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的螞蟻教了我們哪些網路經營的大學問嗎?

 雅軒 2013-07-25

小小的螞蟻教了我們哪些網路經營的大學問嗎?

一般人都不喜歡在家中看見螞蟻,因為通常那代表家中某處該清理了。不過,螞蟻的行為模式和團隊合作卻非常令人驚訝,尤其是牠們在沒有所謂的中央控制單位下仍能有條不紊地維持群體運作。

史丹佛大學生態學家去年就發現所謂的「蟻際網路」(Anternet),也就是一種螞蟻用於決定還有多少食物,是否該出動覓食的演算法。研究中發現,「蟻際網路」與用於網際網路控制資料傳輸量的「傳輸控制協定」簡直如出一轍,正因為如此,不禁令人讚嘆螞蟻的智慧。

不過,有趣的並不在於人類網路與螞蟻覓食模式的相似處,而是螞蟻還知道些什麼我們沒發現的事?

成本管理方針

史丹佛生物學家高登(Deborah Gordon)表示,「蟻際網路」的確有許多我們可以借鏡之處。從科學家觀察到在沙漠中的收穫蟻(Harvester ant)外出收集種子時會耗費水分,因此當外在環境太熱,使得覓食需消耗的「成本」太高時,巢穴就會暫停派遣覓食蟻出門,等到天氣較潮濕時再外出。

在「蟻際網路」中,這樣的機制控管著蟻穴的生產成本;而在人類的TCP協定中也是如此,當系統已經沒有頻寬可用時,TCP就會停止送出數據,如果不能確保數據一定送達目的就等同浪費,不如不要送出,這點與收穫蟻的行為幾乎一樣。

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採取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的重要性甚於累積收穫,這是任何系統能夠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對於需要在沙漠中生存的螞蟻或是行動網路皆然,都要在避免浪費的前提下達到長期發展的目標。

機動性的資訊回饋系統

「蟻際網路」富多樣性的運算法是為了因應環境所需,如何在營運成本允許的狀況下發現與其他蟻群競爭的食物如花蜜、西瓜皮等,搜尋的速度就是關鍵。

那覓食蟻要如何在沒有中央控制系統之下立刻動員?這就考驗各巢穴管理蟻群流量的效率。因此在各地廣泛的「布署」螞蟻以增加讓螞蟻發現食物的機率,這些策略就很像人類架設的基地台,功能就是做地域性的搜尋。

就像是一個分散性的需求──回饋的網路,各地的螞蟻將當地情況集結出的回饋可以在沒有中樣控制系統的指令下,產生整個系統的反應,以緊急應變突發狀況。

針對個別問題制定因應辦法

在熱帶地區,各個巢穴間的螞蟻競爭激烈,因此牠們也得面對安全問題。巢穴間可能會利用、竊取其他蟻窩的資訊,如行走時留下的化學物質或蟻群密度來取得食物的資訊。

不過螞蟻不會因為某些事件就以極端的手段防堵安全問題發生,而是根據入侵狀況的程度以制定因應辦法;相較於美國的三稜鏡(PRISM)法案,建立中央集權機制來管理駭客事件,這點,人類世界就該多多學習。

我們的網路系統還在改變、演進,從高登觀察的這些螞蟻可知,牠們早已想出我們可以模仿的系統。「蟻際網路」能夠適應外在條件彈性調整策略、快速回應,我們的網路系統與管理是否也該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