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书

 宅妪 2013-07-24
小人书
 
 
 
来源:《我的故乡在1980》 作者:老猫

  没有电脑、没有DVD的时代,我们干什么呢?

  我们买小人书,也叫连环画。那种小书很朴实,64开,统一装帧,一套48本的《三国演义》。每本几分钱到两三毛钱不等。

  《三国演义》的大书,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看了一遍,磕磕巴巴的,连蒙带猜,觉得没有《水浒》写得好。《水浒》有江湖英雄气,直来直去,可《三国》没有。《三国》的英雄气是附着在计谋上的,而且文字也比《水浒》古董。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三国》,排第二已经不错了。所以,当我看到同学手里有一本《三国》的小人书的时候,决定攒一套。

  那时候的小人书,不像现在,一套一套就在书店放着。当时是今天出一本,明天出一本,然后就没音信了,再过一个星期又出一本,完全没有规律。其实攒小人书的乐趣也在于此,因为能勾着人天天去书店。

  我能保证天天去的是朝外大街的书店,去之前心里还特兴奋,希望今天能有新书,那感觉就跟现在彩票即将开奖差不多。另外,每周能去一两次的是王府井书店。那可不是坐车去,因为我要买书,所以得省钱。于是就走着去,从日坛路穿雅宝路,过朝内小街,再进金鱼胡同,就到王府井了。我走这趟路速度非常快,最快的一次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去那里,看了书,有就买,没有扭头就往回走。那时候的书店也不开架,我就趴在柜台上瞪大眼睛仔细瞧。频繁去书店,大人们还觉得我是爱学习呢,其实我就是去攒小人书,跟攒邮票一个意思。

  我经常得去菜市口那边的医院去做近视矫正,结果发现,菜市口书店的小人书更新非常快,他们那里的新书上市一个星期了,别的书店还没影呢。这让我很有在同学前炫耀的资本。毕竟班里没人和我一样,总去菜市口。

  《三国》这套书,出得还特有个性,不是按照顺序来,而是想出哪本出哪本。攒了一年多了,连最后一集《三国归晋》都有了,可中间那本《擒孟达》还是没消息。这可真让人着急啊,书不成套,怎么叫收集呢?其实我还差一本,《跨江击刘表》,那是因为我攒得晚,那几本最先出的没买到,以后踏破铁鞋,再也找不见了。于是我就跟同学商量,想从他手里买。他说这好办,你把《擒孟达》拿来,我跟你换。我仿佛捡了个大便宜,天天留心。有了《擒孟达》不就全有了吗?结果有一天,我终于买到了。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我兴冲冲地到同学家,拿一本崭新的《擒孟达》换了一本破旧的《跨江击刘表》,然后飞也似的从楼里跑出来,一出门就摔了一跟头——几个小女孩在门外跳皮筋,我注意力全在书上,加上天色已暗,吃了一记绊马索。

  我攒小人书可不是为虚荣,我是真喜欢,上课看睡觉看,闲的时候还要描摹。我们美术老师说,画小人书一晚上能挣辆自行车呢。我就参加了美术组,跟我妈说,赶明咱一晚上就能挣辆自行车。说得家长那叫一个欣慰。

  可攒着攒着,问题来了,我们班同学不知道从哪淘换出一本文革前的《三国》连环画来。那开本比我手里的要大。他还跟我说,正规的《三国》连环画是60本一套,比如《安居平五路》新版的就没有。我就傻了,不知道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等后来长大了,重新看《三国》才反应过来,原来那些故事里有封建迷信,夸大了诸葛亮的本事,就没了。可见当年审查制度之严。

  我相信出版社是意识到这样的连环画能挣钱的,很快《水浒》、《说岳》、《西游记》、《红楼梦》等套书层出不穷,特别是《西游记》,不同出版社出了好几个版本,都不知道攒哪个好。萝卜快了不洗泥,画的质量也够差,特别是《隋唐》,好像是四川出的。那时候我们上美术组已经颇有心得,觉得他们画的也不过如此。几个同学商量后,就给出版社写了封信,很委婉地表示,我们可以画,甚至不要报酬都行。编辑也够有趣,居然回了封信,告诉我们,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学习上。

  好多年过去,翻开那些小人书,就觉得进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气场。那感觉真是美啊,我想,等我老了,不用劳动了,这些小人书就可以陪伴我打发无聊的时光。现在,《三国》的连环画开始成套卖了,60本一套的。我在书店看见,差点就买下来。可拿一本翻翻,又感觉有些不是滋味,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没买。整套买哪有攒的好看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 乐读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a/wenyuan/1501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