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培养学生浓厚兴趣,打造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2013-07-27 | 阅:  转:  |  分享 
  
培养学生浓厚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素质得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多,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让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思想上的启迪,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在这种融洽的感情基础上建立的师生关系,就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班的学生黎明,不仅成绩差,而且上课不守纪律,经常欺负小同学。我想,要改变这个学生状况,首先必须改变师生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的表现欲特强,后来我就对他委以重任,安排他当班长,当然事先我曾找他多次谈话,让他明白如何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才能做一个合格班长。最后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鼓励班上同学多为班级争光,他本人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他在日记里写到:是老师感动了他,以前经常面对的是同学们的看不起,老师的批评,是老师对他的尊重改变了他。由此可见,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之所在。

二、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课前预习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做好预习指导,尤为重要的是应学会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质量和价值较为关心,而一般的预习思考题往往会被学生视为负担,使预习成为被动的劳动,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使预习的成果展示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的成就感就会大大提高。

三、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课堂中。精辟、生动的导入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诗词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幽默导入等,富有新意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好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各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序的编排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对策,在教学中注重教法指导,力求学习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并学会自我评价,使学生具有探索性、思考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真正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安排学生多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去评价、去感悟,并注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出和本文相类似的事例,谈自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本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实践证明,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收束有度,余音绕梁。

结束是整个教学的落脚点。一堂课的成功结束,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且能使主题鲜明,情趣横生,给学生留下思索、回味的空间,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

四、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第二课堂,训练与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的迈进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第二课堂的形式多样:开辩论会、演讲比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辩论,让学生自编自演节目等比赛活动,使学生感受祖国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和独立人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春天的幸福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