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心言与倡导式杂文

 崔纽藏 2013-07-28
段柄仁    2009-06-08
    编者按:前不久,北京市杂文学会举办了著名杂文家徐惟诚(笔名余心言)杂文创作研讨会。徐惟诚年近八十,为官数十年,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他博览群书,思索不断,勤于写作,笔耕不辍,出书80余本,可谓著作等身。其杂文结合实际,有感而发,思想深邃,远见卓识,清新自然,朴素淡雅,简练流畅,娓娓道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深受读者欢迎。现摘编段柄仁、蒋元明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灯下细读又一本《余心言杂文选》,收获是颇丰的。这本洋洋洒洒35万字、既无序言又无后记的杂文集,共选录余心言1998年至2007年的杂文160篇,其中不乏上乘佳作。在我的印象中,余心言的杂文创作成就斐然,多年来,他的杂文以很高频率出现在各类报纸杂志上。为什么他的杂文能遍地开花,引人注目?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其作品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读者的需要,有鲜活的思想、撞击人心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

    说到余心言杂文的鲜明个性特征,我以为是倡导性强。我把他写的这类杂文叫做倡导式杂文。
 

    一讲杂文,人们常常会想到那些尖锐泼辣、痛快淋漓地深刻揭露社会弊病或准确鞭打丑恶的短文,像鲁迅那样朝着社会黑暗和丑恶掷出的投枪匕首式的杂文,永远不失为典范。但是,以杂感手法,倡导、颂扬先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或为人们释疑解惑的短文,算不算杂文?能不能创作出杂文精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杂文杂文,以“杂”为文,内容上开放广博,大事小事,上层下层,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只要有所感触,即可成文。形式上随意精短,可用多种手法去写,不受各种文体的限制,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作者各自的喜好和习惯,既可挞伐丑恶,揭露黑暗,也可倡导真善美,歌颂光明,还可寓挞伐揭露于倡导歌颂,或寓倡导歌颂于挞伐揭露,嬉笑怒骂,不拘一格,皆成文章。余心言的杂文,有投枪匕首,诸如《贪官拜菩萨》《强盗的自供》《美国总统要不要到巴拿马受审》等,但绝大多数为倡导、赞颂、解惑性的。它的吸引力常常不在于揭露的深刻、鞭挞的有力、文笔的犀利、话语的俏皮,而主要在于内容新颖,思辨透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在余心言倡导式杂文所涉及的广泛题材中,着眼点大多是社会转型变革带来的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对亲情友情的淡漠,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等,他在文中都有疏解评议。他从自己丰富的知识宝库中,拾取能解决问题的钥匙,去开锁解疑。如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信用缺失问题,先后写了《建设信用》《再谈建设信用》《个人信用报告建议》《让失去信用者失去信任》《说话算数》《创造财富的道德》《送烤鸭、搬家和道德要求》等多篇文章,从多方面为解决这个问题献策、呼喊。

    青少年乃人类的希望所在,国家的未来所在,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人类的明天。余心言格外重视青少年教育问题,这是他一生付出心血最多的领域。余心言有关人生目标、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专著有10多部。在这些著作中,关于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文章占了很大分量。在杂文创作中,也广泛涉及了这方面问题。粗略统计,这方面题材占其全部杂文的十分之一强。其中,许多是针对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有感而发的,比如孩子为什么厌学,为什么不喜欢交友,为什么养成唯我独尊、养尊处优的恶习,为什么不爱做家务事,不愿帮助别人,如何才能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健康成长,等等。这些在《骑大灰狼的孩子》《比学得知识更重要》《让孩子分担一份责任》等文中,都有生动具体的解析。

    关注民生,不论官员还是作家,都应视为自身的首要职责。官员如果眼睛长在头顶上,只往上看,不往下看,漠视民生,就失去为民掌权的基础,弄不好,权力行使就会出现偏差。作家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关心民生,也会失去创作的源泉和社会的支撑。余心言身为官员,总是着眼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认识和实际问题,及时捕捉民生领域的话题,在思索和写作中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解决好一系列民生问题献策建言。身为杂文作家,他千方百计了解社会矛盾和群众需求,非常体恤民生,尤其关心贫困地区人们和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把它们留在众多的文字中。在他的倡导式杂文里,就不乏这些内容,只要列一批文章题目就可一目了然:《铁锤声中的希望》《创造就业机会》《全年候服务》《排队的银行和关闭的窗口》《关于房价的议论》《让农民看上电影》《春节进城的“川妹子”》《同进城农民工子女“手拉手”》《喜看下岗职工成劳模》《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关爱》等等。在这里,什么是人民公仆的情怀,什么是作家的良知,已不言而喻。

    余心言的倡导式杂文,虽然不像辣椒大蒜,有浓烈的辣味,也不像银针手术刀,直刺病灶,一针见血,但却像萝卜白菜,人们更易入口,像营养药品,患者更易于接受。《拾金不昧的机会》,通过颂扬出租车标兵“于凯车队”以周到细致的服务创新服务理念,提出“不给自己留下拾金不昧的机会”的口号的做法,大力倡导敬业精神,不仅思想新颖,写法上也颇吸引人。《辛弃疾骂儿子》,是针对退休前捞一把的社会现象,释述人在进退行止上,不应以富贵为依据,应有更高追求,“富贵是危机”,为富贵所束缚就失去了自由和聪明,可能连安逸的生活也得不到。这篇只有一千多字的短文,既富有教育意义,其丰富的知识内涵,又让人获益匪浅。它引用了《最高楼》全词,并作了简要精辟的分析,道出了对辛弃疾一生的简介和评价,还介绍了梁启超对此词的解释,苏轼和《晋书·诸葛长生传》对富贵的见解,且使用了“有钱就变坏”“变坏就有钱”等当代社会流行语,使这篇文章像一杯高品位饮料,给人丰富营养,令人神清气爽。此类精品,在余心言倡导式杂文中并不少见。

    余心言写倡导式杂文,非常注重文风的朴实。他久居官场,却很少沾染官场陋习,写文章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官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他的每篇杂文,都是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出,像一条小溪,在山间顺势流淌。其魅力不是靠人工修坝筑堤的造势和两边树木花草的陪衬,而是靠清澈爽口、起伏跳跃的水花的吟唱,使人领受到思想的自然流畅之美,文字的朴素淡雅之美,各种知识的新鲜充盈之美。诸如《每天变好一点一点》,从在书摊上看到一本名为《每天变坏一点一点》谈起,分析了“人有尽可能完善自己的愿望,又有进一步变好的余地”的论断,得出了“像英雄人物的所有,未必能做到,但从日常生活中每天变好一点,是可行的,容易的”结论。然后,一连写出了19个“例如”,类似“给老人让一次座”,“给大家打一壶水”,等等。最后说,追求是一个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人的气质、胸怀、眼光、度量,都会发展到新的境界——愉快、充实、安详。就像和人聊天,都是口头语,家长里短的,明白易懂,没有修饰包装、刻意形容,也无豪言壮语、生硬道理,讲的却是人生修养的一个真谛,让人久久难忘。特别是用新话新知谈老问题,更有诱人之处。比如《提倡读书》,这是历代文人从未间断过的一个话题,写起来十分容易一般化。余心言却别开生面,从提倡读书是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环说起,转而讲知识的特性:一是来之不易,二是可以分享,三是分享者只需付出少得多的代价,关键看你是不是能抓住时机,四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谁如果错过了,就会被历史甩到后面去。再讲时代在变,下岗、炒股、上保险、买房、买车、分期付款、电话、手机、网上聊天、虚拟世界,等等。我们需要知道它们是什么,为什么,会引出一些什么……这就把读书的必要性,赋予了时代特征,而其巧妙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的舒缓亲和,也使知识和道理变得通俗化、生活化了,让读者开卷便不忍放下,轻松愉快地一读到底,入脑入心。

    倡导式杂文古已有之,但近代社会混乱,战争频仍,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因此揭露鞭挞式杂文更受欢迎,成为杂文的主体。国家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发展时期,虽说仍然需要杂文的揭黑斗丑功能,并当继续使之发扬光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也需要繁荣倡导式杂文创作。实际上也是这样,倡导式杂文已然逐步多了起来。而余心言常年耕耘这片天地里,致力于充实其内容,发展其形式,扩大其影响,成绩斐然。如今倡导性杂文已让杂文界普遍认可,余心言可谓功不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