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信片里的城市印象

 智慧旅游519 2013-07-25
《西湖光影》系列
《西湖寻趣》系列

 


    

□蔡姬煌

    到一个地方,写一张明信片,盖一个当地邮戳,寄给亲人朋友,这样的旅行纪念很有股文艺范儿。小小卡片,传递着远方的风景,也蕴含了一座城市创造力的表达。在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和杭州市邮政局联合推出了“最忆杭州”系列邮资明信片,让市民和中外游客看尽城市风情。

    这套明信片分成4个系列,分别是《西湖寻趣》、《西湖光影》、《西湖食韵》、《西湖印象》,通过摄影、漫画、手绘地图和抽象设计等从传统到前卫的表现形式,展示杭州的美景、美食、寻趣和意境。每个系列都有10枚图案。

    《西湖光影》系列算是“传统型”的明信片,选取了来自西湖十景的摄影作品,从三潭印月到断桥残雪,旖旎水光印出点滴城市倒影。《西湖寻趣》使用了手绘地图,为游客指点西湖“迷津”,比如南屏晚钟附近,绘着净慈禅寺、张苍水墓、章太炎墓、南屏山等去处,平湖秋月旁,则有西泠印社、清行宫、明鉴楼、放鹤楼等古迹,醒目的标识加上动漫人物,让这套“微缩地图”显得很有趣。《西湖印象》称得上最时尚、最前卫的杭州印象,这是由杭州各大高校的设计导师们亲自上阵的成果,图案简洁抽象,展现了另类角度的杭州美,乍看有些摸不着头脑,细心“悟”一下却越看越有味道。

    对“吃货”而言,这套明信片中最有意思的当属《西湖食韵》系列。它以动漫形式手绘了杭州十种风味美食,葱包烩、老鸭煲、桂花糕、叫花鸡、龙井虾仁、糯米藕、片儿川、青团、西湖醋鱼、虾肉小笼包,十大名点的制作过程像连环画般展现,让人馋涎欲滴,巴不得立刻前往大快朵颐。

    “真没想到自己的作品真的转化为实物了,一想到这些明信片会被人们寄往各地,我超级高兴。”《西湖食韵》系列的设计者施秋君说。她今年念大二,小姑娘看着文文静静,讲到设计话一下子特别多。2012年,她参加了杭州大学生旅游节明信片设计大赛,很快就构思出了一套美食主题的明信片。“我跑去路边小店、饭店厨房去观察他们怎么做菜,然后流着口水将这些过程画下来。”施秋君笑道,“从想到画,我总共就花了两三周时间,算得上相当高效,当时内心像有股驱动力,着了魔般画啊画。”她说,自己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将平日热爱的城市元素通过画笔传达给更多人,今后亦会把更多杭州的人、情、景、物画上明信片。

    李敏是中国计量学院设计专业的教师,也是《西湖印象》的设计者之一。与施秋君的“神速”不同,小小一枚明信片,他前后共花了一个月时间创作。白色卡片上几抹黛山,红色的“LOVE”很醒目,仔细看,字母“V”竟是白蛇形象,果真“爱有深意”。李敏说,他想表达“因为爱,爱上杭州”的主题,于是想到了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蛇传》为素材。“明信片是城市窗口,也是旅游传播一个很好的手段。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未来会有更多围绕着杭州元素城市礼品涌现出来,也会有更多高校、设计机构会参与进来。”

    据杭州市旅委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为了不断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他们搭建了不少平台,吸引更多设计者参与进来,使得杭州的明信片主题、内容皆创新不断。从最早的“西湖梦寻”到“新世纪,新杭州”,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到“最忆杭州”系列,杭州的明信片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有文化味。这套最新版本的“杭州名片”将印制3万套,现在1万套已经印刷完毕,在杭州邮政各大营业厅和报刊亭有售,很快,杭州各大景点、旅游咨询点、宾馆饭店也会铺开销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