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电脑未普及,QQ第一批用户如何获得

 jandye 2013-07-27

97年以前,成气候的IM通讯软件只有以色列的ICQ,当时上网的人几乎都有一个ICQ号码,日常大部分沟通也在ICQ上(我的ICQ号码是6749404);

99年左右的时候,internet逐渐在国内普及,大量公司、个人及组织纷纷推出即时通讯类软件,大概一两个月就会有一款,这些软件各显其能,有些号称功能更强大,有些有花里胡哨的界面,但又如何?ICQ上有我要的一切,谁会放弃ICQ使用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当然,当年也有一部分169(仅限境内访问)用户在哀哀哭号——不过我们尊贵的163用户是不屑于与他们为伍的,所以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当时比较流行的办法似乎是使用代理上ICQ……但总之,ICQ的地位看起来无人能撼动。

但1999年国庆的时候,我们这批尊贵的163用户忽然发现,没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境外访问了。YAHOO打不开不说,ICQ也没法登录了(这玩意儿的服务器当然在境外),一时间各论坛里哀鸿遍野,大家纷纷寻找替代品,人总不能不说话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开始使用OICQ互相联系。

国庆封网大概持续了7天左右,这7天足够让大部分使用ICQ的人转换到OICQ去了,再之后,大家对 “断网” 这事儿仍然胆战心惊,再加上OICQ本身勉强也可用,于是大多数人保留了OICQ,再之后,一两年,大家习惯了OICQ,ICQ也就逐渐被放弃了。对于再之后的新网民,OICQ本身是原生的中文界面(ICQ需要用汉化文件),使用的人也多,OICQ就滚雪球般发展起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OICQ而不是其他的山寨IM?我当然可以给出以下几个推测:

1、OICQ本身比较朴素,就是奔着 “ICQ模仿版” 的路子去的,最初版本甚至想要微创新大概都有心无力,但正因为比较朴素,界面直白地模仿ICQ,清爽简单,所以用户容易理解,同时,OICQ简单、方便——对于一个IM软件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一因素,所以在 ”网民需要替代品” 的时候,OICQ能顶得上来。当年也有不少IM通讯软件,有些花里胡哨,有些找错了产品关注点,有些IM软件光自己就有20兆——99年的20兆是个什么概念……

2、OICQ的技术稳定性一直强于其他的国产山寨IM软件,粗糙不粗糙另说,现在回想起来,稳定性和速度,OICQ似乎没让我失望过,这很重要。

3、一些特殊的贴心功能有加分,比如之前有网友提到的 “联系人云端化“ (当然那会儿没这么时髦的名字)这一点,当年就是比ICQ强的地方,ICQ的所有资料都存在本机,升级一个失误,所有联系人资料就全没了,那会儿网吧刚刚兴起,你总不能让上网吧的人每天带着自己的ICQ文件夹吧(那会儿当然也没U盘),所以这个功能为OICQ狠狠地加了几分,至于后来的群功能之类,倒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4、虽然我表达了对169用户的不屑(我当然是开玩笑的),但169用户没法上外网这一事实显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5、运气因素。

注:作者表示,由于时间已久,以上文字多凭回忆而来,可能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