做着超越时代的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