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新完毕】【笔耕翻译组】王者之战——56只旗舰耳机的决战! 耳机大家坛 全球最大中文耳机论坛 [www.erji.net]

 tman2013 2013-07-24

王者之战——56只旗舰耳机的决战!

写在前面的话
临近毕业,鬼鬼最近确实因为一些事情忙昏了头,但是在看见心仪的翻译作品的时候还是想着不吃饭不睡觉也一样要拿来给大家分享,本次出品的这篇评测在headfi上面被评价为史诗级别的评测,于是鬼鬼立刻联系作者,昨天刚刚拿到原文作者DavidMarler兄的正式授权,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翻译。本次的翻译形式与以往不同,将采取实时更新的形式进行翻译,楼下的某些精彩回帖也可能被翻译成英文转交DavidMarler,会由他一一解答哦!

原文作者:DavidMahler
原文地址:http://www./t/634201/battle-of-the-flagships-50-headphones-compared#user_EPILOGUE

翻译:garyvictor

本译作仅为学习/讨论用,无任何商业目的,译者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原文为Head-Fi资深烧友DavidMahler所著,原文著作权归原文作者所有,译者保留译文著作权。复制、引用或转载译文前请与译者联系,请勿未经授权使用本作品。

译者E-mail:garyvictorlee@163.com

小贴士:译者编辑时发现帖子内耳机数量众多,难以查找,而论坛暂时不支持楼层链接功能,为了方便查找,大家可以按下Ctrl F依自己所关注的关键词。

王者之战——56只旗舰耳机的决战!

要找到史上最好的耳机哦!——David Solomon




目录

序言篇
关于本评测
关于评测人
HEADPHONES.COM

设备篇
音源
放大器
周边

正式评测


结论/总评篇(剧透)

结语篇
评测使用音乐
一些思考&鸣谢


参评耳机列表(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制造商及型号

AKG:
K501
K702
K1000

ALESSANDRO:
MS Pro

AUD**01;O:
PFE-232

AUDEZ'E:
LCD-2 (rev. 1)
LCD-3

AUDIO-TECHNICA【铁三角】:
ATH-AD900
ATH-W3000ANV
ATH-W5000

BEYERDYNAMIC【拜亚动力】:
DT 660
DT 770
DT 880
T1

DENON【天龙】:
AH-D950
AH-D7000

FOSTEX【丰达】:
TH900

GRADO【美国歌德】:
HP1000 (HP2)
PS1000
RS1
RS2

HE AUDIO:
Jade

HIFIMAN【头领科技】:

HE-6
HE-500

JH AUDIO:

JH13
JH16

KAM:

HP1

SENNHEISER【声海】:
HD600
HD650
HD700
HD800
HE90 (Orpheus)
IE 8

SENSAPHONICS:
2X-S

SHURE【舒尔】:
SE530
SE535
SRH1840

SONY【索尼】:
MDR-R10 (bass-heavy)
MDR-R10 (bass-light)
MDR-SA5000
Q010-MDR1 (Qualia 010)
XBA-4

STAX:
SR-007 MkI (Omega 2 MkI)
SR-007 MkII (Omega 2 MkII)
SR-009
SR-507
SR-Omega
SR-Sigma

ULTIMATE EARS:
UE10 Pro

ULTRASONE【极致】:
Edition 8 Limited Edition
Edition 10
HFI-700

WESTONE【威士顿】:
ES5
UM3X
Westone 3
Westone 4

序言篇
开篇致辞及一些想法





关于本评测

本评测将试评测本人现收藏所有耳机。评测内容基于本人个人使用经验,文中观点仅限于作者作为音响发烧友的个人意见。除双耳外,不借助任何其他器材共评测。
 
本评采用批判性聆听的方式,聆听时间耗时过千。评测中耗费大量时间对所评测之耳机、放大器、音乐反复返听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记录下所听到的一些感受。文中所涉及绝大部分耳机都拥有超过一年时间,其中一些甚至已收藏数年乃至十年以上,仅有少量耳机到手不过数月,但笔者保证在形成最终意见之前,批判性聆听时间不少于50小时。

文中大部分参评耳机均为旗舰,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被认为是旗舰型号。笔者未曾拥有过的耳机并不在评测之列,以避免因聆听时间不足或可能存在的偏爱所导致的偏差。笔者个人较偏爱大耳机,但考虑到烧友取向,且笔者收藏中入耳式耳机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权衡之后决定将入耳式耳机纳入排名系统中。




 

文中参评耳机都依据其表现单独进行排名。每只参评耳机均附有独立评测。评测开始部分为个人看法或简短回顾,其后分别为“优势”及“缺憾”两节,每节中将对耳机声音及做工优缺点分别作出评价。笔者试从不同角度,以笔者自身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论证耳机优缺点。每项优缺点均附有关键词以方便无暇阅读全文,但依旧想了解特定型号的基本评测的烧友。

笔者并未使用定量计分的方式对每只耳机进行打分,以避免误导。计分手段无法反映出大多数参评耳机的优点,亦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笔者意见。

此外,笔者认为是优点的部分并不一定为大众所接受,一些读者的听音取向或审美观与笔者不同,而某些笔者认为不好的部分,对某些读者来说可能并不是缺点。




在优缺点两节之后,进入“双刃剑”一节,本章主要讨论被评测耳机在某些方面的优点,及其另一些方面则需要改进的缺陷。
 
“性价比”一节中主要对耳机性能和价格比率进行量化分级。本章评价并不计入耳机音质排名中。评分为A-以上的耳机为笔者推荐超值之选;评分B-至B 为价值之选,同价位上也许有更好的耳机;评分C-至C 为不值之选,其价格与其排名并不相称;评分为D或者D以下者,笔者认为其价格与音质完全不成比例。分数较低并不意味着笔者不满其音质。本章主要考虑同价位因素上面更好的耳机选择。




最后一节名为“快速检索”。本节主要就耳机特点,设计,状态等问题进行速写。以下词条可以帮助理解笔者意思:
设计:全尺寸耳机/耳挂/入耳式耳机
单元:动圈/动铁单元
阻抗:耳机在1kHz时阻抗大小
隔音:耳机对于外界噪声的隔离能力及其漏音程度。本位并未涉及到任何主动降噪耳机。
放大器:是否需要放大器来提升音质。
推荐耳放:笔者推荐最佳搭配耳放。
聆听最佳音乐类型:笔者推荐最佳聆听风格类型。
使用线材:指笔者进行评测时所使用咸菜种类。“原配”指耳机原配未经任何修改或升级的线材。
版本:指厂商在耳机生产过程中是否做出过细节部分改动。
旗舰状态:指参评耳机是否作为其产品线之旗舰型号推出。若参评耳机为现有产品旗舰,则标为“现旗舰”;若参评耳机曾一度作为旗舰型号,现有更好型号替代,则标为“前旗舰”;若参评耳机数量极少,限量生产,则标为“限量版旗舰”;若参评耳机仅被指定为特定产品线之旗舰,则标为“特定产品线旗舰”;若参评耳机从未被厂商指定为旗舰,则标为“非旗舰”。
在产状态:表示至2012年时本产品是否为在产状态。   
价格:为评测发布时耳机大概价格,标价单位为美元。   


关于评测人




可能大家并不熟悉笔者,所以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叫David,今年29岁,来自美国纽约,并且一直住在这里。在我学会说话以前,我就已经对音乐产生极大兴趣了,我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辨别音高。我会的乐器比较多,包括钢琴,吉他,贝斯和鼓。我也会唱歌。我对音频器材之所以如此狂热,是因为我喜欢从喜欢的音乐当中找出细微差别。我8岁生日的时候,父母送我第一台CD,是Sony的boom-box。那时候,我才知道CD里面可以存贮音乐,我被这样一个概念所深深吸引。

少年时,我就开始了为耳机而着魔。我立刻意识到,耳机的专业声学特性及其大量的细节。在hi-end商店工作的时候,我开始涉猎调音台,最终录音及混音过程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2001年,我拿到了音频研究学院的音响工程学位。接下来的几年中,我成为一名音响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录音师。这段时间内,我得以有机会与我仰慕已久的众多音乐家及音乐界专业人士们共事,他们是我学习的终极目标。
 
2007年,我加入了Head-Fi社区,在这之前还从未有过加入社区的经历,那时候论坛这个概念对我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注册前我常常以游客身份到坛子里浏览,那时我对定制耳机的制作非常有兴趣,想要了解更多的细节,于是这就成为我最终注册的一个原因。
 
当然,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在Headphones.com已经是“耳机领袖”了。在获取这份工作的过程中,Head-Fi扮演了很多角色,我真的非常感激。在此,我谨将这篇评测作为一封感谢信,感谢长久以来丰富我生活的Head-fi社区。

最后,我想说明一下自己的听音偏好及音乐偏好。我的听音取向并不止一种。我会觉得声音比较有趣的耳机很好听,我也会喜欢比较平衡或者比较具有分析性的耳机。这与我所聆听的音乐息息相关,但是我对通透性的关注甚于对其他类型音乐的关注。

我对音乐的涉猎也比较广泛。我藏有大约12000张CD,其中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中音乐类型: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古典音乐方面,我是马勒的铁杆粉丝,这也是我注册名的来源,也喜欢勃拉姆斯,莫扎特,西贝柳斯,肖斯塔科维奇,德沃夏克,巴尔托克,德彪西,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等一系列作曲家。爵士音乐方面,我喜欢的也非常多,包括 Keith Jarrett, Chick Corea, Charlie Parker, Charles Mingus, Herbie Nichols, Louis Armstrong, Miles Davis, Wayne Shorter, Branford Marsalis, Dave Holland, Pat Metheny, Duke Ellington, Thelonious Monk等等。摇滚乐方面则喜欢Beatles, Joni Mitchell, Elliott Smith, Genesis, Steely Dan, Neil Young, Radiohead, Jeff Buckley, Nirvana, Led Zeppelin, Bob Dylan等一些歌手及乐队。

本次评测所使用的CD列表请参见评测用音乐一章


笔者与HEADPHONES.COM
BEING @ HEADPHONES.COM
与那些耳机发烧的老烧们相比,笔者属于后学末进,但笔者也想就耳机这个产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我非常恐惧这个产业的发展将会从内而外的毁掉我对于耳机的兴趣。我非常高兴来到HEADPHONES.COM后,我对于耳机的兴趣及深究与日俱增。与厂商面对面的交流也帮助我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产品线。此外,我的同事们是一群罕有的了解、欣赏且尊重我们兴趣的人。有时候走进办公室就如同回到家里一样,感觉特别好!

我也很开心能够接到Head-Fi烧友的电话,这是我每天感觉最棒的事情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我的联系方式不仅包括davids@headphones.com这个电子邮箱,也包括Head-Fi的论坛短消息,如果收到论坛短信,我会回复至您的邮箱,感觉傻傻的。

来到headphones.com之前,我就着手这篇评测了——之后花掉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这篇评测。这篇评测是在我2010年的一篇帖子“20款耳机横向评测”上的大规模扩容,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写作这篇评测的更新。但我发现逐渐增多的个人收藏和观念的改变使得我将这篇评测独立出来成为为一个新的项目。


器材篇



我曾经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在一整套系统中,哪个环节才是对于保真因素最为重要的?最终,我发现在每一次的系统升级当中,单件器材的升级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正面的。个人认为对于一套系统来说,一台音源足以;一台独立解码或转盘就已足够。然而,如果拥有多套耳机,且驱动功率需求或调音需求不同者,可以使用多放大器的方式。

以下器材为评测用器材:

音源部分
MSB TECHNOLOGY: Diamond DAC IV 升级:
飞秒银河时钟
Diamond电源
Universal Media变压器
Pro I2S 输入

放大部分
HEADAMP: Aristaeus
HEADAMP: Blue Hawaii Special Edition
HEADROOM: Balanced Ultra Desktop Amp
LAROCCO: PRII MkII
MANLEY LABS: Neo Classic 300B
MEIER AUDIO: Corda Move
RAY SAMUELS AUDIO: Hornet
RAY SAMUELS AUDIO: Tomahawk
SPL: Phonitor
TTVJ / MILLETT: 307A
WOO AUDIO: Woo Audio 5

周边:
扬声器Mackie HR-824 (Pair)
电源调节器:Monster Pro 3500 Surge
配电箱: Gold Point SW2X-O
连接器: A Pure Sound & ALO Audio


以下为评测用器材细节及简评

音源部分评测:
MSB TECHNOLOGY: Diamond DAC IV

MSB Platinum DAC III在我这里呆过几年,是那时候我整套系统当中最可靠的部分。MSB Platinum DAC III的声音是我所听过所有DAC当中最具鲜活感的。对我来说,如果要升级的话,一定会选择MSB家的产品。

几年之后入手一台Diamond DAC IV,这台解码的声音从容,结像平衡,声音清澈可见,只能借用一个古话“无暇可究”。我觉得我对这台解码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买了之后,去听现场的次数都少了很多——就是这么

MSB艺术般的升级在其产品线中也是耗费巨大的:飞秒银河时钟适中误差计量仅为77飞秒,是现在数码音频界最精准的时钟。这里解释一下飞秒这个概念,1飞秒只有1秒的一千万亿分之一。也就是说,MSB当真是走在了技术的尖端。如果你对于要求艺术般的声音,并且在寻找无拘束的顶尖级解码,MSB就是那个首选。




价格
DIAMOND DAC: $21995 (预升级基准价)
飞秒银河电源: $9950
钻石电源:$4495
UNIVERSAL MEDIA 变压器: $3995
PRO I2S输入: $995
总计: $41430


放大部分评测
HEADAMP: Aristaeus
森海塞尔HE90即大奥),耳机与专用耳放配套发售在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HE90的放大器HEV90,是一台转为大奥设计的静电耳放。这台电子管耳放外观优美,内建解码。于是奥菲斯这个名字也就代表着森海塞尔的旗舰系统,而不单单是一副耳机。
Aristaeus由HeadAmp电声合伙人Kevin Gilmore设计,是一台真空管放大器,其设计与HEV90放大部分极为相似,但Aristaeus没有内置解码模块。作者称Aristaeus的设计和HEV90的放大部分几乎一致,但其供电部分有所提升。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不同点在于Aristaeus在具有大奥接口的同时也具有STAX的输出接口,而HEV90仅有两个大奥输出接口。
尽管Aristaeus对不同静电耳机的兼容性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仅用来驱动设计驱动的HE90。除此之外最常用的另一副耳机就是HE Audio Jade。笔者的Aristaeus电位器为DACT步进式电位器。
使用电子管: 12AX7/ECC83 (JJ电子: 在售)
价格: $4495

HEADAMP: Blue Hawaii Special Edition (BHSE)

与Aristaeus一样,BHSE也是由Kevin Gilmore所设计的。BHSE是一台胆结石耳放。峰值输出可以达到1600V,可以完美驱动最挑剔的STAX Omega 2耳机,笔者的BHSE表面为银色,安装ALPS RK50衰减器。个人觉得是笔者收藏中最好看的一台。然而声音令人窒息的同时,发热量也是极大的,为了改进散热,我在耳放上方开了一个散热腔。但从图片上无法看出。
使用电子管: 大盾EL34 Quad (在售)
价格:
耳放: $4995
Alps RK50: $1000
总计: $5995
 
HEADROOM: BALANCED ULTRA DESKTOP AMPLIFIER (BUDA)

BUDA是一台平衡石机,输出为一个平衡口及两个单端口,还提供一对前级输出。前面板上设有增益开关及交叉馈电开关。笔者使用的是升级版桌面电源,对于这台耳放来说可能略嫌多余,其配套电源已经非常完美。
价格:
耳放: $1599
电源: $549
总计: $2148
 
LAROCCO: PRII MkII

PRII MkII这台便携石机停产已久,设计者为Phil Larocco,开发的目的是设计出一台参考级电池供电放大器。PRII MkII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带有低频电位控制,这种设计现在也用在Phil Larocco设计的L3耳放上。
价格: $500 (估计)
 
MANLEY LABS: NEO CLASSIC 300B

The Neo Classic 300B声音优美,单端输出口众多。笔者用来驱动众多不同类型的耳机,本机也是笔者用来驱动森海塞尔HD800和T1的耳放。使用主线路输出时,可切换至绕开变压器模式。耳机模式时必须打开变压器。NEO CLASSIC 300B声音缓慢润泽,充满浪漫和美感,是笔者所听过最好的古典胆放声。
使用胆管:
300B Pair (Sophia Electric Princess: 升级)
6SL7GT Pair (Electro-Harmonix: 在售)
5U4GBEH Pair (Electro-Harmonix: 在售)
OD3 Pair (NOS JAN USA: 在售)
价格:
$5850 (基准价)
$450 (升级管件)
总计: $6300

MEIER AUDIO: Corda Move
Corda Move由Jan Meier设计,现已停产,笔者所有的版本是2008年所产原版。非常超值,最早是在SkyLab的重量级评测:随身耳放大乱斗的帖子中见到的【译者注:笔耕组译作】。其后被2Stepdance所取代。
价格: $150 (估计)
 
RAY SAMUELS AUDIO: Hornet & Tomahawk
Tomahawk是笔者第一个随身耳放,之后购买了Hornet。我很赞赏RSA的功能及坚固的设计。对于RSA的迷恋不仅仅是这一方面的,RSA的售后服务也做得非常好,容易联系,我与RSA的交往使我之后购买了一些其他RSA产品,包括HR-2,Raptor,P-51及SR71A,这四只耳放没有保留,但我依旧对其给予高度评价。Ray也借给我一台B52,我非常喜欢这台耳放,作为耳放设计师,也作为商人,他赢得了我的尊敬。
价格:
Hornet: $370
Tomahawk: $295
 
SPL: Phonitor (Black)
SPL Phonitor是笔者使用过声音最好的石机。声音平衡,驱动范围较广。SPL Auditor设计与phonitor相同,但删除了交叉馈电,单声道等功能。预算较紧的朋友可以选用Auditor。另:我喜欢开成单声道,之后吧其中一个调成反相。
价格: $1934
 
TTVJ / MILLETT: 307A


笔者拥有所有耳放当中,307A可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台。307声音平衡自然,笔者认为,Pete Millett是这个领域当中的先锋。停产之前307A仅生产12台,而Pete Millett和Todd The Vinyl Junkie再次强强联手,生产一款设计相当接近的耳放:The Pinnacle。笔者曾经有幸评测过The Pinnacle,美妙的耳放。307和The Pinnacle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下四点:其一,作者称The Pinnacle使用的变压器更加昂贵且更加优秀。其二,为降低底噪,电源部分与防大部分相分离。其三,The Pinnacle使用PX4管替代307A管。气死,The Pinnacle内置前级功能,307A无内置前级。除此以外307A和The Pinnacle设计完全相同,都有平衡和单端输入及输出。声音都非常平衡,稍具胆管特有的包围感。高度推荐这两款耳放。
使用电子管:
307A Pair (Sylvania)
7N7 (Westinghouse: 在售)
5V4GA (Tung Sol: 在售)
价格: $5000-$7000 (估计)

WOO AUDIO: Woo Audio 5
与Manley Labs Classic Neo 300B相同的是,Woo Audio 5也采用300B作为其输出管。其中品也一样优美流畅。相比之下Woo Audio 5的声音衰减比Manley’s稍快,Woo Audio 5的声音也就不想Manley那样贵气,但是更加精准,火气更大。Woo Audio 5的标准耳机输出可调高/低阻抗,以达到和耳机更加的阻抗匹配。
Woo Audio 5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其K1K输出,这项输出专门用来迎合AKG K1000的需求,K1K输出每声道140欧阻抗时高达8W。然而,耳放发布后,一些新生产的耳机的驱动要求至少等同(可能更高)于K1000,例如Hifiman的HE-6。Woo Audio 5可以将HE-6驱动到非常灿烂的水准,也是我现阶段唯一用来搭配HE-6的耳放,也是个人最喜欢的搭配之一。Woo Audio 5还可以当做功放使用,背面板上设有耳机输出口。
Woo Audio也生产无K1K输出,无功放的版本,型号为Woo Audio 5 LE。
使用电子管:
300B Pair (Sophia Electric Princess: 升级件)
6SN7GTB Pair (RCA: 市售)
5U4G Pair (Sovtek: 市售)
价格:$3150 (基准价)
      $150 (特氟龙管座升级)
      $450 (300B胆管升级)
总计: $3750

SINGLE POWER AUDIO: SDS-XLR
笔者专门将此耳放划掉。笔者曾经拥有过这台耳放,但可能并不为人所知。在Single Power因涉嫌欺诈而倒闭之前不久,Single Power老伴亲手将这台耳放送到我住处。一周以后,发现其中一个声道短路。我立即将这台机器送至作者处修理。诊断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容鼓包,应该是很快就修好的机器。但不幸的是,我的耳放从此不见踪影,再也联系不到这家公司。我也再没见过及其作者,因此,没办法拿回机器款。


周边篇
MACKIE: HR824 Mk2 (一对)
HR824是音频专用有源箱,我手头的这一对使用已近十年,在我还不熟悉室内监听的时候,常常把它们带到工作室去。HR824不是最好听的,但是我非常了解这对箱子的声学特性,在任何录音室使用的时候都觉得非常舒服。正如各位读者频频在我的照片中看到的一样,我没有高高的落地箱。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就用这对HR824听音乐。
价格: $1399.95 (估计)
 
MONSTER: Pro 3500滤波器
Pro 3500滤波器是一款简单有效的电源调节器,我用来保证电源纯净,防止电涌。
价格: $300
 
GOLD POINT: SW2X-O
为了方便我购买了SW2X-O转换器。因为307A和BUDA都不提供直出,所以买上一个连接这两只耳放。SW2X-O是一款参考级被动转换器,可以将输出信号一次传入两只耳放。
价格: $572
 
A PURE SOUND & ALO AUDIO连接线
笔者系统当中的大部分连接线(包括平衡线)都是A Pure Sound生产的,声音非常满意。个人觉得性价比非常高。此外,笔者还使用两条ALO连接线,声音也非常超值。
价格: $2500 (估计)
 
下面进入评测核心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