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用水的变化说起

 永恒阁 2013-07-27

最近看电视剧里面有个把人藏在粪车里,潜入鬼子营地出奇制胜的情节。不由得让我想起六十多年前的一些往事,尤其是这些年在饮用水方面真是日新月异接应不暇。让人深刻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也感觉到科技的飞速发展。

哪会儿推车串胡同的还真不少,卖油的、卖山货的、卖日用杂品的、卖小金鱼的同样是车上放着一个大木桶起码干的是三种营生,一个是送水的另一个是卖生豆汁的,再有就是掏大粪的。掏大粪的就甭说了,哪会儿没有环卫局掏大粪的也是个体,拉粪车背个粪桶挎着粪勺走街串巷。要说这个活计真是个脏累差,光个累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那个木制粪桶空的就得有三、四十斤,再装上大粪就是八分满也得有百十斤。就看那些掏粪工人斜背着粪桶弯腰搭背满头大汗,为了压力均衡还把粪勺子把儿叉在桶把儿上,用另一头肩膀当支点用胳臂用力往下压。掏回的大粪直接送城外菜园子,一手交钱一手交粪两清。同样推着上面放个大木桶的车可能是卖生豆汁,他们是把豆汁灌进木捅拉着车走街串巷,五分钱能打一小盆自己回家去熬。

我记事的时候绝大多数街道还没有自来水,都是隔上七、八条胡同有个井窝子,要不怎么北京原来的胡同以井为名的特别多那“井窝子”都是把水井盖在邻街的铺面房里,一般看“井窝子”的都是前店后宅。一家人就生活在里面,具体情况跟现在看“公共卫生间”的大体相同。当时打水怎么计量如何交钱我记不清了,反正送水是要给水钱的。一般的人家是自己去打水或挑或拉或提,家里没有壮劳力或是有积蓄的或者放不下架子的找专人送水。送水的人一般都是有把子力气,又没其他特长的人来干。之后让送水的人少了,就不用水车改为挑挑儿送水了。后来到上世纪二、五三年大一点的街道才通水管子,我的童年就是与这水管子相伴着一起长大的。从我们家到胡同西口的水管子得有小二百米,今天看来不算远的距离当时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那时我才上二、三年级个子矮身体弱,每天都要和姐姐一起抬水。稚嫩的肩膀不能上肩,只好和姐姐用两支胳膊弯儿抬水。姐姐大我两岁个子也高,虽然水桶已经偏在她那边我依然吃不消。身子越挺不起来水桶越是边走边往这边溜,弄得我是一溜歪斜最后还得洒一身水。后来父母看我们太费劲就买来四个铁轱辘,钉上木板自制成水车总算解脱开始拉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情况下都是我挑水,我没时间弟弟妹妹们还是拉水。把水桶里面放块干净木板,你就是跑起来水也洒不了多少。那个供应全胡同吃的水站总是排着队,到冬天水管子周围被洒的水冻成了冰山,不管谁到那儿都是战战兢兢稍不小心准来个老太太钻被窝滑出去老远。那时的水费是街道积极分子,每月上门不管大人小孩按人头份收取。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来水才入,那管路还是自己挖好人家才给装。几户人家轮流值班,到时候连同电费一起计算挨家挨户收取。如今搬进了楼房没有了吃水的难处,也不用轮流收费了。如果您嫌水质差可以买桶装水,要不行您还可以再加上个净水器。嘿,那讲究可就多了去啦!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琳琅满目,再也没有孩子为家里有个行军水壶而炫耀了,再也不用为谁先谁后打水而争吵不休啦!可现在水源又成了问题,如果倒退五、六十年用水那么困难人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浪费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