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蒙古族的来源

 民族地志 2013-07-25

沈阳蒙古族的来源

“蒙古”最早见于唐代,史称“蒙兀室韦”。最初,它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该部落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公元12世纪,蒙古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蒙古大汗,号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地区诸部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沈阳蒙古族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212年蒙古汗国逐渐推向辽西一带。1227年辽东尽归蒙古管辖。元代军队编制是与行政、生产相结合的,一般为军队到哪里,军人家属也随之迁到哪里。进驻沈阳地区的蒙古族主要是以军屯、民屯的形式和军官、僚佐、侍卫以及工商、交通等事业的管理与参与者的身份留居下来的。第二,1368年明朝建立,蒙古封建势力退居塞外,史称北元。明代沈阳地区蒙古族主要成分是遗留民,归附民和驻牧于福余卫的兀良哈、咯尔喀、科尔沁蒙古人。(《明史?兀良哈传》……自黄泥洼逾沈阳、铁蛉至开原,日福余。)

第三,康法两县境内属蒙古科尔沁“宾、博、达”三王旗牧地。蒙古族王公贵族修建陵寝,派陵丁护陵守墓,形成村落,使康法成为沈阳地区蒙古族集中的聚集区。在清代实行八旗制度,科尔沁部落分为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在法库边门北,其牧地一部分和昌图、康平为同一地科尔沁左翼前旗牧地一部分与法库、康平的一部分同一地面。康平、法库的蒙古族当时都是为守护左翼前、中、后旗的蒙古王公贵族的陵室而大聚居。如法库县出现了“七大屯”、“七十四屯”等众多村落,是蒙古族聚居的体现。现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乡中有公主陵村、玉爷陵村和四家子村。自清初以来,宾图王旗(科左前旗)、博王旗(博多勤噶台亲王的科左后旗)和达尔汉王旗(科左中旗)的王爷,都看上了法库北部景色秀美的山川,在此建立了很多陵园。达尔汉王在王爷陵村建立了十多座陵园、;博王在公主陵村建立了四座陵墓;宾图王在卧牛石乡的大屯村和四家子乡满洲屯村建陵三座;达尔汉王又在慈恩寺乡老陵村建有老陵一座。从地名上看,建陵数目之多,已不言而喻。陵侧的守陵户各有3 -5户,管理墓地,称为陵丁。如今,公主陵村的老于家、老白家和王爷陵村的老温家,都是过去陵丁们的后裔。

康平在建县前就是蒙古科尔沁的牧地。科尔沁各旗王爷在这里建立陵园,是蒙古族居住较多的县份。现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东升满族蒙古族乡等乡村,蒙古族尤为集中。东升满族蒙古族乡的莲花岗,有博王陵),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糖坊村天寿庄有那尔苏陵(僧格林沁孙之陵),这里押墓守陵的陵丁就是蒙古族的主要来源。

第四,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24年始建蒙古八旗,内喀尔喀巴约特部恩格德尔被编入正黄旗,其部众移牧于辽阳、沈阳一带。

第五,1635年,后金确立蒙古八旗制度,八旗满洲内的蒙古人大多数改隶八旗蒙古。新民市法哈牛乡的巴图营子村、韩三家子村,山环村、王家岗子、赖花堡子、大柳屯乡上营子村、下营子村、张屯乡牛堡子村、南岭村、胡台乡东营子村等,多为八旗蒙古驻地。

第六,早在努尔哈赤进攻辽沈前夕,蒙古诸部为逃避饥荒而来到辽沈一带,被明经略袁应泰安置在沈阳中卫城,成为此后努尔哈赤攻打沈阳城时的内应。这也是沈阳蒙古族的重要来源的一支。

第七,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归附的蒙古人,有的成为贵族,大农奴主,包括蒙古贝勒、台吉等,有的成为牧民。散居沈阳地区的蒙古人有的被编入八旗(满洲)为蒙古牛录。

第八,1692年,兴安岭巴尔虎部一支1200余人奉旨迁移盛京。这是沈阳地区蒙古族来源的另一支。

第九,在满族对蒙古族采取结盟、联姻、优待等特殊政策的前提下,蒙古王公、台吉等上层人士迁居沈阳城或建府客居、迁居经商的人口也逐年增多。

第十,新中国成立后,从外省、市、县因工作调动而迁居沈阳的蒙古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