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玉圆玺3年增值4000万

 赵本山大哥 2013-07-23
 
白玉圆玺

  文/本刊记者 黄 辉
 
  2010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下简称“白玉圆玺”)成为整个拍场的亮点。该方圆玺曾出现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场上,当时以4625万港元刷新了御制印玺的世界拍卖纪录,作品再次上拍,引发多方关注。
 
  拍卖当日,现场竞拍异常激烈,拍卖价格呈阶梯状不断上升。在16轮竞拍之后,一位现场买家以8500万港元将这枚珍贵的印玺收入囊中,加上佣金,“白玉圆玺”的成交价为9586万港元。时隔两年,这一方御用印玺在拍场上的价格就翻了一番,升值4000多万港元。
 
  “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完成于1796年,是乾隆改当太上皇帝时刻制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更为特殊的是,这方印玺是乾隆20多方“太上皇帝”御玺中唯一一枚圆柱形的宝印。玉玺直径和高度同为4.7公分,以温润晶莹的白玉精琢而成,玉质细腻,顶部利用质料本身的特点雕成“双龙捧干卦”图案,印面为篆体“太上皇帝”四字,四周阴刻乾隆帝“自题太上皇宝”御题诗。玉玺顶部钮雕及四周的御制诗文字雕工精细,制作精良,尽显宫廷皇家风范。
 
  近年来,御用印玺频频出现在拍场上,价格一路飙升,屡创新高,成为古玩市场上的抢手货。2003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清乾隆“御用组玺五件”拍出2918.24万港元的高价;2008年,法国拍卖场出现的清康熙皇帝的玉玺,最终拍得560万欧元;2008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皇威万代”专场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以6338万港元成交;2010年6月3日,北京保利上拍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以5656万人民币成交;2010年6月26日,乾隆青玉螭龙玉玺在台北拍出1.018亿元天价,成为中国帝王玺拍卖价的状元,刷新了御制玉玺的世界拍卖纪录,也将御用印玺带入了“亿元时代”。一方小小的印章,为何引发各路藏家竞相追捧?其价值究竟何在?
 
  首先,从白玉本身的品相和制作工艺来看,“白玉圆玺”采用上等的玉料制作,符合玉器“细、腻、温、润、结、凝”的“六德”。这方印玺保存完好,字图清晰,边饰无损,不愧为“东方艺术顶级奢侈品”中的精品。从玉玺制作来看,古人有言,“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玉器的工艺水准和钮工的精粗直接影响一方玉器的价值。清代是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玉器加工艺高度发达。“白玉圆玺”是清代玉器制作的代表之作,雕琢奇巧、精致传神,构图精美和谐,达到好料精工的完美结合。
 
  其次,“白玉圆玺”具有无上的身份价值。自古以来,御玺不仅是镇国之宝,还是皇室之珍,是无上权力的象征,为神权、王权的极致体现。现在,虽然御玺丧失了作为权力象征这一价值,但仍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而就其使用者的身份来说,也为“白玉圆玺”增加了不少价值。乾隆爱玉赏玉藏玉,一生曾刻的1800多方印章中,大部分材质皆为玉器。乾隆玉玺不仅体现了君王个人的喜好和审美,也体现了宫廷造办处的精湛工艺,充分体现了玉器的“精”、“稀”、“美”价值。
 
  再次,“白玉圆玺”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印玺上刻有乾隆皇帝的自题诗,顶部根据玉质本身的特点雕出“双龙捧干卦”纹饰,这一纹饰不仅是乾隆印玺常用的图案,而且还出现在同时期的其他宫廷器物上,是乾隆时期重要的标志,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对研究乾隆时期的宫廷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四,“白玉圆玺”来源可靠,有据可循,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性。在记载乾隆御玺印谱的著作《乾隆宝薮》中,这方御玺有明确著录,与文章记载相较,无论是材质、大小、钮式,还是印文篆法、构图布局都相吻合。作为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重要用玺之一,“白玉圆玺”经常钤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上,例如: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唐寅的《品茶图》等,这些都可证明这方印玺实为乾隆皇帝御用真品。
 
  最后,“白玉圆玺”也属稀缺资源,乾隆一生虽然印玺众多,但大部分都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些机构中,流落民间的,也在战乱中散轶殆尽,真正出现在市面上的极为有限。
 
  从市场整体情况看,如前文所示,印玺的价格,尤其是皇家印玺的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这一现象和近年来中国买家强劲的购买力和新兴的艺术投资收藏浪潮密切相关。在当前海内外的玉玺拍卖市场上,印玺的竞投对象,尤其是皇帝玺印的买家,基本上都是华人收藏家。
 
  印玺收藏潜力无限,然而,就目前印玺收藏而言,仍是收藏小项,属于沉淀式收藏品种。对收藏家本身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入门高度,无论是玉玺的鉴赏、收藏还是投资,都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然而,古印玺大都选用上等玉料,制作考究,相对来说,造假者很难伪造,因此赝品较少。而且御玺文化价值、文物价值、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兼备,是“终极玩家”参与的顶级奢侈品。

来源:重庆晨报

乾隆太上皇圆玉玺:百年后被经拍卖回到祖国

 一元一国学网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古缘  点击:

国学文摘精华分享,每周推送养生、健体、美容、历史、商道、趣味知识、人生哲理、等图文并茂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填写您的常用邮箱地址,马上获取:

“太上皇玺”是乾隆当太上皇后刻的玉玺,“太上皇帝”圆玺,被当时年仅28岁的法国将军德·耶赛掠走。现在被一位中国买家以4625万港元的高价拍得,回到祖国。

 乾隆太上皇圆玉玺:百年后被经拍卖回到祖国

  乾隆当太上皇刻玉玺留念
 
御玺,可以说是文物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只有它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皇帝亲自使用过的。因此在它所呈现的历史事件面前,材质、艺术性这些平日衡量文物价值的关键因素则退居次位,甚至可以被忽视。
 
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第二年传位的同时他又传下谕旨:“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篆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制的这方“太上皇帝之宝”22.5厘米见方,为清代最大的皇帝御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方玉玺中惟一的圆玺
 
据北京故宫所藏的《乾隆宝薮》(乾隆御玺印谱)一书记载,在乾隆皇帝授意下,此后内府工匠用不同材质制作了大小各异的太上皇帝御宝20余方。
 
其中有一方“太上皇玺”倒是极具特色,这方玺使用温润纯净的白玉刻制,整体呈圆柱状,上部做出土红色沁,显得古朴凝重。这是乾隆“太上皇玺”中惟一一枚圆形印面的玉玺。此玺“太上皇玺”印面以篆体阳雕“太上皇帝”四字,看得出,“太上皇帝”四字是有意识的被刻制成“十”字形的布局。这种布局始自于他的“信天主人”玺,此后每遇重大事件,往往仿此而作一、二方,如“古稀天子”、“五福五代”、“天恩八旬”等,从而形成了一个系列。此方“太上皇帝”圆玺便是此系列中的最后一方。
 
在这枚圆玺的玺壁上,通体阴刻《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诗云:“由古来云太上皇,徽称懿号谓非当。即斯六袟庆犹幸,加以双文愧莫逞。自问生平奚立德,永言绳继祝丕昌。窗明几净西铭读,恰合随时爱景光。”这是乾隆成为太上皇一个月后,专门为刚制作好的“太上皇帝”玺而作的,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表露出此时乾隆帝的所思所想。在窗明几净的书房内,展卷研读宋代大儒家张载的哲学著作《西铭》,发万物一体之微,体乾坤大道之义,默会前贤,忘记忧愁,这恐怕也是乾隆帝理想中太上皇生活。而在此诗的自注中,乾隆也特别提到他成为太上皇后,摒弃了例行的加上尊号的繁文缛节,只是“命篆太上皇帝之宝”作为自己这一重要人生转折的纪念。
 
乾隆太上皇圆玉玺:百年后被经拍卖回到祖国
圆玺被八国联军抢走
 
作为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重要宝玺之一,此方圆玺经常钤印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韩滉的《五牛图》、晋代王献之的《中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唐寅的《品茶图》轴等都钤印有此玺。另外,在一些宫藏古器物之上也能见到,如台北故宫所藏新石器时代至夏代的玉圭上。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我们从当时法国海军上尉皮埃尔·洛蒂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当时有关这些御玺的情况:“1900年10月23日,星期二,北京在箱内的格子里,在那隐秘的双层底中,裹放着成百个君王的御玺,用整块玛瑙,玉石或金子制成。他生命中的任何情形及他在位时的任何法令都需要这些沉重的印章,这些无价的玉玺,在皇帝下葬后,没有人再碰过,在这里已经沉睡了两百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