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轮上的梦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文山书院 2013-07-24
驮在车轮上的梦
——写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之际
周怀立 雷久相 李文峰 龙辉明

    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学院领导班子。

    学生实训的主要场所——汽车楼。

    学院与上海通用汽车合作建设的ASEP教学中心。

    学生在汽车楼专业实训室实训。

    校园汽车文化节精彩纷呈。

    ■  周怀立  雷久相  李文峰  龙辉明

    2013年7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2013]134号”文件作出《关于同意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批复》。消息传出,一时间,社会上许多人士都感到不小的疑惑: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为什么要以“汽车”冠名?一所原来标明“株洲”的职业学院,为什么要变更为“湖南”?

    带着同样的疑惑,笔者在其更名后的第一时间走进这所“新”学校。

    随着采访的深入,原来许许多多的疑惑都不知不觉烟消云散了。因为,从刚刚跨进校门的那一刻起,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特定的“汽车”环境中:校门口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牌匾赫然醒目,文化墙上的标语与汽车有关,橱窗里展示的是汽车知识,老师们谈论的是汽车教学,学生们学习之所是校中仿真汽车修理厂……

    汽车的因子无处不在,它使你毫不怀疑: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而言,更名只是一件水到渠成、实至名归的事情。它同时使你相信,该院的更名,正体现了湖南省政府、株洲市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别重视,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审时度势 ——科学定位谋新局

    2005年3月,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株洲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株洲市交通技工学校、重汽集团株洲职工大学相互合并,组建成新的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但是,建院之初的株洲职院,尽管体量大,却也一时陷入特色不清、方向不明的窘境。因为,其涉及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众多产业领域的专业设置,貌似“丰富”,实则庞杂,与其他职业院校同质化明显。

    没有特色,就无法找到市场着力点。没有方向,就无法凝聚合力向前奋进。几番思索之后,学校果断将目光投向了汽车。 

    2011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汽车时代”,“车轮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而汽车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于是,许多地区都将目光投向这一巨大产业,期望从中获益——湖南也不例外。

    根据《湖南省汽车工业“十二五”振兴实施规划》,到2015年,全省年产销汽车将超过200万辆,汽车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将超过2700亿元,总体规模将进入全国前十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第二方阵的排头兵。据省机械行管办测算,如果实现每年200万辆车的产量,产业链上将需要4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需8万人、技能型人才需20万人,而目前全省汽车产业职工总数仅7万人。

    “汽车产业的发展势不可挡,社会需要更多的汽车护士、汽车医生。”学院名誉院长、全国著名汽修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首席专家朱军如此形容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审时度势,势在必行。谋定而动,动则义无反顾。从2007年起,株洲职院开始迅速加强汽车相关专业,果断将应用电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向汽车电子技术方向调整,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向汽车商务方向调整,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向汽车零部件制造方向调整。决心之大,前所未有。2010年,学院更是响亮提出“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口号。

    目前,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为引领的汽车制造专业群,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引领的汽车售后服务专业群,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引领的汽车商务专业群,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引领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群——这些专业群形成对接整个汽车产业链、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专业布局。学院六个系中,有三个系为汽车类系,现有24个专业中,有16个与汽车产业相关。

     校企合作 ——开门办学聚合力

    2000平方米的规范场地,1500万元的投资,内部格局由宝马公司专门机构设计,主要装修材料全部从德国进口,内部全空调覆盖。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拟修理车间里,静静地摆放着一台台崭新的宝马车。这就是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宝马汽车售后英才教育(BEST)项目湖南教学中心。

    看着笔者惊奇的目光,带领我们走入这一空间的学院汽车运用系主任李治国微微一笑,指点宝马新车说:“这些都是宝马最新款式,一般是在推向市场前两个月就发到这里,作为教具进行维修人员培训。这样的宝马培训点,全国有15个。去年,宝马公司经过反复考察、论证、筛选,最后选定我们了学校作为合作院校。”

    随意走进一间教研室,只见一些年轻老师正在电脑前忙碌。李主任继续介绍说:“这些电脑是与宝马公司直接联通的,相关员工通过输入自己特有的密码,就可以加入宝马公司网站。对于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迅速与公司总部专家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在这里,能够跟踪宝马最前沿的技术,其实也就是与世界顶级的汽车制造技术实现了接轨。”

    走出宝马教学中心,我们又走进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这是一个同样整洁有序的空间。我们走进时,刚好碰上一名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保时捷后置发动机的原理。令我们微微有些吃惊的是,他们的“教具”更加昂贵——一辆价值190万元的保时捷最新款轿车。

    自2007年上海通用最先开启与学院合作之先河后,博世、北汽、上海大众等中外汽车名企纷纷前来,与株洲职院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双方通过建立教学中心、诊断中心、培训中心,形成了“培养方案共订、课程体系共议、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培养过程共管、教学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合”的“七共”深度合作关系。

    2010年,北汽集团在株洲建立南方生产基地。在基地人才最紧缺的时候,学院及时为企业培训300多名员工,解了企业人力资源紧缺的燃眉之急。现在,这批员工均已成为该公司车辆总装、焊接喷涂等一线岗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之后不久,北汽集团就将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为南方员工培训基地,如今,北汽售后培训体系的构建及标准教材编写都是由学院老师完成。

    一个又一个校企合作项目的成功,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学院已与3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合作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捐赠设备近1000万元,用于学院教学之需。

    目前,学院所有专业均实行了校企合作,学生“订单培养”比例达35%以上。仅近三年来,该院就与上海通用、北汽集团、广汽菲亚特、南车时代电动汽车等十余家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29个。

    校企合作,创造出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理想局面。2012年,株洲职院被通用汽车公司评为“最佳合作院校”,是其在全国16所合作院校中唯一的一所。

     打造“双师” ——外引内培强素质

    2012年10月10日,全国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重庆隆重举行。颁奖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亲自将全国“杰出校长奖”荣誉证书颁发给株洲职院院长邓志革。获此殊荣的全国仅30人,我省仅两人。

    捧着金灿灿的奖牌,邓院长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学院整个教师团队的荣誉。因为,培养优秀教师,打造一流团队,是一个“杰出校长”的职责,也是学院事业成败的关键,对株洲职院而言,尤其如此。

    既要懂理论,又要通技术。既是教师,又是技师——“双师型”是对职业院校教师的特殊要求。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学院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每两年都要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实践锻炼,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学院提供专项经费支持。该校所有专任教师都曾到相关行(企)业兼职,担任技术顾问、总监、设计师、策划师等,开展技术研发。目前,全院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

    为了培养更顶级的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外高端汽车品牌合作的有利条件,通过与宝马公司、保时捷公司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合作,共同从教师中选拔高级专业培训师的培养人选。每年,这些高端名牌汽车都要选拔8名以上教师,到公司总部参与严格的培训计划,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和考核认证标准完全与国际接轨。三年来,该院教师按计划出国培训近30人次。正是得益于这一培训计划,该院李治国、周定武、冯睿等一批优秀的国内高级培训师脱颖而出。

    不仅如此,近年来,学院还相继聘请了全国著名汽修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朱军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东风汽车研究院前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光前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电气开发部高级工程师何玉军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裘文才教授,全国知名汽车电子专家袁翔教授等,担任学院名誉院长、汽车专业客座教授和首席专家,使学院汽车专业教学团队能够向国内顶尖专家面对面学习。

    这其中,在国内最先提出“汽车医生”概念的朱军教授,对汽车职院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仅亲自担任学院名誉院长,而且主动要求每个月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从北京到株洲,他每次都要工作3-4天。他说,之所以如此不辞劳苦奔波两地,是因为可以在株洲实现自己的职业教育理想。

    目前,湖南汽车工程职院拥有600余名在职教职工,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 145人(含正高9 人),占专任教师的 39%;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147人,占专任教师的40%;拥有双师型教师 208人,占专业教师的83%。同时,他们中还包括省级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在这些教师的努力下,学院还建设了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特色)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1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同时,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74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2项。

    育人为本 ——“汽车医生”展新容

    此时,笔者手中正拿着一本介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小册子。在这个小册子的第6页,是《优秀毕业生代表》专页。说实在的,这个32开本的“专页”真小,但细细一看,你又会觉得它的分量“不小”。

    “专页”里,密密麻麻地列举着20名学院优秀毕业生的简介:邹建新,现任湘潭嘉信别克4S店技术总监,月收入12000元;陈元华,现任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研室主任,月收入7500元;周文明,现任宝马中国上海区培训师,月收入30000元;张红,现任湖南九城集团广汽丰田株洲天元4S点销售主管,月收入10000元……

    资料显示,近五年来,该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所有信息都指向一个结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培养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受到普遍欢迎。

    那么,这个学院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这个答案从笔者走进雄踞校园的“汽车楼”的那一刻起就有了。

    这栋学院先后投入上亿元建设的大楼,是一所不折不扣的“汽车医院”。它包括5大企业教学培训中心,28个一体化实训室,2个“校中厂”,每天可容纳1000多个学生现场实训。

    “汽车楼”的主要功能是实训,教学环境一律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按照汽车企业车间模型进行现场装修布置,按照汽车企业生产标准张贴纪律规范、工作流程、警示标语,学生按照汽车企业工人要求,统一穿上实训服(厂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报到卡进车间上岗。在这里,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室里一头放着桌椅黑板,另一头摆着教学汽车,理论实践实现“零距离”融合。

    由于“汽车楼”里的师生技术实力强大,对许多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这里就是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的最好保障。汽车楼自2007年建成以来,每年为各类汽车维修企业、4S店解决技术难题与技术攻关450多车次。

    育人是教育之本,汽车楼是“汽车医生”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学院精心设置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侧重于“一个经典保健(整车维护与保养)、三台外科手术(发动机大修、手动变速器大修、自动变速器大修)、五个系统诊断(发动机故障诊断、传动系统、汽车电气系统、舒适系统、安全系统)”的医术培养,紧贴我国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成。

    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技艺精湛,颇具竞争力。近三年来,该院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共荣获53个一等奖、87个二等奖和96个三等奖。2011、2012年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连续保持团体总分前二名。2011年以来,学院连续2年被评为湖南省学生专业技能抽查优秀学校。

    近3年来,学院先后为长株潭等省内陆区汽车制造装配、汽车商务和汽车售后服务等企业培养输送优秀毕业生超过近3000多名,其中40余名毕业生成为店长,100余名毕业生成为技术总监(300余名毕业生成为技术骨干),150名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文化引领 ——校园播撒“汽车梦”

    2013年3月8日下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校园汽车文化节宣布开幕。

    本届汽车文化节,由学院携手株洲蓝马车业集团、株洲蓝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举办,主题是“魅力校园、梦幻‘北京’”。汽车文化节持续20天时间,举办了“北京杯”汽车征文、“梦幻‘北京’”汽车知识讲座、“北京汽车”文化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为校园师生奉上了一席汽车文化的大餐。

    “展现汽车文化、提升校园文化”。2007年以来,该院已经连续5届举办校园汽车文化节。每届汽车文化节,都有不同的汽车品牌企业进行合作,举办的活动也丰富多彩,包括汽车模特大赛、汽车书画摄影大赛、汽车教学观摩、汽车产业论坛、汽车展览、武术表演、演唱演讲比赛等等。

    学院党委书记颜莉芝强调:“特色立校、文化强校”是湖南汽车工程职院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把汽车文化融入学院的发展战略,正是校园“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具体体现。学院就是要通过弘扬汽车文化,使汽车文化逐步内化为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

    诚如斯言。

    在湖南汽车工程职院,汽车文化的载体可谓无处不在。在学院办公楼前坪的大理石墙上,醒目镌刻着“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几行大字;在校园干道及甬路两侧的路灯柱上,垂挂的固定标语条幅上,均含有不同的汽车标志;在汽车楼主入口的墙上,张贴着巨幅国内外汽车标志图;在教室、走廊及楼道里,悬挂着国内外著名汽车企业家的画像及名言;在学院的橱窗中,展示着学院汽车专业创业成功的校友事迹……

    为让师生切实感受到汽车文化的无限魅力,学院还先后举办了“汽”装异服——“弘扬汽车文化”主题车模大赛,“汽”有此理——“弘扬汽车文化”主题辩论大赛,“汽”象万千——“汽车文化普及”图片展,“汽”壮山河——“汽车文化普及”教职工自驾游,“汽”文共赏——“汽车文化普及”主题征文大赛,“汽”味相投——“汽车文化普及”主题交流等活动。活动丰富多彩,使广大学生时时浸润在汽车文化的独特魅力中。

    如今,汽车文化已被学院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中,汽车文化课程作为学院精品课程,已被确定为全院学生必修课。

    走向未来 ——奋力开拓再跨越

    春华秋实,瓜熟蒂落。

    风雨飘过,彩虹满天。

    短短几年时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便成长为全省职业院校中的佼佼者。今天,该院已经成为挂牌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汽车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类专业教师技能水平认证培训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学科研究基地。目前,全院每年在校生超过万人。

    同时,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就业指导先进学校、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等荣誉称号。

    但是,发展不会止步,平台还在拓展——

    2011年5月,为了整合资源,扩大横向联系,由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单位,正式组建了“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加盟合作单位达102家,其中省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与维修服务企业53家,高、中职院校42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科研机构7个。

    目前,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核心,湖南汽车职教集团已经成为紧密型的产学联盟。到2012年,集团成员单位与汽车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达到4.3万人,每年向汽车及相关企业输送1.7万名高技能人才,先后承担了相关企业216项次的横向课题或技术工艺革新,开发申报了48 项发明专利,开展了2.1万人次的在岗职工继续教育。

    依托湖南汽车职教集团这一平台,职院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及集团内企业的技术研究机构合作,组建了多个专业技术应用研究所,共同为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开展紧密合作、联合攻关,目前已有20余项技术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下一步,我们学院将大力实施‘一体两翼一支撑’的专业发展战略。即,以汽车人才培养为主体,以电子信息、经济贸易类专业群建设为两翼,以人文艺术人才培养为支撑,推动学院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院长邓志革信心满满。

    更名,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学院领导和师生十分清楚,要创建全国一流的汽车职院,要追踪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水平,前方,路还长,脚步,不能停。

    但飞驰的车轮,毕竟驮着璀璨的梦想。

    他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群星闪耀的中国职业教育星空中,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这颗新星一定会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本版图片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宣传部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