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特异功能使物体转移的机理

 乐学善研 2013-07-31

、特异功能使物体转移的机理

【一些事实】上面研究物体穿璧时,发现特异功能可引起物体转移。此种现象十分值得重视,先叙述有关事实,再用严格的实验论证它的机理。

1983年在成都107信箱单位的食堂,特异功能者陈竹,当众表演了从200米外的花圃中移来一朵鲜红的玫瑰花。现场观看的科协主任庄玉良和省计量所的何健,肉眼看见一道白光,并听到花落地的声音。可见外气转移花时,其并未完全转化为准IP雾形和IP雾形,可能是转移速度快,又加之有外气的包绕,使肉眼看不真切,使仅感到一道白光。[22]

1991年12月7日,内蒙古医学院在杨殿相教授的主持下,有2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对特异功能者冯银栓的“空中取药”进行了实验观察。

在科技人员的严格监测下,冯银栓仅穿一条短裤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给他换上工作服,从背后系好。他洗净双手,工作衣袖口挽至上臂,双手伸进玻璃操作台箱内。双手保持不离开操作箱,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监测着,还有录像系统监测。他随即进入功能状态,双手合拢不断搓动手掌,还不时将手伸开给观察者们看。在双手合拢,迅速搓动和揉按时,双臂肌肉收缩增强,片刻有条状中药搓成丸,置于操作箱内。从双手搓到中药出现历时12分钟。双手从操作箱移出后,向人们展示,见手掌有黄泥样粘附物,而且浓烈中药味立即弥散至整个室内。取出该丸药,称重为6克,性状软粘固体,颜色与普通中药无异,横断面质地均匀亦与普通中药相似,10—30分钟后,药丸逐渐变硬,经有关单位鉴定,确认为数种中草药组成之丸。整个过程被称为“空中取药”,可以重复出来,无作弊。[27]

 

  特异功能者候希贵有多种特异功能,有一次他被一些朋友围住,求他表演。其中有位在银行工作,想到金库是厚实的水泥墙,又有多道锁着的门,就提出要他发功从金库转移出些钱来,以此难倒他。候希贵拒绝此类表演,说:不想要命了,那是国家的钱,哪能用来表演。众人以为他表演不出来,更是不让,解释说,移出来再移回去,也不妨事。年轻的候希贵,怕别人说自己没有真功夫,答应了表演。他拖过床上的一条毛巾,手放到下面,发功片刻,只听见毛巾下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之后将毛巾掀起,竟是一堆10元面值的人民币,共一万元!众人吃惊不小。候希贵严肃地说:“这是国家的钱不能多停留,我要送回去。”他用手把钱搬到屋外台阶上,发功后人民币刹那间不见了,人民币又被外气搬运走了。[25]最近看了一篇孙储琳的资料,她发功可使一公里外的手表,戒子或是硬币,转移到校长办公桌锁着的抽屉里。

实验结果与机理】特异功能引起物体的转移长期以来未能得到破解。以下实验既证明着此种转移现象的客观存在,又反映出它的机理,我破解如下,请读者思考。

1980年12月至次年3月,北京师范学院、北京清河中学、中医学院西苑医院和国防科委507所,有一批人合作在一起,进行了14次实验。这里介绍其中报道的一次。[10][15]实验是由林书煌教授、张崇起、刘惠宜、黄育春、张汉煜、周炳辉、王文华(恕我不知道他们的学衔),与特异功能者王斌合作完成的。

由于功能者发功时,试样的移动过程肉眼通常看不见,他们研制出仅有火柴盒大小的无线电发射机作为试样。它有可调制音频信号,可被仪器监听和录音。即试样被发功转移的过程,虽然肉眼看不见,可以通过监测仪上的信号,了解试样所处的状态。

实验前先调试和检查了试样,证明正常。对照试验表明,平常人将它抛掷、旋转,都不能引起监测仪上出现信号的消失和信号的波动变化。将试样放在特异功能者王斌的口袋中,请他按指定的时间发功使其转移。实验过程十分严格,有上述7人监测,不许功能者用手去接触试样。还有RR3型干扰场测量仪一台(配有一台录音机),WH—77话筒超短波微型接收机二台(各有一个录音机),进行监测。[10]下面按照实验结果出现的顺序进行机理解释:

1)8点30分开始实验,经检查试样在王斌的口袋中,监测仪上信号稳定,王斌尚未发功,主诉无异常感觉。这些表明,试样处在物体态,稳定信号是试样处在物体态的标志。

2)8点39分,王斌已开始了发功,感到试样已穿出口袋。研究者当即检查,口袋中已无试样,监测仪上出现了大幅度波动信号。这些表明,功能者当时辐射出了强的外气包绕在试样上,驱动试样使其发生了转移。这是外气的操作性功能引起的。包绕在试样上的外气,还引起了口袋有关部位变成半固体,使试样从中穿出。外气受意念信息的支配,当然主要功能为驱动试样转移,不过此时包绕在试样上的外气也引起试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化运动。仪器上出现的的大幅度波动信号,就是试样生成了准物体的现表.即大幅度波动信号是试样转化为准物体的标志。

如果功能者当时仅能发出不强的外气,就会是另一种结果。在14次的实验中,12次转移试样成功,2次失败。失败不是因未辐射出外气,而是外气的强度不够,于是在监测仪上出现了不强的波动信号,表明试样遭到了外气的作用,有一定的转化,但是外气太弱未能引起试样的转移。

(3)8点39分至8点45分,监测仪上继续出现大幅度波动信号,其间多次出现信号消失,信号消失可维持几秒至几十秒。王斌感到试样进入自己机体,沿着气户穴位、肩脖子进入脑中,并停留于脑中,同时感到浑身麻胀、脑袋疼、烦躁。

监测仪上出现大幅度波动信号,表明试样处在准物体状态。其间有时有信号消失,表明准物体在外气继续作用下,有一部分又转化成了准IP雾形,也会有少量转化成了IP雾形。一部分转化为准IP雾形之后,使试样结构有了较大破坏而不能发生信号。转化运动是可逆的,准物体可以转化为准IP雾形,准IP雾形也可以逆向转化为准物体,于是有了大幅度信号的消失和再现的交替发生,呈现出信号的多次消失。

关于王斌此时感到试样有沿着机体一定部位进入脑海,并停留在脑海,不少人对此不理解。大概正因为如此,在我后来看到的一些资料上,再未见提到此种现象。实际上是外气在作用试样的过程,有一部分从试样返回到机体,沿着王斌所感觉的路线进入脑海,使脑海中有了试样的信息,被她误以为是试样进入了脑海。这是外气的一种信息功能,同特异认字属于同一种功能类型(见第五章)。要知道,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试样不论转化成何种形态,总会有体积,脑海中不可能容纳下。况且已发现,外气可使比脑袋大的物体发生转移,那就更不可能进入脑海了。张宝胜发功移物亦有类似的感觉。他说:“我再讲一点,物体转移过程中,别人无法看到,而我自己却感觉这个物体一直在我脑海中闪动,当它按照我的意识转移到某处时,或者一下随意转移到达某一处时,我就突然感觉到了它要到的地点……”这也反映出使物体转移的过程,不时有外气作用物体后返回机体,进入脑海在报告信息,否则他不可能感觉到物体一直在脑海中闪动。

至于王斌还感到试样进入脑海引起浑身发麻、脑袋疼和烦躁。那是机体辐射出的外气强,其返回来的亦强,所引起的刺激反应。将字写在纸上揉成团,让张宝胜用鼻子闻来认上面的字。他对当时的感觉写道:“我用鼻子闻一下,立刻觉得呼的一下,眼前有些发黑,看东西不太清楚,这种感觉转眼过去了……上面写的字……看见了。”[1]显然“呼的一下

,眼前有些发黑”是他辐射出的外气作用了字后返回来刺激他出现的反应,不然一个写有几

个字的小纸团不会有那样强烈的刺激作用,否则张宝胜每日嗅的东西何止一个纸团,他早就

昏过去了。

前面提到过,王强发功使胶片转移时,亦感到有胶片进入自己脑海的过程。这是她辐射出外气作用胶片后外气返回她脑海引起的感觉,并非胶片进入了脑中。这些类似事例表明,在转移物体过程,确实有着外气从人体到物体再到人体并进入脑海的过程。

(4)8点45分至9点9分,监测仪上无信号,王斌感到试样已由脑海中穿出稍觉轻松,仅两个气户穴疼。请注意,这是试样有大幅度波动信号而夹杂着几次信号消失之后,出现的24分钟不发出信号,表明外气的作用已使试样转化为准IP雾形增多到试样破坏至不能发出信号。

王斌感到试样已由脑海穿出,实际上试样早就被外气驱动到别处去了。她稍感轻松,是此时既无外气发出,亦无外气返来的刺激,当然感到轻松。至于两个气户穴疼,是前面强的外气进出刺激引起的疼,一时未能完全消失。

(5)9点9分至11分20秒,监测仪上再次出现大幅度波动信号,亦有几次信号消失,王斌仍处于无感觉。

王斌发功已完成了对试样的转移,再无外气发出,试样被前面发出的外气破坏到有一定的准IP雾形生成不能发出信号,经历24分钟后,试样以释放能量向逆向转化,经过24分钟的逆向转化,准IP雾形大部分成为准物体,所以发出了大幅度波动信号。对此种解释可作为佐证的是,光敏二极管被外气反复作用,破坏到不能再用于检测时,肉眼所见二极管并未消失,只是从功能上有了破坏。但将它放置约20分钟后,又自动恢复到能用于检测,可见,原来转化为准IP雾形的部分,在无外气的继续作用下,又自动逆向转化到准物体。小发射机此时正是发生了与其类似的变化。此时由于准IP雾形刚进入准物体态,自然不稳定,所以有几次信号消失。至于王斌此时无感觉,是她处于不发功亦无外气返来刺激的状态。

(6)9点11分20秒至9点12分,监测仪上的信号稳定到接近正常状态,王斌仍处于无感觉。

试样在无外气的继续作用下,于是从准IP雾形逆向转化到准物体,继续逆向转化到了原物体态,所以信号从大幅度波动状态转变到稳定信号状态。这些是逆向转化的尾声,是逆向转化确实存在的事实。

(7)9点12分至13分,监测仪上的信号近乎完全达到稳定状态,于是停止了实验。根据王斌的感觉在实验室的外屋的拖布下,找到了试样,经检查小发射机完好无损。

这是试样从口袋被外气驱动而转移到拖布下的事实,说明外气确实有着驱动物体转移的作用。试样由能发出稳定信号,在外气驱动下,信号由不稳定、消失、不稳定和又回到稳定,说明发生了正向和逆向转化运动。

至于试样被转移到外屋的拖布下,与外气所受的信息支配有关。此种信息可能一部分来自发功者的下意识。张宝胜发功亦有将试样移到不显眼地方的现象。他说:“但有时一个随意转移的结果却使我想很久才能找到。此外,物体在我一丢开时转移的方向,大都在所抛方向的两侧,很少在同一方向上。当然大多是落在一些人难以看见的角落里。”[1]这些表明,发放外气移物除了有功能者意识的信息参与支配外,可能还有下意识信息参与的支配,使试样落在一些不显眼的角落里。

小结 用小发射机为试样实验反映出,外气能驱动物体转移,有外气从试样上返回来给大脑报告信息,外气还引起试样出现一定程度的正向和逆向转化。正向转化表现为:

物体(小发射机具有稳定信号)→准物体(大幅度波动信号)→准IP雾形(有一定量生成引起破坏到不能发出信号)→IP雾形(可能有少量生成)(公1a)。

试样被转移后,功能者停止了发放外气,试样呈现出释放能量性的逆向转化,表现出:IP雾形→准IP雾形(处在不能发出信号状态)→准物体(逆向转化到大幅度波动信号的出现)→物体(小发射机被找到,完好无损,又发出稳定信号)(公式1b)。

1a和1b是连在一起发生的,故可写为公式2:物体(稳定信号) D准物体(大幅度波动信号) DIP雾形(不能发出信号) DIP雾形(可能有少量生成)。

请读者注意,不论在正向或逆向转化中,都有着信号短时间的消失和再现的交替出现,可见正向和逆向的交替转化不时在进行着,公式2中的双向箭头也代表着此种转化。

至于物体在较远距离的转移,是否有完全转化为准IP雾形或IP雾形的情形,从理论上考虑是可能的,但目前缺少具体事实,有待研究。

本章将结束,内容涉及到功能者按意念信息发功,使外气将物体破坏、碎物复原、试样穿壁、空中移物等。这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现象,都能用信息子论出发的转化运动,作出合逻辑地解释,可见观点可以成立。人体也是物体,那么在外气作用下人体有无转化运动呢?这是一个面巨大考验的难题,见下一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