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湖湖底全都是石头?

 goosyzsu 2013-07-25

相传越国进攻吴国在这里挖地成河

(0130)石湖湖底全都是石头?

 

(商报探秘)

 

商报记者 施晓平

 

    话说春秋末年,已被放回越国、一心复仇雪耻的勾践派兵偷袭吴国。因为主要通道均有吴军把守,越军就趁夜黑风高,从上方山东侧挖河挺进,这条河道就是如今的越来溪。当挖到水域开阔的中段时,因为湖底全是石头,这里就被称为了石湖。

   这是多数资料中有关石湖得名的统一说法。

   但事实果然如此吗?这次的“商报探秘”,就带大家一起探一探。

   之所以在虎年即将到来的当口去探石湖得名之谜,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国内第一个华南虎培育基地,里面生长着13头大小华南虎;另一方面,作为太湖风景区13个景区之一,既靠山又有水的石湖,知名度本来就不低,这几年又在大手笔地开发建设,其中今年将完成景区东大门、环湖风光带等的工程,周边的学校、住宅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石湖的社会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

 

(小标题)“石湖”得名的三个版本

    关于石湖的得名,明朝以前的书籍未见记载。即使是隐居在石湖边的南宋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在他撰写的《吴郡志》里也没提到只字片语。范成大只是认为,到苏州而不游石湖,跟没到苏州是一样的。这样的说法,跟苏东坡“游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真算得上“阿哥兄弟”。

    明清以来,有关石湖得名的由来渐渐出现了三个版本,一个充满着杀气,另外两个则颇富传奇色彩。

    《苏州词典》等书籍记载的版本充满着杀气。它们的大体意思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被迫屈膝投降,到吴国臣事吴王夫差,后来被赦回国。此后勾践一方面通过进献美女西施等手段麻痹夫差,一方面暗中积聚力量,伺机反攻。一次,勾践派兵偷袭吴国。既然是偷袭,就要出其不意。当时吴国军队防守很是严密,于是越军就趁着夜黑风高从上方山东侧挖河挺进,一夜之间就挖成了“越来溪”,当挖到越来溪中段时,因为水域开阔,底下又全是石头(原文叫“湖底皆石”),所以这里被称为了石湖。

    另一个版本是《石湖上方山》等书中收录的民间故事。说是以前湖边住着一户姓张的渔民,父子相依为命。一天,父子俩意外在湖里发现了一只青石大磨盘,把米放进磨眼,米粉竟源源不断从磨子里涌出来,原来是个神磨!消息传开后,渔霸独眼龙就找到张家父子,说这个湖荡是他家的祖产,神磨是他家祖上放下去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捞上岸。最终,独眼龙把神磨抢回了家。没想到,独眼龙在使用神磨时,老天突然大雨倾盆,独眼龙家的房子全部沉入湖底,直到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人听到湖底传出磨盘转动的声音。因为湖底有石磨,所以这个湖泊被叫做石湖。

    第三个版本与第二个版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说石磨是个神磨,最后沉入湖底,但没有交代石磨的来源。另外,石磨下沉的原因不是老天的倾盆大雨,而是主人投下污秽之物,导致全家沉没湖底。石磨沉在哪里无从寻找,据说,哪天树上长出了天然的磨柄,这个磨就会自动浮出水面。民国时期祖籍石湖的老人卫德,就在他的《恕庵石湖棹歌》里记录了这个传说。

 

(小标题)挖了10米还没见石头

    上面提到的石湖得名的三个版本,后两个显然经不起推敲,而第一个版本——湖底皆石看上去颇有可能。

    然而,参与编写《石湖志》的谢勤国老人却注意到,石湖进行围垦和清淤时,这个版本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

    谢勤国说,根据《苏州市志》的记载,石湖1970年“农业学大寨”时,83.7%的水面被围垦,建成南北湖圩,造田2800多亩,水面仅剩58公顷,“石湖”变成了“石河”。1984年起,石湖围垦区部分被开挖成鱼塘,部分土地退田还湖,水面恢复到2.88平方公里。可他四处打听后才知道,围垦和挖鱼塘时,湖底没有挖到大量石头,就连小石子都很少。

    谢勤国曾一度怀疑,是不是挖掘深度不够,石头还在下面。但2002至2004年石湖的清淤,再度给他带来了一个无情的事实:清淤挖到8~10米深,清除土方400余万方,可还是不见“湖底皆石”的壮观场面。谢勤国说,民国《吴县志》记载:“(石湖)深处不盈仞”,古代8尺为1仞,也就是说,石湖的水深还不到3米,正常情况下,挖到8—10米深肯定见底了。

    那石湖的淤泥会不会特别深,导致石头不容易被发现呢?谢勤国分析,如果石湖果真是越国军队为运兵而开挖出来的,那么,它的深度就取决于春秋时期越国战船的大小。事实上,当时的战船不可能很大,吃水不可能很深,所以开挖河道的深度也不用很大。淤泥再厚,清到8—10米深的时候肯定早已挖光了,如果有石头,那肯定会被翻出来的。

    “以上事实只能证明,石湖底部全是石头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谢勤国说,从地质学角度来看,石湖属于自然成湖,且与西侧山体有一定距离,不可能“湖底皆石。”

 

(小标题)“石”字源于居民姓氏?

    寻根问源,谢勤国一路找去,发现石湖的名字可能是宋朝才出现的。宋朝之前,这里可能叫“南湖”或“城南湖”。

    那怎么会改名石湖的呢?

    在明代莫震撰、莫旦补的《石湖志》中有这样一段资料,引起了谢勤国的联想:“莫舍村,一名绮川……正锁石湖南口……相传亦吴王游乐之处,故有绮川之名”;又说:“莫舍,《(莫氏)族谱序》云:始祖乃湖州溪上大姓,宋绍圣间赘于吴江县范隅乡一都石湖之滨,地名石舍。子孙蕃衍,满村皆莫姓,所居遂改称莫舍。”

谢勤国说,从上述两条可知,“石湖”南端西侧入太湖通道处的村落古代叫“石舍”,由此推断,石湖很可能是因为“石舍”村而得名的。后来莫姓入赘这里之后,子孙繁衍,到了明朝编写《石湖志》的时候,全村只剩下姓莫的人,才改名叫“莫舍”。但石湖的名字当时已经传开,当然不可能跟着改叫“莫湖”了。

    根据《越溪镇志》的记载,古代曾有“无山不成县”的说法,所以公元909年吴江设县的时候,莫舍连同附近的吴山等山脉一起从吴县划归吴江,解放后才重新划归吴县,今属吴中经济开发区越溪街道,也就是石湖之韵小区一带。

    而莫舍村村民莫水林和出生这里的评弹演员、主持人施斌介绍,现在莫舍村的村民姓氏除莫以外,还有李、施等多个。尽管已经找不到石姓后裔,但前几年村子动迁前,村里仍有一座桥梁叫石家桥。莫水林说,石家桥原先是座石板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方便拖拉机通行,桥面改成了水泥板,动迁后,这座桥已经被拆除。

但苏州地学专家蒯元林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去年太湖三山岛水域一样,前几年石湖清淤时,湖底也曾发现过大批“铁疙瘩”、“铁质管状物”。蒯元林怀疑:古人会不会是把这些硬邦邦的“铁疙瘩”、“铁质管状物”当成了石头(铁矿石)呢?如果是这样,那么,石湖的得名还是因为“湖底皆石”了!

    石湖究竟因石舍村而得名,还是因古人也曾在湖底发现“铁疙瘩”或“铁质管状物”而得名?看来还须由专家进一步论证后确定。

 

相关链接:石湖简介

    石湖是太湖东北出水支汊,湖水自东太湖北行,经越来溪汇于上方山下,形成一个内湾,东北距苏州古城区仅6公里。整个湖泊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公里,周围10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越来溪穿湖而过,湖南段称南越来溪,湖北段称北越来溪。太湖水循南越来溪入石湖,再由北越来溪汇入胥江,流向苏州古城区。湖四周由溪、江、塘、泾、浜、溇、湾、渚组成完整水系。石湖东、南、北三面多良田沃壤,西面以横山为屏障。青山绿水组合完美,构成别具一格的自然山水景观。

    石湖景区是太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3景区之一。景区规划面积22.35平方公里。景区内文化积淀深厚,有新石器时代的越城遗址、北宋的楞伽寺塔、明代的申时行墓三处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春秋及南北朝的治平寺遗址、南北朝的顾野王墓、清重建的范成大祠、行春桥、越城桥以及民国的余庄六处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范围内尚有五代的钱元璙墓属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湖境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遍布。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有“凡游吴中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的赞语。宋以前不著,自宋孝宗书“石湖”两字以赐范文穆公,于是名闻天下。清朝乾隆皇帝多次游览石湖,使冷落多时的石湖上方山重展旧貌。特别是乾隆第二次南巡时,江苏巡抚尹继善在石湖大兴土木,整修一新,并备石湖行馆、湖心亭供乾隆玩赏,这个场面被当时的画家徐扬绘制于《盛世滋生图》上。

    石湖北端的行春桥有 9 个环洞,洞与洞相连,倒映水中,中秋世界,皓月当空,9 个环洞各映月影一轮于湖水之中,形成“九月一串”之奇观,令人赏心悦目。苏州因此形成了八月十八看石湖串月的民间习俗。

    除此以外,石湖也是我国著名的华南虎培育基地。1998年4月,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经多方论证,在石湖越堤南端蠡岛建造“华南虎培育基地”,次年4月建成,6月将苏州市动物园内的华南虎迁居基地。石湖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华南虎培育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