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孕期吃药要小心呀,吃错药怎么办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26

怀孕期间,孕妈妈不能忽视孕期保健,身体的护理尤为重要,稍不注意有可能就会生病,孕期不适和生病对很多孕妈妈来说是极为难捱的,因此吃药成了缓解病症的一个方式,可有些孕妈妈却是吃错药。孕期吃错药是很危险的事情,无论对孕妈妈还是胎宝宝都不好。那么孕妈吃错药,应该怎么办?

敏感时期吃错药或致导致胎儿畸形

孕妈妈们怀孕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个胎宝宝致畸敏感时期。孕妈妈从停止月经33天到怀孕12周。在33天之前,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长,但还没定向分化为头、手、心脏等器官和组织,药物对胚胎的打击呈“全或无”效应——药物造成的打击要么特别重大,导致胚胎流产,要么完全没事,胚胎继续发育而没有畸形。

在致畸敏感期,胎宝宝的各个器官开始分化,例如心脏发育时受到药物的影响,便可能造成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孕妈妈们过了怀孕12周之后,药物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神经系统等仍在不断发育中,一直持续到出生后,因此怀孕12周之后,药物依然可能对胎宝宝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妈妈们使用药物都需要很小心: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必须使用者尽量选择对胎宝宝影响较小的药物,而且尽可能避免在致畸敏感期使用。

不同药物的影响程度不同

美国FDA根据药物影响妊娠期间胎儿发育的危险程度不同,把药物分为A、B、C、D和X五类。A类最安全,如维生素B1、B2、叶酸、维生素E等;B类比较安全,如大多数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

C类有一定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如阿司匹林、降压药氨氯地平等;D类明确对胎宝宝有损害,孕妈妈患有严重疾病必须使用时才考虑用,如大多数抗肿瘤药;X类危险极大,孕妈妈们绝对不能用,如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降脂药辛伐他汀等。

A、B类被认为是安全的,可以给孕妈妈使用的,X类则是禁止孕妈妈使用的。相对来说,C、D类药物属于大多数,并介于两者之间,孕妈妈们需要充分权衡利弊。因此,孕妈妈在需要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孕期用药最好口服,可经肝脏解毒,避免对胎宝宝造成不良影响。肌肉注射较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孕期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延缓了药物的吸收,使用剂量也要相应减量。一些呼吸道疾病采用雾化吸入给药,也是不错选择。

擦伤、碰伤等,可以使用的外用药,但因妊娠期皮肤、粘膜的血液供应增加,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加快,应减少用药的量和次数。此外,孕期也需要补充的一些维生素、钙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