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夜闲读

 promisedland 2013-07-25


雨夜闲读



 

         今年夏天雨水多,暑期多半宅在家里上网,读书。有些无聊,好在喜欢夜深处,万籁俱寂,唯窗外夜雨不疾不徐,簌簌落地之声。一灯之下,一片落雨声中,读书是唯一的消遣。

   恰恰是这篇名为《待漏斋》的小文。作者住乡间,居草屋,每到夏天,草屋为暴雨所侵,必漏雨。找匠人修补房屋俱遭拒绝,因为苦于找不到所需的茅草。于是每逢阴雨,连被褥都沾湿不能卧。“入夏,暴雨数数突然来,漏增且大,其下如注,于是屋角,案头,窗前,无处不漏,亦无处不注。妇孺争以瓦器瓷盆接漏,则淙淙铮铮,一室之中,雅乐齐鸣。”。人常用“屋漏偏逢连阴雨”来形容生活的诸多不幸,困苦。小时候住在姥姥家的土坯房中,每逢阴雨连绵,也经常会遇到漏雨的情况,一家人也是这般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放在漏雨的地方接漏,那种生活的清苦我是有体会的。我完全能想像出,阴雨之时,一家人忙于接漏水的狼狈。可是我虽然愚钝,也品出文中的一些不同之处."雅乐齐鸣"似乎表达的不在苦而在苦中之乐,之雅。主人有茅屋三间,两间住人,一间为其拥书之所。他在忙于接漏雨之时,却欢喜自己放书的小屋独不漏,视为“老天有眼”。还可以在一片雨声雅奏中,完成自己的山窗小品文,雨声只是为其写文助兴亦。
    "习之久,每谷风卷起,油然作云,则太太取盆,公子索瓮,各觅旧漏处以置之,作未雨之绸缪。予亦数尺之油布,予以蔽吾书笥。然后群居安全之地,拭目以待之。吾于此顷刻凝思中,忽得奇想,即裁尺纸,书待漏斋三字以傍吾门。太太粗解文意,则亦为之粲然。"  屋既不得修补,又奈何不了老天爷,于是“” 太太取盆,公子索瓮,各觅旧漏处以置之,作未雨之绸缪 “。本来这样的困顿生活下,男主人作为一家之主,不能为妻儿觅的一方避雨之所,多半会招来妻儿抱怨才是,可是一读再读也看不出这样的情况,倒是觉妻儿都有和主人一样达观的心态。当看到先生把写好的”待漏斋“三字张贴于门首时,妻粲然一笑。他的妻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作者没有过多描述,可生活清苦至此,她却以笑脸相对,我有些惊心,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他和夫携手把苦变作快乐,过成清雅。佩服作者,更佩服他身后的妻。
              这篇文的作者是张恨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