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色梦想(上交所)

 【非.書齋】 2013-07-28

 

 第一篇 走进上海证券市场


第八集基金:集合资产+专家理财
18世纪60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正是如日中天之时,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世界头号强国的宝座。作为当时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的殖民地和贸易遍及世界各地,大量积累的社会和个人财富促使众多商人纷纷将个人资产转移到海外市场,寻求增值的道路。然而,由于投资者缺乏国际投资知识,更不了解海外投资环境,一时间,大批投资商人受骗上当,甚至倾家荡产。

  历史的车轮行至此处,一场即将改变世界的金融变革已经在英国悄然酝酿。

  经过众多惨痛教训之后,一批英国投资商人萌生了集合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委托专人经营和管理的想法。这一想法随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很快政府出面组成投资公司,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理财专家代为投资,早期的投资信托公司由此应运而生。

  1868年11月,英国组建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组织(the Foreign and Colonial Government Trust)在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招股说明书,公开向社会个人发售认股凭证,以分散投资于国外殖民地的公司债为主,通过集合小额投资人资本从而取得规模投资效应,投资总额达到了48万英镑“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的诞生,标志着“投资基金”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在世界飞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上熠熠生辉。
在社会中,人们各自将自己的资金集合起来,交给专业机构进行运作管理,从而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模式,这就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结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基金是一种集合理财方式。它之所以能够风行全球,在于这种投资理财方式有着先天的优势。

  首要的就是安全性。

  其次,是“专家理财”、“集合管理”的特点,它具有“专业化运作”、“风险分散”和“规模效应”的优势。

  最后,基金有着非常多的种类,可以广泛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个性化需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基金是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投资基金虽然起源于英国,但是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新霸主,一跃从资本输入国变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此时的美国国内外投资活动异常活跃,英国的投资基金制度也很快进入美国金融市场。

  1921年4月,美国的第一只封闭式基金——美国国际信托证券诞生这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告别了最初的“英国时代”,迎来了繁荣的“美国时代”。

  1924年,“开放式基金之父”爱德华·莱夫勒在美国推出世界上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这一基金是由哈佛大学200名教授出资组成的,最初的资产规模只有5万美元,而如今,它的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元,拥有超过85000个投资人。开放式基金被誉为“美国资本市场最伟大的创举之一”,它的出现给世界基金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20世纪40年代:第一家对冲基金、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第一只指数基金相继诞生。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只ETF1990年诞生,美国第一只ETF也于1993年问世。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在募集成立后,仍然向投资者开放申购与赎回的基金。由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者赎回开放式基金的份额,因而其份额不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封闭式基金是指在募集成立后进行封闭运作、不向投资者开放申购与赎回、其份额只可以在交易市场上进行买卖的基金。一般情况下,封闭式基金的份额是固定不变的。

  开放式基金按照资产净值申购和赎回的制度设计彻底改变了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认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持续业绩表现优异的开放式基金就能持续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得到持续的资金注入,从而扩大管理规模。

  美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开放式基金是一个债券基金,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投资总监比尔·格罗斯管理的,叫Pimco总体回报基金,规模达到2025亿美元。这个基金的规模如此之大,与它在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的良好表现是分不开的。2008年,在标普500指数跌幅达到38%的情况下,该基金回报率仍达到4.8%,投资者避险的偏好使得这个基金在2009年就净流入了470亿美元左右,是当年度资金净流入最多的美国共同基金。

  说到开放式基金业绩和规模之间的关系,还不得不提到美国成长基金,该基金规模曾在2007年达到了2023亿美元,目前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这是一只主动式管理的股票型基金,而且是大盘成长型的股票型基金,所以,做到目前这样的规模很了不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远东金融中心,当时的上海车水马龙,商号林立,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滔滔黄浦江边的“东方巴黎”正是一片繁华盛景……

  1914年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此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并积累了大量资本,这些资本迫切地寻找着合适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当时内战不断,市场萧条,工商业更是举步维艰,社会游资大笔涌入城市。法律层面的确认和多方资金的大量涌入,使得刚刚兴起的证券交易市场空前活跃,而此中又尤以上海为甚。1921年夏秋之际,上海已开业和筹办中的交易所超过了140家。一时间,整个上海成为了交易所的海洋。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外一些机构合作推出了面向海外投资人的国家基金,它标志着中国投资基金业务开始出现。几年积累后,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基金业迅速发展,以后仅用十几年的时间,一口气走过了海外同行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道路。

  1997年11月15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宣告了中国“老基金”时代的结束,规范的证券投资基金由此诞生。

  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中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07年,《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公布,宣告了基金公司在公募基金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业务领域,也就是特定客户资产管理正式进入了规范运作阶段。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特定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董良泓:

  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最主要的优点在于能够为机构、企业和高端个人投资者“量身订制”符合其风险收益特征的个性化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实现资产委托人财产的保值增值。在欧美成熟市场,专户理财业务凭借个性化的产品设计、优异的客户服务、良好的业绩回报,占据了基金公司业务的半壁江山。此业务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01年,中国市场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投资基金问世,使我国基金业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性跨越。开放式基金由此后来居上,逐渐成为基金设立的主流形式。

  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后,我国基金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各种新型的基金产品层出不穷,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投资基金市场。

  21世纪:

  2002年,我国第一只指数基金、第一只债券基金、第一只保本基金诞生;

  2004年,我国第一只ETF问世;

  2006年,我国第一只QDII基金正式发行。

  截至2009年底,我国基金账户总数为3121.79万户,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达60家,正式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625只。纳入统计的621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760.80亿元,份额规模合计24535.07亿份。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德英: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萌芽、规范发展和高速扩张三个阶段。2000年中国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近几年,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快速上涨的行情,整个行业资产规模曾达到GDP的13%左右。中国基金业进入下一个十年,很可能会出现规模过万亿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

  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空间?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的速度非常快。

  第二,基金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样化,在新的十年中,除公募基金外,养老基金业务应该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三,资产管理业务国际化。前十年为国内客户提供服务,投资者投资于国内,随着新十年的到来,国际化业务会越来越大。

  1868年,在遥远的英伦三岛上,当“基金”这个陌生的名词第一次走进公众视线时,也许没有人会想到,短短一百多年过去后,基金会成为如今国际金融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单一的封闭式基金发展到如今庞大的基金家族,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上,证券投资基金正书写着创造无数财富的传奇。

第三篇-第一集 ETF “亦股亦基”的市场宠儿
 
 
 
 “亦股亦基”的ETF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尔街的旧时代正在逝去,新科技革命开始在资本市场引领变革,全球股市即将进入计算机化交易的新时代。彼时,一个未来将红遍全球的创新型基金品种——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就是ETF,悄然在北美证券市场孕育、萌芽……

  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及石油危机,引发了美国经济危机。在公司破产频发、失业率高企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采取了高利率政策,一时间股市风险急剧放大,面对齐涨齐跌的系统性风险,即使是机构投资者也无法规避。

  市场呼唤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来降低这种系统性风险。于是在1982年2月,堪萨斯市交易所推出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股指期货诞生!

  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行……

  期货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现货!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一些交易程序拥有了交易一个庞大股票组合的超乎想象的能力,比如大经纪公司发出一单指令,即能交易由标准普尔500指数所有成分股组成的股票篮子,这使得机构投资者利用股票组合与期货进行套利成为可能。随着交易量的增加,个人投资者也要求加入到投资队伍中来,这使得设计标准化产品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1989年,代表标准普尔500的指数参与份额在美国上市交易,可惜没过多久就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叫停。

  尽管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仍鼓舞着金融界的改革家们不断探索、研究创新。正当美国人为此绞尽脑汁、彻夜不眠时,加拿大方面却传来了好消息:多伦多交易所推出了以跟踪多伦多证交所35指数的指数参与份额。

  至此,世界上诞生了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ETF!

  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开发部总监——赵小平:

  ETF是一个年轻的产品,第一个ETF产品是1989年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推出的TIPS,但是直到1993年,由道富集团发行的追踪标普500指数的SPDR——“蜘蛛”基金推出以后,ETF才开始广为人知。之后的十几年里,ETF凭借先天的设计优势,很快就在全球范围内风行起来,被业内人士称为“十几年中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之一”。

  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下,美国资本市场呈现惨淡局面,全球其他股票市场也随之急转直下,然而ETF品种却逆市壮大!截至2009年底,全球各大交易所的ETF总数已达1939只,资产总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ETF的创新理念源自股票资产的组合交易和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因此从诞生的一刻起,它就仿佛带着一层面纱,让人捉摸不定。如果将一只ETF“打开”,我们会看到什么?

  原来,ETF的基金资产是一篮子股票组合,组合中的股票种类与某一特定指数包含的成分股票相同,股票数量比例与该指数的成分股构成比例一致。以上证180ETF为例,上证180指数包含辽宁成大  (60073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包钢稀土  (60011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等180只上证所股票,上证180ETF的投资组合也应该包含辽宁成大、包钢稀土等180只股票,且投资比例同指数样本中各只股票的权重对应一致。换句话说,指数不变,ETF的股票组合不变;指数调整,ETF投资组合也要作相应调整。

  这样的设计,使得ETF具有了指数基金的特点,不仅如此,ETF还综合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股票的特色,从而自成一派。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方军:

  首先,它是一种指数基金。通过配置指数的成分股,每一个ETF的份额就涵盖了指数中所有的成分股,力求获得和指数一致的涨跌。相较于投资者直接在股市中买进同样的股票构成组合,这样可以免去投资者自行搭配的繁琐程序,并为投资者降低了交易成本。

  其次,它也是一种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可以向券商申购或赎回,实现在一级交易市场的交易。具体来说,在一级申购赎回市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ETF跟踪指数成分股相对应的一篮子股票来购买ETF;而当投资者赎回ETF时,得到的也是这样的一篮子股票。

  最后,它还与股票和封闭式基金类似。在二级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像买卖股票和封闭式基金那样,使用现金来交易ETF,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由于具备双重市场交易机制,ETF在二级市场可以连续交易,随时买卖,与股票无异;在一级市场上,交易所每15秒公布一次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作为交易价格的指导,因此,ETF的申购赎回机制远比普通开放式基金方便快捷。

  于是,揭开ETF的神秘面纱后,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兼具股票和基金双重特点的多面手。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方军:

  “亦股亦基”是对ETF最大的定位,但ETF的优点还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可以再用九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更低廉、更灵活、更透明”。

  “更低廉”源于ETF的被动式投资管理。管理人无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研究上市公司,只需被动地保持与指数样本股比例一致,管理成本就大为降低;而从持有成本来看,ETF也比其它的基金更低,ETF的持有成本一般仅相当于其它指数基金的1/2-1/3。在税收方面,买卖和申购赎回ETF免除印花税,分红则会免缴所得税。

  “更灵活”体现在ETF“亦股亦基”的特性上。ETF的投资策略其实非常灵活多变,作为“股票”,它可以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作为“基金”,它可以长期投资,做资产配置;而作为“亦股亦基的多面手”,它还可以进行套利交易等等。

  “更透明”体现在ETF的信息披露上。在投资标的上,ETF很清晰,基本上是指数的成分股,在每日公布的申购赎回清单中,每只股票的名称和权重都一览无余;在净值的公布上,ETF每日都要公布一次,同时盘中还会每15秒公布一次参考净值,投资者基本上可以对ETF了然于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