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易之道与企业战略

 大道至简64382 2013-08-01
《易经》是中国的“圣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易经》是一本论述宇宙万物变化大规律以及人类知变、应变大法则的著作,不仅是宇宙预测学,而且是人生行为学。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一个“系统”、一个“组织”的变化规律,因为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进行预测和决策,才能进行科学地管理。
   从2004年开始,很多企业家和行政管理者对中国本土化的管理产生兴趣,开始从国学中寻求管理的哲学。国学有两个意思:一是国故,指国家过去的东西。第二指国粹,即国家过去的精粹、精华。若把中国文化比作树,树根就是《易经》(《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树干就是《周易》的精髓,长出三个树枝分别是儒家、道家和佛家(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家)。公元前771-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三家的思想对社会影响最大,这几家的思想深受易学的影响。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自觉的应用它们,今天这一股国学热仍在持续。《周易》是国学的第一个经典,谈国学必须从《周易》讲起,因此谈中国化的管理,也要从《周易》的管理开始。
   我们国学管理的核心是心的管理,心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心态;第二个层面是心智模式;第三个层面是心灵。首先看心态,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按照这个理念,周易就是一种人性教化。其次是心智模式,心智这个层面就是一种思维,是太极和阴阳的思维,这个思维的最大原则就是“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三个层面是心灵。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仰的问题,突出的表现就是信仰的多元与信仰的缺失。没信仰和多信仰造成了企业家和百姓心里的彷徨,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企业家,“事业进入迷茫期,婚姻进入凉拌期,子女进入叛逆期,心灵进入焦虑期”,信仰成为很多企业家困惑和迷茫的地方。
   企业的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方面,一直是企业家们,尤其是中小企业掌舵人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便从企业的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的管理讲起。


企业战略规划的四原则


    按照易经的思维,做战略要从“第一”开始做。 “一”在易经中非常重要,比如原来有三部易经已经失传,但第一卦却还被人所知道。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企业和任何项目的时候要做第一。
   做“第一”有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从下而上,这个理念和传统的西方理论完全不同,西方是几个高管商议决定,那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结合到企业中看,“下”是指顾客的心智模式。所以制定的战略,一定要以顾客的心智模式,即顾客的消费心理为根据。但是顾客的心智模式里最多只记得7个品牌,所以战略管理即战略的定位非常重要。对于战略很多人理解为内部的运作,其实战略更重要的是战略目标的定位,就是要做“第一”而不是做“唯一”,要“专一”而不是“多元”。这里的“多元”指的是品牌,品牌尤其不能多元,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多元而死亡。同时不能有唯一的思想,事物都是互补的,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前人做过的,所以不存在唯一。
   西方人一般是二元对立,而中国人讲三才合一,如天、地、人,所以在我们的思维中喜欢用三。中国的管理也分三个层面,最高的层面是管理的哲学,中间层面是管理的科学,最低层面的是管理的技术,它们分别对应的是太极、两仪、八卦。太极永远不变,所以太极最高。每个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太极,即每个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的“第一”。
   第二个原则是要进行市场细分,注重产品定位的差异化,在细分的市场中做到第一。联想曾经向IT服务业转型,结果从2002年开始亏损了很多,于是04年将IT服务转让了出去。后来转而去做手机,也出现了亏损,这种亏损直接影响了他的主业——电脑。而IBM的定位就是手提电脑,戴尔是直销的电脑,苹果机是个人电脑,一提这些品牌老百姓就都知道,因为他们的定位都非常明确。这些品牌在细分市场后,找出差异,从而做到第一的。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他们细分市场,定位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可口可乐定位在中老年,百事可乐就定位在年轻一代。
   第三个原则是要“舍得”。所谓舍得实际是一种聚焦,即目标一定要单一,只有单一才能第一,只有专一才能长久。这里要注意一点,这个“单一”的是品牌的单一化,而非集团的单一化,一个企业集团做成规模,多产品互动是另外一回事。中国有的企业实行品牌多元,希望利用原品牌的影响力来辐射、带动新产品,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中国有很多知名的品牌,在同一品牌下衍生其它产品后,该产品都出现了亏损。比如海尔电器2005年上半年业绩统计,手机业务出现了高额亏损,还有TCL的通讯和多媒体,同样出现了高额亏损。他们品牌多元化了,却并未给其它产品带来好的收益。对于这一个原则,很多企业家都会想到,但是却做不到,正是因为“舍不得”的思想。经调查,世界前一百位的品牌95%的都是单一品牌。
第四个原则是要“相反”,不能相仿。老子有句话叫“反者道之动”,周易就是反着动的。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说可以学他的灵魂,及核心的“道”,但不要学他的“技”。可口可乐定位在中老年,百事可乐定位在年轻一代, 那么七喜该如何定位?七喜运用的策略就是“相反”,定位为非可乐,不含咖啡因的饮品,这样就做起来了。随后的王老吉就定位为“不上火”,其余的饮料没有这个功能。对于这一原则,周易里有很多相关的论述。
   我们的“相反”是为了达到“和”。如蒙牛和伊利,现在伊利和蒙牛是乳品业的第一梯队,他们不是有你无我的二元对立。蒙牛的起步分三个阶段,可以用三个广告来表示。第一个阶段是刚刚创业阶段,当时蒙牛知名度很低。蒙牛树的第一个广告牌是“向伊利学习”,这就是典型的和合。第二个广告牌是“为内蒙古喝彩”,这是一个公益广告,下面落款的是伊利、鄂尔多斯等等,最后是蒙牛。当时,伊利与蒙牛是两个级别的企业,蒙牛把伊利放在第一位,免费给伊利打广告,实际上就是要“和”的思想。第三个广告牌,“与伊利一道打造中国乳都”,“中国乳都”概念的提出,就与伊利一起形成互补的态势。


以“识人”实现“用人”


   西方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说过,管理的本质是管人,管人的本质是管自己,按照太和的思维就是管自己的心,以己之心换他人之心来思考问题,这就能够达到中和。所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和,既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做到知彼知己,“和合”方法中的第一条就是知人或识人。
   西方识人按照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这五种感觉来区分人。如经常和上司打交道就要知道他是哪一种感觉的人,相处得好就和合了。要怎么知道呢?西方有五种感觉区分法,第一种视觉型的,这样的人说话有一个特征,爱说“我看过什么”,这一类型的人个性比较快;第二种是听觉型的,这样的人喜欢说“我听到什么”,这一类型的人个性比较慢;还有一种人,叫触觉型,这一类型人的表现是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喜欢拍人。
   我们中国有一套独特的用人识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有几千年了,要更胜于西方的识人法。从鸿篇巨著《吕氏春秋》,到近代洋务派将领曾国藩,都有一套用人识人的方法,现在一些成功人士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方法。我们归纳为五行识人法,即以木土火金水来识人,这五行下面还可以细分,按照这个来区分就很好识人了,比如属火的人就适合做一些外联、公关、营销类的工作;属金的人适合执行,和做计划;属木的可以坐阵指挥。古代对人格的分析完全按照八字。现在五行的人格,我们可以通过考虑天、地、人三个要素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人的人格。天是天时,是出生的时间;地是出生的地方;人最重要,包括姓名、个性特征(该点最为重要)、为人处事等等。天地人这三个综合起来,就是这个人格特征既五行。如从个性和领导风格上看,克林顿就是偏于属火,小布什是属金的人,曼德拉是属土的。天地是外在的因素,人是内在的因素,人的因素更为重要。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用人的时候,除了五行之分,还可将这些人分为阴阳,则五行就变为十行,每一行还可细分。因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布局也是分五行的,是生产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组成,因此就可以按照人的性格特征去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比如阴土的人,就不适合安排在营销主管的职位上,否则他就会力不从心。对于综合性格的人,则可以后天的塑造来实现其最佳的价值。

   《周易》的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可以归纳为“一二三五八零”。整个过程是从零到一再到零,从零到一标志着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从一到零标志着一个企业家的成熟。从一到零的中间有二、三、五、八,“二”就是两仪,三是三才(天地人),五是五行(木火土金水),八就是八卦,最后达到的就是无极。从零归零的这两个零,前一个零是被动的,后一个零是主动的,这里的归零指人心、精神、思维的归零。 “一”的管理,就是太级。它在一个企业里可以表示一个企业的开创,或者直接表示董事长和企业人的一心一意等。

   周易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发管理者的智慧,这种智慧和人本身的人文素养有关。周易和国学最终是教我们从最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做管理,不应仅仅限于“术”,更应考虑“道”,即管理的哲学,最高管理者应该学会太极思维。
   太极思维用一个字来表示的话就是“和”,太极最大的精神就是“大和”。这个可以总结为四点,第一点是整体关联。它不同于西方思维一道线在中间截然分开,我们的企业始终跟别的企业相关联。企业要做到第一,一定要学会太极思维,学会与别的企业共存。太极图中有阴有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第二点是变易创新,八卦图中间的S曲线让阴和阳的比例始终在变化。我们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7年,因为中国的企业缺少变易创新的精神。企业要生存与发展,除了核心的东西不能变,其它的必须要变,这样才能成为长寿企业。第三点是互补共赢,八卦图中有很多奥秘,乾和坤相对,离和坎相对。从数字上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一坤八加在一起是九,兑二艮七加在一起也是九,离三坎六加在一起还是九,这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一个平等的思维。现在的市场环境、管理机制会对每一个人越来越平等,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互补共赢得思维。它体现的不是双赢而是共赢,这就是“和”的思想,也是管理的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