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者与作家孙为刚

 崔纽藏 2013-07-27

作者:路翠江
2008-05-21 10:13:37 胶东在线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胶东文学领域散文创作的数量很多,而质量良莠不齐。佼佼者中,有1982年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干部培训班的孙为刚。


        孙为刚,1952年出生,山东招远人,现为烟台日报高级记者,专刊部主任。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二十余年以来,在繁忙的新闻采编工作之余,孙为刚先后编辑出版专著8部,约230万字。其中,个人专著5部,为通讯集《冲出涡流》、《酝酿才能芬芳》,报告文学集《远洋渔歌》,散文集《老家》、《乡亲》。他主编的专著3部:《烟台日报社志》、《一起分享——烟台日报60年作品精选》、《一路同行——“我与烟台日报社”征文集》。孙为刚的作品中,《远洋渔歌》入选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论文《试论副刊主旋律与多样化的辩证关系》获全国报纸副刊论文评比一等奖,新闻和文学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山东省评比中获奖。


        孙为刚的创作集中在两个方面:通讯报告与散文。


        孙为刚的通讯报告有多年的记者生涯作为支撑,从主题确定、角度选取到谋篇布局、刻画人物,均显示出深厚的专业功底,通讯报告集《冲出涡流》、《酝酿才能芬芳》、《远洋渔歌》均显示出不凡的实力。大量成功的报告文学作品,带来了孙为刚在省市乃至全国新闻领域的知名影响。


        孙为刚的散文集《老家》、《乡亲》中的文字,则诚恳真挚,以情动人。这些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处处以作者鲜活的生活感受为基点,显示了独特的人生趣味。另外,孙为刚在继承民族散文传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探索。孙为刚的散文风格质朴、生动、贴近大众,有很好的文学表现力,显示出与其报告文学不同的风采。


        2005年5月,孙为刚散文研讨会在招远市举行。省内外三十余位作家和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研讨,从不同的角度对孙为刚的散文创作进行了评价与肯定。

        一:“从车间里走出来的高级记者”

        孙为刚1952年7月出生于莱阳,成长于故乡招远。命运给了少年孙为刚许多不幸与磨难。“文革”爆发的第二年,孙为刚的父亲病逝。次年(1968年),初中毕业年仅16岁的他,为了分担母亲肩头的家庭重担,进入工厂当了一个小钳工,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中,孙为刚无论怎样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衡。基于兴趣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孙为刚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亲近文学的人生道路。于是,在车间火炉余烬的照映下,在闷热的宿舍的蚊帐里,一天辛苦劳作之后,孙为刚捧起了书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七年里,孙为刚由少年渐渐成长为青年,他的文学积累也由原来的对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搞不明白,发展到积累起一定的文学功底和自信。他开始向报纸、杂志投稿。一次次失利,并没有浇灭这个执著的胶东青年的文学热情。1974年4月9日,孙为刚的文章终于被《烟台日报》采用。投稿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孙为刚的创作热情。后来,因为才名,孙为刚被调任县政府机关秘书。1982年秋,孙为刚被推荐到当时的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干部培训班进修一年。几乎完全靠自学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孙为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写作专业知识。大学的系统教育,为孙为刚在文学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插上了坚实有力的翅膀。孙为刚后来在他的散文《在萧平家里吃橄榄》中,即表达了对烟台师院自己的写作与人生的良师萧平的深情与感激:萧平这个从50年代即已在文坛产生广泛影响的当代作家,在当时的孙为刚眼中,无疑是高不可攀的。而真正接触之后,老师关于写文章首先要从文从字顺做起的教诲,与语重心长地借品橄榄给予孙为刚的启示,使他深受启发。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他每每感怀不已。1983年秋,正值而立之年的孙为刚进入烟台日报社,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自己喜爱的新的工作中,孙为刚勤恳扎实,立足基层,深入采访,勤于思索,精心写作。厚积之后,孙为刚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孙为刚以其敏锐视角发掘出莱阳街头的“毛驴车”、“嘎斯灯”,胶东农家院的“山墙”、“门楼”等为主题创作的散文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不仅登上了《烟台日报》,还发表在《报日人民》、《中国农民报》等国家级报刊上,有的还获了奖。


         作为一名记者,孙为刚爱岗敬业,勤奋扎实。取得一些成绩后,孙为刚经常承担一些重要的报道任务。他不满足于写稿、发稿,他的目标是出精品、出力作。天道酬勤。在1985年秋,9号台风袭来之际,孙为刚主动请缨,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不畏艰险,及时、准确地报道救灾一线的情况,他也因此被中共烟台市委评为“抢险救灾先进个人”。1988年夏天,报社领导安排他采写远洋渔业工人走出国门,跻身世界远洋渔业行列的稿件。稿件见报后反响不错,但孙为刚并不满足,而是继续深入采访,创作出报告文学《远洋渔歌》,在1989年8月20日《报日人民?文学作品版》发表。1989年至2000年,孙为刚的《远洋渔歌》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选入全国统编的高中语文教材达12年之久,这无疑是对孙为刚文学创作的充分肯定。


        孙为刚坚信一点:勤能补拙。1984年起,孙为刚参加自学考试,并于1986年取得汉语言文学的大专毕业证书。1987年,新闻单位恢复职称评定,要求本科工作四年才能参评,孙为刚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破格评定为记者;五年后,被评为主任记者;1999年,被评为高级记者。

        二:写通讯报告的高手

         孙为刚称自己热爱通讯这种文学形式。他说自己之所以热爱通讯,是因为通讯 “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作为一个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的记者,孙为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他所热爱的国家、社会、与人生的热烈与辉煌的表现与歌颂之中去,通讯报告便是他的得力工具。


        在孙为刚的最近一个通讯集《酝酿才能芬芳》中,孙为刚以《热爱通讯》为标题写了一篇自序。自序中,孙为刚直言通讯是自己最喜欢的新闻文体。他热爱这种文体,是因为它“是时代的镜子,是当代历史的写照”。他从自己尊敬的新闻界前辈的敬业精神和他们的佳作中,受益颇多,他也要用同样的努力来显示记者工作的重要与神圣。事实证明:孙为刚做到了这一点。通讯集《冲出涡流》、《酝酿才能芬芳》,报告文学集《远洋渔歌》中,一篇篇优秀的通讯与报告文学作品即是明证。


        孙为刚的通讯报告集《冲出涡流》1989年由报日人民出版社出版。孙为刚的第一本著作中,收了1988年之前创作的作品。作为孙为刚的早期作品,它们。诚如新闻界前辈、原《报日人民》总编辑李庄在序言中所写:“孙为刚同志的通讯集《种出涡流》,文字清新,题材多样,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有些文章称得上胶东半岛城乡风情画,值得一读。”毋庸讳言,由于是早期作品,其中部分篇章也存在过于单薄的不足。
《冲出涡流》中有许多优秀的通讯。《农家院——胶东农村住房剪影》曾获《中国农民报》国庆三十周年征文三等奖。文章以胶东农居改革开放以来的明显风格改变昭示:改革开放之后的胶东农民如今扬眉吐气、富足欢愉。《莱阳街头》显示了作者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记者的基本素质——新闻敏感。在对莱阳街头人们已经见惯不怪的现象的展示中,孙为刚勾勒出了一个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发展的新莱阳的动人风貌。文章中及时地勾勒出改革给昔日相对闭塞的地区带来的这些改变,今日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类文章也就具有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当时反映现实,而如今在文学意义之外,还具有史志的意义。


        《潇洒山城——栖霞散记之一》、《敞开山门——栖霞散记之二》、《山民进城——栖霞散记之三》从昔日落后的山城的令人欣喜的新貌写起,表现出改革带给山乡的巨变。《招远鱼市》展现了从“臭鱼烂虾,招远老家”到“新鲜鱼虾,招远安家”的巨大变化。《苇市徜徉》则基于这样的创意:窥苇市一角而知今日农家生活红火之全貌。《楼旁的小平房》、《书亭儿?书摊儿》写的是黄县城乡新貌,《福山花市》、《彩色的河流》中的热闹繁华反映了今日人民的富足生活,《新世界的露水集》、《港城腊月集》表现开放的城乡经济带给人们生活的极大便利,《桃村大集采风》是一曲繁荣的城乡贸易和富足的人民生活的赞歌。


        《冲出涡流》的报告文学中,《宗仁辞官》获《山东经济报》小型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文中塑造了一个知难而进勇于改革的烟台油漆厂厂长舒宗仁的形象。《冲出涡流——改革中的袁懋振》选入中宣部主编的《企事业改革家列传?水电卷》。文中塑造了胸怀大志向的“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烟台电业局当家人袁懋振的形象。他富于开拓精神,集资办电、力排众议,终于使半岛电业走出低谷。《胆与识——记烟台北极星钟表集团公司总经理孙鼎锟》选入中宣部主编的《企事业改革家列传?轻工卷》,作品是对受命于危难之时、大胆书写改革乐章的烟台“北极星”领头人孙鼎锟的事迹的纪录。这些报告大多是对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头人、技术业务骨干的事迹报道,能够抓住最重要的事件将描写对象的形神勾出。对描写对象不拔高,尽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证明观点,产生了良好的读者和社会效应。


        孙为刚有高度的新闻敏感,他取材于普通人的作品同样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坎坷》以农民刘恩来千辛万苦、历尽坎坷致力于小水泥窑的技术改革为题材,抒发对这个执着追求、一心为国为民的貌不惊人的农民技术员的由衷敬佩。《销售员咏叹调》这篇获《烟台日报》1987年二等奖的报告文学,以第一人称的写法,道出了企业销售人员的苦辣酸甜。为了打开产品的销路,销售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撇家舍业的种种精神,令人感佩。而他们的待遇、对他们工作成绩的尊重远远不够的现实,正是作者的创作触发点:应该多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文艺工厂——记亦工亦艺的招远县工艺美术灯具厂》曾获全国首届地市报纸好新闻三等奖、《耿耿赤子心——记招远县水泥厂副厂长温东山》曾获《大众日报》1984年好稿奖。《菜店春秋》、《聋哑姑娘上大学》、《春蚕之歌》记述的是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这些文章情文并茂,以掌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一系列的事实和数字,显示了在成功的文章背后,作者所作的大量工作。


        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远洋渔歌》是一本具有浓郁海洋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报告文学集。其中《沧海卷》以宽广的海洋为背景,远洋的波涛、近海的风浪都有描写,渔家的海、潜水员的海、灯塔看守人的海、各具特色。文章中热烈地赞颂了那些铺水盖浪的远洋打鱼人、出生入死的潜水员、默默无闻的灯塔看守人,展示给读者生活工作在海洋中的人们的工作生活内容与情感世界。因为作者对这些与严酷的大自然搏击的英勇无畏的人们的敬仰,文章往往“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峻青语)。《远洋渔歌》的第二部分《大地卷》以工作生活在胶东大地上吸引了作者的新闻敏感的人与事为描写对象,展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对于新时期胶东新风貌的强烈赞颂之情。正如峻青所说:“懒人是做不了记者的。”我们从《远洋渔歌》中,透视到了一个热情的、勤奋的、扎实的,同时也更加成熟稳健的著作者形象。


        其中,报告文学《远洋渔歌》记叙了有志气、有理想的中国“渔神”邵元杰的先进事迹。他有信心、有气魄、不盲目迷信设备而是敢于决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采取有理有节、又团结又斗争的对策,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和友谊。文章运用选材典型,运用形象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待事例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如“接船不来梅”部分,详细描写渲染了接船任务的艰巨,而接船过程则以“经历千辛万苦,历时38天,航程12000海哩,终于胜利驶回烟台港。”在《关于〈远洋渔歌〉》这篇创作谈中,孙为刚将自己的采访过程、材料取舍原则、文章结构构思作了介绍,最后谈出自己的创作经验:反映真人真事的纪实文学作品,必须以艰苦细致的采访为基础。观点朴实而精到。


        《潜水员的故事》将潜水员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作了充分说明,与新中国潜水员不怕危险,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形成鲜明对比,歌颂了胜利完成“跃进号”沉船事故调查的潜水员们、不惧危险沉着英勇地打捞“渤海二号”沉船的潜水员们、圆满完成海上钻井平台检验令洋人刮目相看的潜水员们和克服困难完成胶州湾万吨级挖泥船打捞任务的潜水员们。在展示辉煌与成就的同时,作者详细介绍了工作环境与职业性质带给潜水员的危险、伤痛与无奈,潜水员队伍的萎缩现状,呼唤这支独特的队伍的强大。《灯塔看守人》记叙了一个普通平凡的灯塔看守人从18岁开始,40年如一日爱岗敬业,与海上狂风骇浪斗争,确保灯塔上灯光闪耀的感人故事。《魂系海洋》写给我国远洋渔业的开拓者——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指挥船的船长高守延的赞歌。文中叙述了他勇担重任、带领船队乘风破浪、时时处处以祖国的利益和荣誉为第一位的感人故事。读后不禁令人对这些撇家舍业,献身祖国渔业的平凡英雄产生由衷的敬意。


        《18万里风和浪》记叙了海丰301号3000吨级冷藏运输船在万吨游弋的远洋运输线上不畏航海艰险,环球航行18万里,顺利完成各种航行任务的过程:扒载白令海、五过百慕大、勇闯好望角、智航比斯开湾、苏伊士运河历险、巴拿马运河好风光、麦哲伦海峡静悄悄、赤道线上的警报、没有速度的航行、罗盘突然失灵、太平洋上运苹果、船上的节日。克服重重困难,以国家的利益与荣誉为第一位,不怕苦不怕累,以苦为乐,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横扫大西洋》以烟远一号大型渔轮在邵元杰的带领下,勇闯大西洋,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事实为主题,赞颂了临危不惧、镇静自若、国际交往中有礼有节的指挥者邵元杰,以效益为第一的性情中人船长曲永浩,对船员悉心照顾而无暇顾及患绝症的女儿的随船医生杜志修,为不影响船队航程骨折后坚强忍耐31天才得到治疗的冷冻长宫韩元,事故中殉职的年轻水手王新龙。也以船员们与飞来的小鸟的相处、船上的北太平洋之夜音乐会、得到家书的欢乐兴奋场面,表现了船员们远洋航行的枯燥寂寞以及与枯燥寂寞中寻求安慰的日常生活图景。这两篇报告文学基于作者充分的材料搜集、整理,精心的结构安排和详略搭配,造成了大气魄,与描写对象的事迹协调一致,读来生动,颇具感染力。


        《在水一方》开头的渔家歌谣揭示主题:“有女不嫁打鱼郎,一年到头守空房。”文章中刻画的是一群远洋渔轮船员的家属们:有独自支撑家庭,承担抚养教育孩子责任的于淑梅,有养老扶幼、分担丈夫伤痛的冷冻长宫韩元的妻子赵翠英,有临终无法见儿子最后一面的老父老母,无法得到父亲呵护的患绝症的女儿。公司组织的由妻、儿、父母组成的特别探亲队,反映了公司领导对员工的体恤,同时更加反衬出渔队工作生活的紧张忙碌。作者注重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坚强的群体作生动刻画,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夜太阳——烟台航标区海岛纪行》选取敏感的社会题材,报道社会影响大的或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或者揭示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灯塔守护者以自己的忠于职守,换来了海上船只的安全,而航标工人的家庭生活,却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困难:夫妻之间不能团聚、父子之间无法尽孝、子女上学问题等无法回避的现实困难。文章提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航标工人托起了海上的夜太阳,谁将为这一群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解决后顾之忧?孙为刚笔下,报告文学的另一种社会作用:揭示问题,期待解决方案尽早问世。


        《大地卷》中,《祖国,请听我说——烟台军民双拥纪事》以掌握的大量事实说话,展现了烟台人民与驻烟军队源远流长的“双拥”故事。《钟之星》《胆与识》以烟台的全国知名企业——生产北极星牌钟表的烟台木钟厂两任厂长前赴后继,为创品牌、创效益,率领企业在经济大潮中披荆斩棘的改革精神为题材,在沧海与大地之间,孙为刚确立了自己时代与社会的见证者的身份,乐此不疲。


        《酝酿才能芬芳》由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这部通讯集是孙为刚的第二部通讯集,收入作者1989年以后的通讯作品。《酝酿才能芬芳》是孙为刚在作品中对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恭堂从事葡萄酿酒30余年,为中国葡萄酿酒事业的贡献的发出的赞叹,其实,“酝酿才能芬芳”又何尝不是孙为刚自己对三十余年文学追求与文学道路的总结与慨叹呢!孙为刚一直是谦虚谨慎的,他总说自己基础差,底子薄,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记者,始终算不上作家,称自己是“业余”作家。二百多万字的作品,五部个人专著,多种奖项,勤奋耕耘酝酿之后,“业余”作家孙为刚酿造出了芬芳的人生。


        《酝酿才能芬芳》第一辑人物卷中,孙为刚的笔下,有没有节假日、吃饭要人催、下班要人撵的劳改队队长邱仑山;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穷则思变,带领本不景气的镇办企业走出困境的化工厂厂长王平;有十几年如一日,以自己的爱心给福利院这个被人们遗忘的社会角落里的孤残人员送去温暖的护理班长王多佳;有《无怨无悔写忠诚》,永远把党和人民的需要、把工作需要放在第一位,无愧人生却愧对家人的刑侦队法医常胜忠;有昔日的老革命,今天的沧桑老人——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有活着的“烈士”万国仁;有在词汇的海洋中倘佯沉醉的语言学家张志毅;有烟台苹果园中的日本父子;有昆嵛山中护林人;有在户籍警的工作岗位上14年如一日工作兢兢业业、坚持原则、一丝不苟、无错可纠的普通户籍警张爱清。孙为刚不是只选光环罩身的人物,他在广阔的社会视野中,以独特的视角,发掘普通人身上的新闻点与闪光点,使他的每一个人物的事迹打动读者,命运牵动读者的心。


        《酝酿才能芬芳》第二辑记事件、反映社会现象,充分显示了作者强烈的职业敏感与社会责任感。《“三鲜伊面”启示录》对方便面的热销现象及原因作了认真的调查思考,对成功的个案的剖析和给予的忠告,都来自责任感。《三角债依然猖獗》中,对于严重影响企业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三角债问题,揭示症结,开出药方:从自身调整做起,把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文章中,关注国计民生的初衷,加之以充分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思考分析,得出对企业有实际价值的中肯建议。


        《酝酿才能芬芳》第三辑是论文卷。这部分文章中的论述,显示了一个优秀的高级记者的理论水平,对于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写于1988年的《新闻敏感刍议》中,谈到自己的心得:新闻工作者要有自己的职业敏感——新闻敏感。它“使记者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透过重重迷雾一下子看到或嗅到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会有新闻发生,从而迅速的去捕捉它。”“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是记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和成功地表现新闻事实的能力。”他的观点有自己的见地,而对新闻敏感表现为一见钟情、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少见多怪的论述,充满真知卓见。他进一步对新闻敏感从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要有敬业精神、不要让有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掉)、从实践中锻炼和探索得来(要抓住群众关心的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要善于分析比较);从渊博的知识得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积累,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坚定基础:“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的论述,基于自己多年的经验,中肯而独到。


        《关于〈远洋渔歌〉》介绍自己采访收集材料时,“把十当一,多多益善;在使用材料时,我把一当十,精益求精。”点点滴滴,都是来自于成功的实践的经验。对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心得,展现了孙为刚对写作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理解,给人以宝贵的启示。


        《不打无准备之仗》介绍采访成功的重要心得:要做好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试论副刊主旋律与多样化的辩证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多样化的形式又会更好地体高主旋律的宣传效果。要避免没有力量的空话、大话:深入生活,力求题材多样化;精心编排,力求体裁多样化;百花齐放,力求风格的多样化。正是有了这些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孙为刚才能够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副刊散文作品。


        《采访中的记与不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阐述;《新闻策划及其他》以新闻策划不同于报道计划、不同于策划新闻、不同于新闻炒作三个视角,在对比中将新闻策划的要有创意、充分发掘而非人为制造、意在正当的新闻效应而非哗众取宠……均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观点简明。


        《地域文化与地市报副刊》申明地市报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弘扬地域文化是使地市报副刊具有特色的重要途径。并给出行之有效地的方式:设置富有地域特色的专刊和栏目,建设自己的乡土作家队伍等等。


        《“城乡札记”的启示》以自己写莱阳及胶东城乡新风貌的文章的成功经验说明:作为记者,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从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发现它的新闻价值。写作中要注意风格写法。
    
        三:人生与乡情的讴歌者

        近年,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和生活积累的日趋厚重,孙为刚的散文写作进入了丰收期,大量散文作品见诸报刊,深受读者欢迎,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2005年由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孙为刚散文作品研讨会在其家乡招远市召开,与会的近30位专家、学者、作家,就孙为刚近年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进行了研讨。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了研讨会并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著名作家、烟台作家协会主席矫健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孙为刚散文作品在艺术特色、思想内涵、民俗学价值、文化人类学价值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突出成绩,他当选为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作为一位眼光敏锐、心路细致、角度新颖、笔力娴熟的散文作家,同时作为一位颇富人文情结的有心人,孙为刚的许多状写地方风俗风物、胶东人独特风采、烟台地区人文掌故和地域沧桑的散文篇章,不仅是文字佳构,而且可资对于胶东地区风物民俗和地域性格有兴趣的人士认真借鉴。另外,孙为刚视野开阔、聚焦准确,行文精练自然,语言朴实真诚,“眼灵,手勤,笔顺”,所以才有了如此好看耐读的篇篇文字。他的散文集《老家》、《乡亲》,在胶东散文史和当代散文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老家》1998年由报日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的散文情感细腻,对生活有独特的发现。孙为刚以朴厚敏锐的眼光攫取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发现的东西都是故乡的窗口。有乡土的醇厚,亲友的至情,劳动的艰辛与欢快,童趣的甜酸。眼手细致,感情充分细腻,笔触到位。将材料、传说、感情抒发、评价等调和溶合,细腻、凝重、有层次。不拘章法而章法毕现,不循旧规却自成方圆。著作中的大多数篇章具有独特的时代况味,部分篇章难免浮光掠影之处。行文中也偶有打磨不够之处。瑕不掩瑜。作为孙为刚得第一本记叙抒情散文集,《老家》显示了不同于其报告文学的独特魅力。当代著名散文家石英称之为孙为刚的“淳厚的独特心声”。


        《老家》之《乡情集》中,散文《老家》在对老家英里的地理位置、典籍记载、穷困与历史的沧桑痕迹的介绍时,表面不动声色;而行文中关于解放前的72条要饭棍子、文革中以跳忠字舞闻名诸段,字里行间透着辛酸。改革开放后,家乡人民靠出口国际编号“383”的石头改变生活状况,叙述中透着欣慰与自豪。不动情间而乡情毕现。


        《老家》中孙为刚的一系列散文,以对故乡特定年代生活的回忆,为人们揭开了那一段逝去的历史的沧桑记忆。《开山》展示了那“一页翻过的历史”中的独有事件和经历,详细渲染了为了一点烧柴,乡亲们呼亲唤友、紧张动员、全家上阵如“激战前的躁动”的情状,将吃、穿、甚至烧都定量定额的年代人们的身心状态作了生动刻画。《听书》1996写出了在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一的年代,听书作为农村人的精神食粮,在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及心中占据的位置:今天多种艺术形式及广播电视中的评书“总觉得不如马灯下的先生们说的那样有味”的描述中,则透着深深的恋旧情怀。《守岁》、《拜年》展示了胶东乡村年俗与当代政治经济扭曲下乡俗的变异,形成的对照中,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情感取向。《糖瓜》写出糖瓜与胶东年俗的关联及给农村孩子们生活带来的乐趣,说明农民生活的好坏与辞灶迎灶毫无关联,适当的农村政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推小车》、《挽辘轳》、《扶犁具》这一系列农活杂忆散文,绘出了农业不发达时期农村的耕作情景,同时,文中也不无对逝去岁月的追恋。《想起了当年“战山河”》则追忆往事,以切身经历者的体会描述了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陌生的那段历史片断,对其功过是非也作了自己的评说。


        《穿“绑”》记叙了农村打猎经历,及农家自制的原始的粗糙的防寒防滑猪皮靴,给一个城市少年带来了怎样的新奇难忘的刺激。《粘知了》、《坐恣辇》写出过去岁月中农村孩子的生活乐趣所在,对昔日的欢乐与眼泪都有无穷回味。这些文字中,不乏对童心童趣等童年记忆的珍惜之情。


        《状元街?魁星楼》中,作者抚今追昔,发掘故乡历史与文化精神,寄希望于将来。


        《老家》之《心香集》中,《甲骨恨》、《古船祭》表达了对历史上曾有的灿烂文明的发掘与历史遗憾的抒发;《打鎯头》写了七年钳工生涯中,苦练最为基本的一项基本功的苦辣酸甜;《石板?石笔》、《担杖?水桶》、《铁锨?粪筐》、《袜子?袜子板儿》都是以物事文明不发达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生产、学习用具为题材,独具匠心地表达出作家复杂的内心感受。石笔、石板这类简陋但实用的学习用具,联系着一个孩子童年的梦,而童年生活的记忆,往往是苦但快乐着。而从六十年代中学墙边的一溜铁锨、粪筐到今天儿子学校的学生表现调查表的巨大反差中,作者表达了对不同形式的形式主义的儿童道德情操教育的批评与思考。《袜子?袜子板儿》从袜子与补袜子方式的历史衍变谈起,在折射胶东政治经济历史发展的同时,作家观察与书写的细致也显现出来。


        《屐痕集》中,有关访美见闻和云南印象的文字中,尽管然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奋的作者,脚步不停,笔耕不止,所到之处均留下了文字,但是这部分文字的思想艺术水平远远不及叙述抒情类的散文。


        2004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乡亲》收了孙为刚1998年以后发表于报刊的散文110篇。这里是 “有心人笔下的有情文字”(石英语)。文字间乡情浓郁,民俗气息充盈,同时也是历史脚步声与地域风貌之集成。胶东是孙为刚生长、生活、工作的地方,他对胶东半岛的山水胜景、历史沿革、风俗民情有透彻的了解与深挚的关爱,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长期记者生涯培养的眼光敏锐、心路细致的优势,使他善于选取角度、笔法细腻干净、风格直率幽默。一些篇章在文学价值、地域历史和民俗学方面,亦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乡亲》第一辑“乡土情韵”中,散文《吕剧》获山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吕剧是山东的地方戏。发表于《报日人民》 2000年10月05日第四版的这篇散文中,作者将吕剧的发展历史与过去岁月中广大山东人民对自己的地方戏喜爱的热烈程度作了详细描绘,读来生动感人。“听见坠琴响,饼子烀到门框上”生动写出了痴迷吕剧的妇女忙中出错的慌乱;将样板戏移植为吕剧的不伦不类,折射了特殊时期吕剧的遭际;而对乡间腊月集上《王汉喜借年》选段随着雪花飘扬、冬夜乡间路上酒醉的汉子“马大保喝醉了酒”情景、昏暗灯光下飞针走线的村妇吟唱哀怨的《李二嫂改嫁》情景的渲染,传神地表现了那个农村文化娱乐形式单一的年代中,吕剧作为人们精神安慰的重要性。而结尾关于吕剧现状与将来命运的探讨,揭示了作者此文的创作目的:焦虑于吕剧往日辉煌的失去,对它的未来持一份难以割舍的关注与善意的良好期待。文章全面介绍了吕剧的发展过程、艺术特征,读者会以为作者是一个吕剧业内人士。


        《乡亲》中的许多篇章是以作者的老家——招远独有的风物人情作为描写对象的,行文中无处不见作者对故土乡亲的深挚情意。其中,多篇写到招远的粉丝加工。粉丝加工业是招远历史悠久手工加工业,粉坊独特的味道和晒粉场亮丽的风景常常会出现在远在他乡的招远人的梦中。孙为刚的《漏粉》,以粉丝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话题与切入口,将招远粉丝行业的发展历史、粉丝的生产过程作了生动全面地介绍,民俗价值极大。诙谐的民间故事穿插,令文章更显风俗民情美,对招远为何出粉丝原因的探究,表达了对勤劳的家乡人民的赞美。在张炜小说《古船》中,有寡妇小葵带儿子小累累晒粉场捡粉丝场景的描写,读后令人心酸。孙为刚的散文《拾粉丝》同样写了如诗如画的晒粉场,从一个被父母派去拾粉丝补贴家用的男孩视角,令人读后感觉颇有几分张洁《捡麦穗》的味道。童年记忆与晒粉场的景色融合一体,较少对昔日物质缺乏的生活的遗憾而更多对美好回忆的追恋。《粉浆饭》对喷香的粉浆饭的回忆中,寄托着作者的平民生活原则;今昔对比之下,显示了对昔日纯朴恬静的生活方式的追恋。文章从题材选取到构思行文,均含蕴有致,颇见功力。《毛蛋》以对招远人吃毛蛋的习俗为题材,详细描绘买毛蛋、吃毛蛋的场景,表现招远人对毛蛋的感情,将一方民风写活,也流溢出浓浓乡情。《梦中老家》写出老家令自己魂牵梦绕的方方面面,情深意厚。


        《贴春联》将春联与民生关联作了形象的展示,童年记忆中的欢快与农家生活今昔对比中,产生亲切与生活的幸福感。《咀嚼年味》儿童歌谣衬托出浓重年味,儿时年节境况、特殊年代“革命化”的春节荒唐苦涩、当下年味渐淡的不安。《上梁》在家乡农家盖新房上梁仪式整体介绍、亲身感触的阐述中,将独特的民俗形式展示出来,喜庆祥和的气息充满字里行间。新时期农民生活的富足祥和的生动写照。


        《话说“大葱蘸酱”》曾获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民间草根文化与心态的关注者,发掘者。而以日常见闻(出差的老兄携带的大葱吓跑南方人)、亲身体会(鲜咸香)、历史追索(《尔雅》、夏、商、周)、民谣发掘(“大葱蘸酱,越吃越壮”)、民风展示(面酱、辣酱、豆酱、虾酱、蟹酱、鱼酱种类繁多,山东大汉的豪放豁达性格)、抚今追昔(物质困顿的“下里巴人”的所爱到今天的山珍海味中的调剂),多角度“形散神聚”不拘一格地展开思路,颇有几分周作人散文小品的行文风格。结尾对自己对大葱蘸酱感情的强调,则较之周作人,更多了浓浓的情感抒发。


        《也说“嘴子、腿子、鬼子”》中,把本来贬义的关于“嘴子、腿子、鬼子”的传说进行了新的演绎,故事讲述令人捧腹,结合现实的分析解释倒也令人信服。《话说招远“本儿”》以民风淳朴实在和期望认可来解释招远方言中 “本儿”的使用频率高的原因,颇现作者的乡土情怀;而车站司机揶揄“本儿招”的见闻、招远方言“有有you”的发音习惯、招远乡俗中对改了口音的同乡的不屑及作者对自己儿子的“本儿招”老爸的自我解嘲,文章处处透着幽默诙谐。探讨乡音同时,浓厚的乡情毕现。《话说莱阳的“沁儿”》、《黄县的“伙计”》,前者由语言习惯解读民风民情,欣赏赞赏溢于言表。后者追索分析“伙计”内涵的变化,显示方言的丰富魅力。


        《乡亲》中的《烟台苹果备忘录》与其他散文相比,此文调查报告的成份多于记叙抒情。历史回顾中的荣耀感与现实挑战下的忧患意识。

        《海怪》以海怪由被丢弃的待遇到按个头大小分等级卖掉命运的变化为话头,表达对人类贪婪的欲望和无节制的捕捞导致的资源锐减、物种灭绝的现状的深切忧虑。《海肠子》论及海肠“鲜”的特征,选用曾有京师名厨的独家秘方是用海肠粉调味提鲜的传说,说服力强,且具有生动传神的故事性效果和戏剧化倾向。九十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正是以此产生广泛的读者效应的。孙为刚散文中的这些片断,也取得了同样的生动、吸引读者的效果。


        作者对多年居住的沿海小城同样充满情感。《所城走笔》追索烟台古城的历史,现状;《烟台山到底有多高》、《朝阳街到底有多长》申明烟台地理位置重要性,痛楚于历史中的屈辱经历,也见证了人民的觉醒,流露出强大起来的祖国给予的无形荣誉感。《烟台的月亮湾》将今日美丽的月亮湾风景与昔日冰心的童年印象相互映衬,今天的和平景象与昔日大清帝国的海军学校军旗猎猎形成对比;《曙光照在东炮台上》目的在于铭记历史耻辱,反思历史,珍惜现实;《胶东半岛的海岸》优美的海岸景致,激发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倾慕之情。


        第二辑“心路历程”中,《138个弹孔》牟平雷神庙回顾1938年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与日寇的惨烈对抗战,将战争过程作了详细描绘,将士们勇猛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读来令人景仰。“如今,这块布满138个弹孔的雨搭被博物馆收藏。雨搭无声,弹孔无言,但它分明在向人们昭示:胜利来之不易,应当加倍珍惜。”简洁地点题,流露出的感情深沉厚重。


        《空巢》获华东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历数了在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中,无法与喜鹊和谐共处带来的遗憾。《愧对鸟岛》: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二等奖。写行程有如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而其中饱含的是一个为自身及所有骚扰过鸟岛的人类行为的忏悔与自责,一份关爱鸟类、环境,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赤子之心。《槐花怨》写人类为了摘取槐花肆意破坏树木,人为了健体摧残小松树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白色的山谷》为乡民为了利益大肆开山,不惜破坏自然环境的短视而焦灼。


        第三辑“随笔杂记”是作者工作生活中零星感想的生发。《爱国虾及其它》表现了对海洋资源的逐渐匮乏的不安。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优秀奖的《五日太守》,以苏东坡的遭遇及五日太守得到民众爱戴为触发点,探讨官员的政绩问题。《搞外调》以亲身体会表现特定年代的荒唐可笑。《从天一阁到天壤阁》以宁波范钦的天一阁与烟台王懿荣的天壤阁的对照,充满历史感慨。《鞋头尖尖为哪般》、《网络时代的情感交流》、《黑头发?黄头发?红头发》对时尚的反思。


        第四辑“笔墨山水”,《水之舞》堪称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以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从雨、泉、江河、瀑布、大海、音乐喷泉等水的存在状态中感受水之美,思路流畅自由,行文亦如行云流水般给人以美的享受。《聆听野象谷》获“中国记者西双版纳行”征文二等奖,抒发了闻听久违的天籁的欣喜,文字也清新可喜。


        《乡亲》的后记《心灵的家园》中,孙为刚说:“散文就是我的心灵的家园 ”。将集结出版自己的散文比喻为农民将收集到的石头盖成了房子,比喻淳朴而贴切。而著作者敝帚自珍的心情读者也可以清晰体会。

         四、笔耕不辍

        孙为刚在自己定位的“业余”作家的路上执著前行。2007年7月,孙为刚在其《父亲给我两本书》中,回忆起在自己的童年到少年时代,父亲给自己的两本书的前后经过。不管是小人书《劳动创造了人》、还是难懂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都是自己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写道:“在家待业的这几个月和参加工作之后,父亲留给我的这本书陪伴着我熬过了无数个黑夜和黎明。凑在职工宿舍的灯光下,守在车间火炉的余烬旁,我一遍又一遍地啃着这部艰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对于父亲在当时情况下给予自己的及时有益的引导,作者是怀着深深的感激的。


        2007年4月,为了纪念民俗学家山曼,孙为刚写了《印象山曼先生》。文章以“作者山曼”、“行者山曼”、“智者山曼”三个不同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代学人山曼治学的博学、谦虚、认真、严谨,为人的智慧、幽默,亲切。文章对山曼为了热爱的民俗考察,克服病痛与困难,风餐露宿、日晒雨淋,无怨无悔的令人感佩的行动的详细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由衷景仰,悲思绵绵,情意深长。


        记者和作家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记者的职业使他们能够贴近生活、深入生活,掌握大量素材,从而占有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记者和作家的出发点还是有明显不同的。记者的文字以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为基础,期望广泛的社会反响,而作家则是以文学创作面对自己的灵魂,找到归属感,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记者要对公众和媒体负责,作家要对自己负责。孙为刚以其通讯报告和散文创作,在两种身份间穿梭。记者孙为刚勤奋严谨,为胶东新闻事业发展洒下了青春热情;作家孙为刚以深沉稳重的情感浇铸出情文并茂的文字。当然,在孙为刚大量作品中,也存在因为身份确认带来的缺憾。比如,有的散文作品的结尾处,孙为刚常常采取满怀希望,畅想未来的构思,这带来这部分作品的模式化倾向。而究其原因,毫无疑问是记者身份的影响。愿孙为刚今后的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拂去微尘,更加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