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展竞争进入新阶段

 智慧旅游519 2013-07-25
  □本报记者冯颖

    近年来,会展业在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我国经济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业内专家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会展业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前不久,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在北京共同发布了《2012年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2012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紫皮书)》和《2012年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会展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规模更大,内容更实

    《紫皮书》的统计覆盖面为102个城市,统计项目包括境内办展统计、境外办展统计、展览场馆统计、会展机构统计、展览教育统计和展览项目统计等6项。2012年,被调查城市的办展总数量为7083场,同比减少250场;办展总面积为8466.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93.7万平方米。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炎说,办展数量在减少、办展面积在增加,说明每场展会的规模在扩大,办展质量在稳步提高。7083场展览中,统计到展览项目的有3691场,同比也呈增加之势,说明展览的内容更加具体和务实。

    据了解,2012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为3500亿元,同比增加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68%,占第三产业产值的1.53%。根据《紫皮书》的统计,2012年办展数量排在前3位的地区是:上海市,806场;浙江省,670场;广东省,618场;展览总面积排在前3位的地区是:广东省,1364万平方米;上海市,1109万平方米;山东省,787万平方米。

    陈泽炎说,近年来,为了整合会展资源,规范会展市场,促进会展业的持续发展,各地相继成立了政府性会展管理机构或会展行业组织,对会展业进行管理或协调。2012年,被调查城市共有政府性会展管理机构64个,会展协会组织50个,会展研究机构9个。这说明已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会展业的重要性。

    各地重视,大力扶持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会展业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办展主体良莠不齐,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偏低,低质量、重复办展现象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统筹会展资源,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制度,出台扶持政策。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业务四处处长舒寰说,现在,各地关于会展业的扶持办法比较多,这也说明各地政府逐渐认识到会展业的重要性,扶持资金成为政府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有形之手”;此外,关于会展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也在各地的会展政策中不断提及。但是总体上讲,我国会展业的政策法规数量还比较少,涉及方面还不很全。

    《白皮书》显示,全国各地关于会展业的规定,主要围绕资金补助申请、管理,会展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质量检查检疫,会展与旅游,品牌会展认定制度等几个方面。

    舒寰介绍说,从区域来看,无论是会展政策法规颁布的数量还是关注的领域,东部与西部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别。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的会展政策相对较多,这与当地的会展经济发展状况直接相关。

    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之称,作为城市的窗口行业,对优化城市社会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等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白皮书》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省区市已经制定了相关的会展业规划,“十二五”期间又增加不少,有些城市也制定了会展业的行动规划。

    舒寰介绍说,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有关会展的法律法规,今后几年将相继出台,会展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今后举办会展审批手续将更为简单,并将按照国际惯例逐步过渡到登记制。从“政府包办”到“政府主办、协会协办、企业承办”再过渡到商业展会完全由企业运作,政府的角色在不断变化。会展市场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提供服务,建立一套涵盖会展业务经营、会展工程、场馆租赁、会展物业管理等较为完善的会展服务体系,使会展服务更高质和高效。

    放大效应,放眼未来

    舒寰说,会展业过去10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上,但是伴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竞争将扩大到地区和城市等宏观主体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也将从价格、服务等产品要素延伸到收购、兼并等资本要素,从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延伸到城市之间的政策竞争。

    《白皮书》显示,会展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通过修建会议中心、会议酒店以及配套的商业、餐饮、旅游、娱乐等设施,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与税收,会展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相关工作人员;拉动产业增长,会展业对举办地相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直接而有效的;四是促进投资,会展是交流观点与探讨业界问题的高层次平台,城市通过举办特定类型的会展,邀请到该领域的高端人士,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增加投资的方法,如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等。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利润率大约在20%至25%左右。据专家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正因为赢利且又是无烟的绿色产业,会展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内许多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把会展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会展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相一致,政府的推动与制约交互作用,会展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依然较弱,探索会展业发展的行业标准有新突破等。

    商务部研究院博士过聚荣说,展望未来的会展经济,将呈现这些特点:会议节庆偏冷,展览市场平稳发展;会展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趋于活跃;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会展企业的总体赢利水平有可能下降等。

    他认为,2012年会展业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思考空间:政府主导展会增多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地方如何支持会展业的发展?是兴建场馆、展览综合体,还是出台政策等。

    他说,虽然市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内陆会展业以20%的年增长速度迅猛发展,已经与香港和澳门地区一起,成为世界会展经济的新兴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