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人生--- 菜根谭

 李灏 2013-07-25



菜根谭:善始善终

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情,不可因倦而鲜终。
    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下诺言,不要在醉酒时不加控制随便乱发脾气,不要在得意时不加检点惹事生非,不要在疲劳时疏懒下去不把事情作完。
    人们的通病就是高兴时有求必应,因而便犯下“轻诺寡信”的错误,人们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借酒发疯,结果就犯下“酒后无德”的毛病,还有的人在权势头上往往说话口无遮拦,结果就犯下“得意忘形”的毛病,更有的人作事有始无终,结果就形成了虎头蛇尾的局面。



菜根谭:顺流逆流

 

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当你事业不如意而处于逆境时,就应想想那些不如你的人,这样你就不会再怨天尤人;当你事业很如意而使精神松懈时,只要想想比我更强的人,那你的精神就自然会振奋起来。
    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所以一个意志不坚定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但是只要你仔细观察一下,世间有很多人的景况还远远不如我。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都是在说明这种“逆境时比于下”的道理。还有在成功得意时最容易腐化堕落,这时你就要切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纵马,易放难收”的道理。 



菜根谭:各守本分

 

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对于一个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不可不抱敬畏的态度,因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会有放纵安逸的想法,同时对于贩夫走卒的平民也不可不抱有敬畏之态度,因为畏惧平民就不会有豪强蛮横不讲理的恶名。
    所谓“大人不可不畏”,此中道理孔子有明确的分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所谓“小民也不可不畏”其中道理孟子有明确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菜根谭:敦伦睦亲

居官有节度,乡居敦旧交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以难见,以杜倖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一个做了官的读书人,对于求职的推荐书信不能毫无节制地接待,对于处人尤其要保持一种严肃恭谨的态度,凡是对于有所要求的人要尽量少接见,以便防范那些投机取巧奔走钻营的人。一个退休了的读书人,当你隐居田园乡间以后,就不能再摆那种高不可攀的官架子,平日跟家乡父老要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以便敦睦亲族邻里的感情。
    关于在朝为官和退休乡居的应有态度,孔子的言行可供世人效法,据《论语·乡党》有:“孔子于乡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室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方,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就是说孔子在家乡父老面前,态度和蔼诚恳,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可是一旦到朝延,就能和各朝臣侃侃而谈,即使在君主面前也表现出相当的威信,这就是一种“居官有节度,乡居敦旧交”的具体表现。



菜根谭:处世态度

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妨之门。
    一个崇尚节义的人,他对世事的看法容易流于偏激,所以必须用温和的胸怀来调剂,才不致于跟人发生意气之争。一个在政治舞台有成就的人,必须经常保持谦恭和蔼的美德,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招致人们的嫉妒。
    有节义的人气质刚强,因此性情就容易倾向偏激。就刚强言是长处,就激烈言是短处。为了取长补短,平日要养成温和的处世态度,以缓和他那种激烈的个性,如此才能与其无争维持好良好的关系。古时所说“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意思就说明“树大招风,功大易招忌”的道理,所以身分地位高的人做人更应谦恭和蔼,只有如此才能跳出嫉妒而维护功业于经久不衰。




菜根谭:君子立身

急处站得稳,高处看得准,危险径地早回头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在动乱时代局势急度变化中,要把握住自己的脚步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时代的雄涛巨浪所吞噬。处身于姿色艳丽的女人当中,必须把自己的眼光放得辽阔而把持住自己的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当事情发展到危险的阶段时,要急流勇退猛回头,以免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
    所谓道危径险,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邦无道”,所谓“回得头早”,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邦无道则隐”。关于邦有道无道,士君子所应采取的态度,孔子留下了很多记录,《论语·泰伯》: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同书《宪问篇》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菜根谭:交友之道

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云;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用人要宽厚而不太刻薄,因为用人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由于受不了你的刻薄而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不可太浮滥,因为交友如果太浮滥,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都会设法接近你来到你的身边。
    关于交友之道,孔子劝世人“无友不如己者”,意思就是说不要交品学不如自己的人,因为一旦交到恶友就会影响自己的为人,因为一旦交到恶友就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因此孔子又把朋友分成两大类,一种是益友,一种是损友,据《论语·季氏》一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菜根谭:心和气平

躁性偾事,和平求福
   性躁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成功,性情温和心绪平静的人,由于做事考虑周到而容易成功,所以各种福分也就自然到来。
    只有在宁静中才能产生智慧之果,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往往会使所进行的事功败垂成,所以我们必须磨练“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细”的修养工夫,因为只有智圆而行方的人才有成功的希望,胆大而心细的人才不致一事无成,这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这里的定、静、安、思、得就是训练一个“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理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