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旧士人

 风云际会2009 2013-07-26
谈谈旧士人  
  “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最初指氏族中从事战争的男性成员。统治集团形成之后,“士”又可以作为各级贵族的总称。西周的“士”就是指这种贵族,他们既是政府官员、知识技能的传承者,同时也是王室宗族的成员。由于西周实行封建制度,各级贵族都领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成为农村公社的领主。因此,作为贵族的“士”,在西周是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既是宗法国家政权的当然成员,也是乡村社会的实际统治者。
  东周时,社会发生激烈变革,士的角色发生了分化。由于分封制度的崩溃和宗法制度的破坏,“士”作为贵族的角色消失了,但是他们仍有机会扮演政府官员、或知识技能传承者的角色。同时,原来并非贵族的庶人,由于也有机会扮演官员或知识者的角色,并得到社会的认同,也获得了士的地位与身分。这时的士,有的是以自己的技能为当时的诸侯国君、贵族服务,他们被称为策士或纵横家,食客或养客,也可以统称为游士。这些游士,与当时国家政权仍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失去了贵族的身分,他们与乡村社会脱离了,不再是农村公社的统治者。
  另外一些“士”专门创新、传播文化知识,或以统称为“学士”,并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士”的分化中,儒家的士比较独特,他们以传承和传播知识技能为本职,而这些知识技能是为政治服务的,因此他们自认为有担任官职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但因此同时。同时他们又认为,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可以独立于政治体系的,他们有独立的文化信仰,可以凭借文化修养安身立命,这就是所谓的“士志于道”。
  到东周时,政府官员、知识传承者、贵族成员三位一体的“士”的身分分化了,其中贵族成员的身分随着分封制度的崩溃而消失,“士”分化为政府官员和知识传承者两种的身分,而儒士又通过“学而优则仕”这种独特的信念,将两种身分结合起来。无论是游士还是儒士,由于失去贵族身分,脱离了乡村社会,但他们与国家政权仍保留着密切的关系。
  秦朝建立后,游士失去了选择国君的机会,他们必须为秦朝服务,成了秦朝的官吏。同时,秦朝为诸子百家都立了博士官,学士也被纳入到官僚体系中,成了秦朝的官吏。在汉朝,士基本沿续了他们在秦朝的命运,《汉书》称“学以居位曰士” 。汉武帝时,儒家文化被专制政权所接受,儒家文化垄断了博士官,以儒家文化的标准选拔官吏。这样,将知识技能、文化信仰与政府官员结合起来的儒士,成了“士”身分的主流。不过,儒士又由于其独立的文化信仰,而区别于纯粹的官吏:
  儒生习道行道,文吏习事行事……王充不惮其烦地强调习道之儒与未受道之吏因此而来的德行、功业诸方面的明显不同:由于儒生胸中富于“经传之学”、“先王之道”,具有深厚的精内内蕴,而文吏不学经术之义,既“空虚无德”,又乏知虑之明,所以当两者共同进入社会政治领域的时候,所成就的就将不啻是深浅多少上的差别。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士”的主流,儒士在文化信仰与政府官员两种身分之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两汉时,士的身分又与宗族组织重新结合起来。秦朝建立后,国家体制完全排斥宗族组织,民间的宗族组织遭到全面打击。然而秦朝的统治很快就崩溃。西汉政府对有势力的宗族组织实行限制和打击的政策,但宗族在民间重新组织起来,并形成不小的势力,特别是许多官僚的宗族势力壮大起来:“在两汉三百年来大致安定的政治社会中,他们(官僚与士大夫)一直扮演着中间角色的功能,长期间发展,使这些中间人构成一个特殊的团体与社会阶层,地方豪族之士大夫化,以及士大夫之家族化,走向了中古士族之道路。”
  东汉政权依靠宗族势力建立,因此东汉期间,宗族势力极普遍的发展起来。到东汉末年,有势力的宗族(“大姓”)与对地方官吏选举重大影响力的“名士”相互支持,普遍控制了地方政权。在这种背景下,“学而优则仕”的士,除了通过努力而成为官僚外,还进而组织自身的宗族,形成自己的势力。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在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的基础上,魏晋政权中形成了一批以宗族为主体的新的政治权贵。同时,魏晋政权通过九品中正制,保证这批宗族垄断政治权势,这些由九品中正制保证其政治权势的宗族力量就是“士族”。这样,文化识知、政府官员、宗族组织三种属性,在“士族”身上重新统一了。魏晋以来,由于士族对当时的社会与政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整个社会越来越强调自身的宗族属性,“士与宗族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换言之,宗族这个体现了血缘、地缘关系的特殊社会组织,成了士存在的难解难分的背景。” 这样,士族既是国家政权的当然力量,又是乡村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再次成为国家与乡村社会整合的中坚力量。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性,与皇权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政治联盟的关系,甚至保留了争夺皇权的力量,出现了“东晋门阀政治”,并在此后形成了士族与皇权在政治上长期较量的局面。从这个角度看,“士族”与秦汉之“士”有很大的不同,“士族”不像传统的士人那样完全依赖皇权而存在,而是具有某种程度政治主体性。不过,在专制政治体制下,他们始终是通过不断地获得官职的手段来保持其政治势力的,对皇权始终具有依附性。隋唐时期,专制政权开始实现科举取士,“门第”不再是保证士族成员保持政治地位的充分条件,科举的成败却成了继续保持家族“门第”的重要条件。出现了所谓“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 的现象,“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这样,宗族组织与“士”的身分再次分离了。由于科举的发展,大量士族脱离乡村社会,使士族呈现中央化和城市化的趋势。同时,由于唐朝仕进之途依凭的主要不是儒家传统文化,而是文学辞令,因此儒家的学术思想并没有通过唐代的文学之士而得到重要的发展。这样,“士”的儒家色彩也变淡了。唐末五代,士族遭到严重打击,藩镇割据,科举之士越来越多的充当藩镇的幕府,他们不再需要为唯一的政权、或君主服务,儒家的伦理规范随之消失,于是,宗族与儒家文化的因素,再次从“士”的身上剥离,这时的“士”类似于战国时的“游士”。这样,“士”再次扮演着国家官吏的角色,而与乡村社会脱离,无法扮演整合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角色。
  唐朝的中后期,唐朝的国家秩序面临崩溃之势之时,有些士人开始思考如何重建当时的国家、社会秩序,于是再次发掘儒家文化中精神信仰层次的传统,并利用各种文化资源,以复兴儒学的名义,整合出一套思想文化体系。这个以韩愈等人为核心的文化运动在当时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五代时期,出于对政局的绝望,许多儒士归隐民间,以坚持自己的文化理想,所谓“鲁儒犹往往抱经伏农野,守死善道”。有的甚至做了道士,被后人视为怀抱儒家精神的陈抟就是典型的例子。
  入宋之后,科举大兴,“士”主要是指科举入仕的政府官员。但其中有些人主动继承儒家文化传统,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创造出“理学”这种儒学新形态,再次将儒家文化与士人身分结合起来。以儒家文化来确认“士”的身分,这种意识在程颐身上体现得十分强烈,他说,“士之于学也,犹农夫之耕,农夫不耕,则无所食,无所食,则不得生。士之于学也,其可一日舍哉。” 程颐只能认同信仰儒家文化的“士”,“今之学者岐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 他又说:
    及周室下衰,道不明于天下,才智之士甚众,既不知道所趋向,故各自以  私智窥测天地,盗窃天地之机,分明是大盗。
    ……如经解,只是弄文墨之士为之。
    佛亦是西方贤者,方外山林之士,但为爱胁持人说利害,其实为利耳,其  学譬如以管窥天,谓他不见天不得,只是不广大。
  同时,程颐还将出仕任官的“士”分为两种,一种是“志趣污下”的“世俗浅士”:“若夫世俗浅士,以守道为迂,以稽古为泥,适足惑乱人主之听,近年以来,士风益衰,志趣污下,议论鄙浅,高识远见之士益少,习以成风矣,此风不革,臣以为非兴隆之象。” 他认为朝廷不应该取这些“世俗浅士”任官,“尔今取士之弊……概投名自荐,记诵声律,非求贤之道,尔求不以道,则得非其贤间,或得才,适由偶幸,非知其才而取之也。” 而应该任用信仰儒家文化的“有道之士”:“自古以来,岂有履道之士,孝闻于家,行着于乡,德推于朝廷,节见于事,为其言合圣人之道,其施蹈经典之训,及用之于朝,反致败乱者乎。” 在理学家的观点中,将儒家文化与科举出仕,是构成“士”的两个必要条件。朱熹说,“士人先要分别科举与读书两件孰轻孰重”,虽然他的本意是说科举对于人格修养是有害的,但他不得不承认:科举与读书对于“士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必的。总之,理学家将儒家文化与政府官员两种因素结合起来,认为这样才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士”。
  与此同时,在宋代,“士”的身分也渐渐地与地方家族联系起来。包弼德特别重视士人身分与地方家族的关系,“科举为士人家族提供了重新确认自己是士的手段”,他甚至认为,“当科举成为使对地方的支配权合法化的一条途径,教育显然就变得与个人行为无关”。这样的判断过于夸张,但不可否认,宋代的确有相当多的地方家族希望通过子弟的科举出仕,来提升和维持家族的地位,比如陈瓘就是为了家庭地位的提升而参加科举的:“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不喜为进取学,父母勉以门户事,乃应举,一出中甲科。”
  宋代的“士人家族”与魏晋时代的“士族”有明显的区别。魏晋时代的“士族”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这种政治力量根源于强大的宗族势力,以至于当时的政权必须以“士族”为基础,皇权必须得到“士族”的支持才能维持,通过九品中正制,“士族”还基本垄断了高层官员的职位。“士族”是因为其强大的宗族势力而获得政治地位的,而宋代的“士人家族”与此相反,他们是依靠科举出仕来维持其家族的地位的,他们的政治地位依赖于皇权,而不是皇权依赖于“士人家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