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盛家厍 费秀华
盛家厍是吴江松陵的最后一条老街,是老松陵的标志。我经常听到它的名字,但至今没去过,盛家厍要动迁改造了。我突然萌生了想去看看的念头。 我之于盛家厍,除了看过几篇文章介绍,再就是后面那个与我老家一样的“厍”字,别的没有任何印象。人嘛,总是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怀有好奇,我也想在我的记忆中存有老盛家厍的最后一抹影子。 夏日的傍晚,夕阳渐渐沉下去了,但还没褪去它的余晖,我和先生把车停在老社保大楼门前的通虹路上。路的尽头是一座石桥——红桥,桥下是一条河,河边是一条老街。狭窄的路面,深深的巷子,破破烂烂的房子,还有蜘蛛网似的电线。 盛厍街、新盛横街、东门大街、航前街、湾塘里,馄饨店、理发店、猪肉铺、蔬菜摊,还有老中医门诊部,店面用的大部分是老式排门板,偶尔有铝合金移门,店堂里光线幽暗,探头进去看见的都是模糊的影子。 据说,盛家厍老街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古商业兴盛,曾有“两界星河涵倒影,千家楼阁载浮萍”的盛况,许多年来一直是松陵的主要商业街区,历史上曾有许多名人居住过,比如朱元璋的女儿寿春公主嫁给傅忠,建有驸马园;嘉靖年间进士徐师曾的“南溆书庄”;崇祯年间都御史沈珣的“沈家花园”等。此外,西沟浜还曾有太湖庙、鲈乡亭等著名建筑。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古建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一些还存有部分印记,残存的古建筑也与它的历史一样,已经苍老得难以辨别。 泰安桥是一座古桥,看上面的记载,始建年月不详,清光绪十八年重建。桥上凉风习习,一中年男子坐在石阶上,听着收音机里的节目,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一对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着上桥,颤颤巍巍,踏着桥板,仿佛踏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点点滴滴的时光碎片。桥边的瓜棚,绿色盎然,给古桥增添了一抹新意。 东门社区设在弄堂内,我们拐进去的时候,见一位老伯很专注地看着社区里面的公示,直至我们离开,他还在看,估计他是这里的居民,正关注着自己的安置问题。 迎春茶楼是幢古旧的木楼,其气派的外形,想必曾经辉煌一时,如今门敞开着,不见一个人进出。茶楼的门前是一块空地,没有任何遮挡物,显得视线开阔。河对面的建筑都是新建的,与这边的老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远处的垂虹塔躲在高楼的身后,只露出一个顶端。 回去的时候,看见老街上有几位老人坐着,摇着蒲扇,谈笑自若,神态安详,丝毫不见动迁前的慌张。看见我们,只是淡然地笑笑。 夕阳已经彻底地沉下去了,盛家厍沉浸在朦胧的灯光下。走过盛家厍,仿佛走过一段漫长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