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笑熬浆糊糊 2013-08-01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基洛夫级战列巡洋舰

克列斯塔级刚刚下水不久,1962年就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在这次险些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对峙当中,庞大的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给了凭借潜艇为主力的苏联海军一个重重的耳光。很快,重陆轻海的赫鲁晓夫突然下台,他失败的海军建设战略也随之结束。这给了苏联红海军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在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下,谁能够说服中央,谁就会是最大的受益者。1961年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当选中央委员,不久红海军高层就开始在苏联部长会议等政治场合上左右活动,寻求当时国家决策机构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在扫清了政治障碍后,大力发展海军的宏伟计划受到当时苏联军政要员的一直支持。苏联开始决定营建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以及战斗力强大的编队中心舰艇。1968年,苏联开始了一级新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初始设计的吨位是8000吨,装备6-8枚射程150公里左右的反舰导弹,但是这个方案与当时在建的克列斯塔级相比几乎相差无几,同时150公里左右的反舰导弹射程基本对航母构不成有效的威胁。最严重的是,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层似乎更加喜欢“大家伙”,比如大吨位的核动力战舰和核潜艇。如果领导人不喜欢的话,这么一艘普通动力船很可能根本不会得到审批。为此新战舰的设计吨位被一再扩大,从8000吨到15000吨再到20000吨,最后定格在24000吨,采用核反应堆和燃油锅炉同时作用的CONAS推进系统。这个宏伟的造舰计划很快就通过了审批,并立刻付诸建造。这就是我们今天看见的世界上吨位最大、作战力最强,同时也是今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基洛夫级巡洋舰。

1970年,苏联海军建设1144.1工程设计方案获得正式通过。1973年6月份,位于波罗的海的苏联SY-189海军造船厂开始研制该舰的第一分段。1977年12月,首舰舰体完工下水。1980年12月30日,1144.1工程首舰“基洛夫”号巡洋舰在波罗的海海试之后前往苏联北方舰队正式服役,由此展开了“基洛夫”级进入世界海军史的一页。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雄壮的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

跨时代的隐身舰体构型

基洛夫级和以往的苏联海军巡洋舰在舰体外形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自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开始,苏联海军的巡洋舰都免不了较大的长宽比和林林总总的“天线森林”形象。以卡拉级为例,其舰面上数量庞大的电子天线和设备仿佛是给全舰安装了雷达角反射器,让北约的雷达探测起来毫不费力。到基洛夫,这种情况终于有所改变,既然拥有了能量近乎无限强大的核动力设施,那么制作长宽比较小线形较宽的舰体以提高稳性亦未尝不可。此外,美国人还在尽力试验喷气式舰载机的时候,苏联设计部门居然跨时代的开始考虑舰船的电子隐身性能。早在克列斯塔时代,苏联海军就已经开始为舰船装备“球”系列电子干扰系统、“钟”系列无线电频段探测仪、红外箔条发射器等一系列“软武器”。当然,苏联尽早的装备电子对抗设备不是没有原因的。作为世界上最早装备远程反舰导弹的国家之一,苏联海军自然对反舰导弹的作战条件、攻击路径和制导原理清清楚楚,也更加惧怕反舰导弹的强大威力。因此苏联总是率先于其他国家开发出应对反舰导弹的各种措施,从号称“金属切割机”的AK-630到各种电子对抗设备以及防空导弹应有尽有。到基洛夫时代,苏联的电子反制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大名鼎鼎的“边球”干扰发射天线能够在数百公里之外就能让当时的北约机载雷达饱和。除了干扰之外,电子反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雷达隐身技术。这方面的途径,苏联以前想过,但却未能付诸实践,理由很简单,以当时的电子、机械等技术水平,如果能将一艘军舰造成今日“朱姆沃尔特”那样外形的船,那数量庞大的雷达天线、导弹发射架、回转设备等等根本就是无处可放。在当时即使是无需移动的美国海基预警雷达也造成圆球形,可见电子隐身并不是一件轻松活。现代战舰的设计制造,也是要在隐身性能、武器布置和航海性能上不断权衡、相互妥协的。

但是,在基洛夫时代之前,苏联海军军舰几乎没有考虑过舰船的外形隐身性能,老式的斯维尔德洛夫等尚且不说,苏联海军的现代驱逐舰、巡洋舰无一例外的堆满了天线钢架。但是到了基洛夫设计建造的时代,苏联国内的海军建设学说和海军武器发展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地步,在在基洛夫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基洛夫级上虽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天线,但是其电子天线基本上被集成到了中间的主桅杆上,整体外形为内倾斜构造;和凌乱的苏联其他舰船相比,基洛夫级的前后甲板相当光滑,舰面上几乎没有多少多余的东西。据悉,基洛夫级的水下噪音也被得到了有效控制,西方国家对基洛夫级的水下减噪技术很是恐慌,甚至当时的北约海军人员曾开玩笑说:“如果你看到海面上出现船浪,但雷达屏幕上却什么都看不到,那恭喜你,你找到了基洛夫级。”

超级武库舰

与二战前夕的“大和”号一样,作为冷战中的超级战列巡洋舰基洛夫级,不仅以其超大的吨位和庞大的外表唬住敌人,同时还是个能够移动的巨大的海上武器堡垒。上至防空,下到反潜,从远程导弹攻击航母到派空降特种部队痛殴索马里海盗,基洛夫级几乎样样都能。全副武装的基洛夫级巡洋舰,总共装载了500余枚各式导弹,是个不折不扣的海上火药库。虽然俄罗斯全国只剩一艘基洛夫级“彼得大帝”号还在正常运作,但是在库兹涅佐夫进厂大改、新巡洋舰计划还遥遥无期的的情况下,基洛夫级仍然被当作今日俄罗斯海军中的老大。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苏联曾计划建造基洛夫的接班人夏伯阳级巡洋舰,但该计划最终随苏联解体而夭折

由于基洛夫级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款多用途巡洋舰,所以基洛夫级在反潜、防空、反舰和舰队预警方面样样精通,不像苏联导弹巡洋舰的几个“偏科”前辈。而且和它的几个前辈相比,基洛夫级的大多数武器几乎都是完全为基洛夫级本身而设计和改进的。在外界的眼中,基洛夫级似乎是专门为美国航空母舰而设计的,而事实上则是考虑了航母和潜水艇的各种要求。其中最为美国人惧怕的,还是基洛夫级的最新型反舰导弹——P-700“海难”(北约编号SS-N-19)。

在1970年时,苏联已经拥有了数款反舰导弹,以供潜水艇和舰艇使用攻击敌舰。为了应对美国航空母舰的威胁,苏联先后开发出多个型号的远程反舰导弹,包括P-6/35系列、P-500系列。可是P-35虽然射程够远,但却需要提供全程的雷达跟踪指导,否则只能保证几十公里内的命中率。P-500系列稍微好一些,不需要再提供全程指导了,但是其飞行过程之中仍然需要由舰载直升机等提供中段制导以修正弹道。直升机进入敌军防空火力圈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旦直升机被击落,仅凭导弹根本无法执行继续打击的任务。在舰载机发展不力的情况之下,苏联人非常希望能够获得一种舰载机之外的远程打击敌水面舰船的有力手段。因此,继续发展远程反舰导弹是苏联人的不二选择。为此,苏联开始了新导弹的研制工作。新导弹被要求能够由潜水艇在水下发射,无需中段制导,并且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能够打击航空母舰一类的大型舰艇。

在这种情况之下,P-700导弹诞生了。这款导弹原本是为949型“猎豹”级攻击型核潜艇专门配备的武器,在基洛夫级设计之时,设计者将P-700导弹,连同949潜艇用的发射管道一同移植到了基洛夫级上。既然是为潜水艇设计的导弹,必然无法安装体积巨大、结构复杂的回旋发射臂,这样初始发射方向就需要由载舰来给定。同时期美国已经开始研制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与传统发射方式相比,垂直发射不需要载舰的预先定位就可以对360度区域内的所有目标进行打击。苏联当时的S-300地空导弹系统等武器上已经实现了垂直发射,可见垂直发射对于苏联来说技术上并不难解决,但是苏联并没有采用垂直发射安置的反舰导弹,而是采用了与甲板呈70度斜置的“准垂直”发射技术。设计局在设计时认为,虽然垂直发射在技术上可行,其附加的造价也能够承受,但是舰舰导弹与舰空导弹之间的时机要求有很大差异,不需要对空导弹那样急迫的临战准备,反舰导弹发射前只需要载舰做个简单的机动转向即可完成,与其花大力气搞“华而不实”的垂直发射系统,不如将主要精力用在导弹的远程制导和战斗力提高上,俟主要问题解决以后,再解决关键问题亦不迟。如今俄罗斯显然已经解决了远程反舰导弹的制导等关键问题,其最新的“俱乐部”等反舰导弹,已经能够和防空导弹一体化集成在一个标准模块内了。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比较苗条的P-500反舰导弹,装备在基洛夫级的缩小版光荣级上

那么P-700比起P-500来说有哪些先进之处呢?由于苏联/俄罗斯对P-700这种镇海利器神乎其神的保密程度,尽管P-700已经快有30多年服役历史,但官方仍然很少透露P-700的具体性能数据。因此互联网甚至军事期刊上大多数关于此种导弹的性能分析数据都大不相同。在此,谨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汇总之后做简要估计。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从失事的核潜艇上打捞出的P-700导弹,外形粗壮,弹体饱满圆顺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美国情报局当初猜测的P-700导弹布局,和现在初露端倪的实物相比简直是南辕北辙

2000年,俄罗斯装备P-700导弹的949A级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发生事故沉没。一年后,当“库尔斯克”号残骸被打捞上来时,出于安全需要,要及时将艇上挂载的23枚导弹卸下。而在这时世界各国才第一次通过媒体的镜头见到了P-700导弹的“真容”。一时间,西方国家以前关于P-700导弹的推测几乎被全盘推翻。从前,西方国家以为P-700仅仅是P-500的制导或者增程简化版,但是P-700的实物照片却令很多人大吃一惊:与已经公开的P-500导弹相比,P-700的外形说明:P-700很有可能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导弹。P-500拥有很长的弹翼,以在亚音速飞行中提供足够大的升力。这且不说,P-500导弹腹部还有一个巨大的涡喷发动机进气口。P-700却是中间略鼓的圆柱形光滑弹体, 仅仅拥有面积很小的折叠式弹翼,而且没有附加的进气口。P-700导弹射程500公里以上,有消息称其射程能够达到700公里甚至更远。因为P-500射程是500公里,比P-500更先进的P-700射程必然只多不少。但是,如果P-700没有进气道,仅仅依靠火箭助推,它能够飞出将近700公里吗?

随着P-700的一些更多的技术资料以及图片的公开,外界终于明白,俄罗斯在P-700上应用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同时也是苏联军队的独门秘技之一——整体式冲压发动机技术。P-700采用了类似米格-21的环形头锥进气道,这样能够保证弹体截面始终为正圆形,使得导弹易于储运、发射。与传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冲压发动机没有结构复杂的压气机、涡轮等回转设备,而是依靠速度来压缩空气,因此其效率要比涡喷发动机高得多,其速度更是远远超越了涡喷发动机。但是,为了保证压缩空气所需的启动速度,使用冲压发动机的导弹在发射时需要利用火箭发动机助推,达到工作速度后方能正常工作。与P-500捆绑助推火箭不同,整体冲压发动机的助推火箭被内置在发动机的喷口内,火箭发动机工作完成后直接从尾部的喷口被喷射出去。这样,P-700的外形比起P-500简洁了许多,标志着P-700的阻力更小,飞行速度更快。P-700导弹虽然看起来长度和P-500差不多,但是其相比于苗条的P-500可谓粗壮了许多。有消息称P-700导弹长10米,重达7000公斤,战斗部装有近一吨的高爆炸药。

当基洛夫级使用P-700攻击水面舰队时,首先由各种侦察机、侦察卫星进行先行侦测,寻找到可疑目标之后,基洛夫级会向目标方向转向,为导弹预先定向。发射时,基本上是每次2枚齐射,一次发射16-24枚导弹,形成蔚为壮观的导弹发射群。一般来说,在P-700导弹群中,6枚或8枚中间有一枚“领弹”在7000米以上高空飞行,打开主动雷达导引头搜索目标;而其余的导弹则在海平面附近掠海飞行,同时保持无线电静默,仅仅接收“领弹”的指向信号向目标飞行。直至接近目标时,各弹全部打开导引头,并自动分配目标。这种巧妙的导弹指导模式不仅解决了复杂的中段制导问题,而且能够实现数十枚上百枚的密集发射而不会产生电磁饱和问题。当时,苏联甚至为P-700导弹配备了电子对抗系统、卫星天线和弹间数据链,据说最后的攻击场景是让美国人不寒而栗的:如果苏联海军2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和5艘949型核潜艇同时发射导弹进行攻击,短时间内会有140枚重型导弹倾泻到航母舰队头上,航母本身会遭到超过36枚导弹的“热情欢迎”!更加可怕的是,即使北约能够及时的预警到导弹发射,但是以P-700每小时2800公里的时速,从导弹发射到目标中弹仅仅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当领弹从7000米高度垂直向下俯冲之时,美国人很可能连哭的时间都没有了。即使美军的防空系统能够击中P-700,其巨大的速度和质量所带来的附加动能也能够给美军舰船一记重创!据悉,俄罗斯仍在对P-700导弹进行改造,为其换装更加灵敏的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和红外导引头,以进一步提高其精确度与作战灵活性。

除了令人恐怖的反舰武器之外,基洛夫级的防空力量也让美军海军航空兵头疼不已。基洛夫级装备了远中近多层次的防空系统,能够防御各种类型的空中袭击,并为整个舰队以及未来的苏联航母提供可靠的防空保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S-300F“里夫”中远程区域防空系统(北约编号SA-N-6)。S-300F的苏联研制代号让人立即想起了苏联大名鼎鼎的S-300系列区域防空系统。确实,陆地上的S-300和海洋上的S-300都是同一S-300系列导弹的不同版本,进入陆军服役的S-300P和进入陆军服役的S-300F作战能力、战术指标、主要结构以及制导体制都基本相同。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S-300F发射井外观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正在装填的S-300F所用导弹

S-300F可以装备的导弹型号有两个不同系列:48N6系列和5V55系列。5V55K应该是最早装备的导弹,但其射程只有47公里,与后来得到广泛装备的S-300PMU系列相距甚远。而且5V55K依然采用全程无线电指令的制导方式,准确率低,技术落后。所以刚开始基洛夫的远程防空能力并不是很强,主要还是依仗强大的反舰能力。

但是后来火炬设计局推出了更加先进的5V55L导弹,相比于5V55K来讲,5V55L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首先,5V55L的射程大幅提高到了90公里,拥有了远程防空能力;其次,5V55L采用指令+TVM复合制导模式。相比原先的制导体制来讲,TVM有了一个半主动的雷达导引头,其射击精度因此不再受雷达波束的宽度影响。后来又有了性能更好的48N6E系列导弹,48N6E通过增加装药和优化弹道等方法,将射程大幅提高到150公里。48N6E2则更换了非常先进的主动雷达导引头,使之可以脱离舰载雷达制导范围的束缚,因此其射程达到了惊人的200公里。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造型奇特的的S-300F系统雷达“顶盖”

目前俄罗斯陆军所用的S-300系统已经进展到更新S-300PMU3/4系列(或称S-300VM,俄罗斯武器为了扩大出口,经常变换代号,有时同一种武器甚至有好几个名称,很有可能“安泰2500”、S-300PMU3/4以及S-300V系列之间差距非常小)以及“安泰-2500”。对比陆地上S-300系列导弹的最新发展,我们猜想,俄罗斯一定在利用S-300系列的出口外汇和技术预研来改进舰载的S-300F。在基洛夫级下水近三十年的时间里,S-300F的代号在外界媒体里面几乎就没有更新过,倒是北约国家不断的根据一些零星资料揣测并冠以SA-N-6B、SA-N-6C之类的称呼。

对比陆上S-300系列的不断进展,大体可以对海上S-300F改进型的性能做出以下估计:

1.导弹弹种不断增多。除了上文提到的5V55系列、48N6系列,可能还会有以下一些导弹上舰执行防空任务: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9M96E、9M96E2导弹与48N6E2导弹,注意其大小对比

9M96系列。包括9M96、9M96E、9M96E2等。与其前辈相比,9M96系列采用类似俄罗斯R-77空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相当于将固定在军舰上的控制雷达装在了导弹之上,为导弹的最后飞行段提供末制导。同时,在导弹上安装脉冲火箭侧推器,使导弹的最大使用过载达到了惊人的60G,可以打击做高机动规避的目标。由此,导弹的最大脱靶量得以大大减小,从以前的9米大幅缩减到3米,多数情况下甚至连1m都不到,拥有了直接碰撞杀伤的潜力。导弹具有直接碰撞能力,意味着导弹可以直接碰撞弹道导弹的弹头将其击毁,或改变其飞行轨迹而令其失效。因为精确度提高,不必依靠巨大的战斗部来保证杀伤概率,所以9M96系列的尺寸体积大大减小,仅重400多公斤,在原有48N6/5V55系列的一个发射筒内可以同时装进4枚9M96系列导弹。虽然体积减小,但是9M96的射程依然高达120公里。一旦俄罗斯海军的S-300F大量装备9M96系列导弹,将使得海军的防空能力成倍上升。

40N6系列。40N6系列是S-300最新型号以及S-400系统(S-400也可看为是一种S-300的高级改进版)装备的远程防空导弹,俄方宣称其最大射程能够达到400公里。笔者认为,在更新导弹制导体制、缩小战斗部的前提之下,实现如此射程完全有可能。

2.除了面对来自舰载机等空中力量的威胁之外,还开始涉足反导领域;

在弹道导弹威胁还不大的年代,防空导弹的主要用来击落飞机。受导弹制导精确度的限制,多数情况之下导弹本身还不能直接与目标碰撞,而是从以目标周围一定圆区域之内飞过。为此,防空导弹大多做成破片式、连续杆式或者高爆炸力的战斗部,采用近炸引信,只要导弹与目标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即自动爆炸,利用散射出的弹片或爆炸的冲击波对飞机结构进行破坏。弹道导弹的弹头与多数空气飞行器不同,普通防空导弹的爆炸破片虽然能够破坏飞机的空气动力结构,但却不能破坏利用惯性飞行的弹头。因此,美国的反导导弹在制导、探测控制等方面大下功夫的同时,也将导弹的战斗部改为一个整体,利用动能直接碰撞击毁目标。俄罗斯电子控制技术不及美国水平,以现在水平还不能100%确保直接命中。为此,在9M96系列上采用了“定向爆炸”技术,在导弹接近目标时,主动雷达导引头能够及时探知目标位置,并控制战斗部定向爆炸,使破片大多数击中目标;同时减少破片数量,增大破片质量,保证最好的反导效果。

3.与导弹配套电子设备不断更新;

S-300刚上舰时,基洛夫级所提供的配套照射雷达是两座造型奇特的“顶盖”相控阵雷达,同一雷达只能在110度范围内制导导弹攻击6个不同的目标。利用回旋装置,两座照射雷达可以同时对220度以上的扇面内的12个目标进行攻击。宙斯盾采用4块中心对称布置的相控阵雷达,每块雷达能够在90度区域内攻击2个目标,系统可以同时攻击360度射界内的8个目标。虽然单舰的防空能力还能和宙斯盾舰有一比(尤其是对付同一方向的大量目标),但是目前俄罗斯仅有一艘基洛夫级和三艘光荣级舰上的S-300F还有作战能力,和美国动辄八九十艘的宙斯盾舰队相对比起来必然是自愧不如。因此提高舰载雷达的探测引导能力,使一套S-300F系统可以同时进攻尽量多的目标,这是俄罗斯海军今后的武备发展方向之一。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顶盖”相控阵雷达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其性能却能大体满足S-300F系统的作战需要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彼得大帝”号上两座顶盖中的一部被改装为平板状,型号可能为30N6E

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研制能力和技术储备在世界上始终处于先进行列,尽管不如美国人能制造诸如THAAD的各种噱头,但是俄罗斯陆军最新型的S-400、“通古斯卡”、“铠甲”、“道尔”等防空武器系统以及空军的R-73E、RVV系列空军导弹一直让西方国家飞行员惧怕不已。反过来看我国武器序列发展过程中,前几十年师从苏联,但“师傅”终究是自己留一手,不可能把最先进的都给我们,所以我们始终和苏联存在十年左右的代差;中美蜜月时又唯西方为是,丢了甜瓜去追西瓜,结果没追上。苏联武器虽然貌似“傻大黑粗”,技术含量低成本不高,但是我们只顾降低成本,一些部门甚至把宝押在作战官兵的艰苦奋斗精神之上;苏制武器坚固可靠的特性却不能为我所学。欧美武器大多技艺精湛,貌似先进,可是美式武器高科技含量的背后却是强大的国力支撑。我们早就引进过法国的“海响尾蛇”,耗费大量时间进行仿制,到了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海军竟然仅能用射程区区几公里的舰空导弹保卫祖国领空,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海军建设在几十年的彷徨之后有所突飞猛进,如今“中华神盾”已经能够远航亚丁湾执行任务了。

S-300F系列与美国驱逐舰的不同之处,除了以上所述的战术性能之外,还有那独一无二富有苏联特色的“左轮枪”垂直发射机构以及“冷发射”模式。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近拍“左轮枪”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美国“标准”防空导弹的发射镜头,火焰奔腾

苏联的垂直发射系统很有意思,这种系统没有采用美国的箱式发射筒,而是采用了圆环形排列导弹的方式。这还不够,圆环形的一圈导弹在甲板上仅有供一枚导弹发射的开口,一枚导弹发射出去,机构带动圆环旋转,将下一枚导弹转动至发射位置。由于这种转圈式的导弹发射方法类似左轮手枪的供弹机构,因此西方国家为其起了个“诨名”——“左轮枪”。为什么抛弃制作与设计都比较简单的箱式垂直发射系统,而采用如此怪异的方法,俄罗斯人的设计思维一时让人捉摸不透。而且,似乎俄罗斯的管型发射系统大多采用“冷发射”模式:导弹发射时,首先通过燃气发生器产生温度较低的高压燃气,将导弹泵射出去;在导弹飞离载舰一定高度距离(约30米)后导弹发动机才开始点火工作,飞向目标。西方国家则不然,导弹直接在发射筒内点火,发射时浓烟滚滚,甲板上烈焰奔腾,好不热闹。当然,冷发射方式使得本来就笨重的左轮枪下又多了一个燃气发生器,因此整体上讲西方国家的垂直发射系统较苏俄产品来讲要轻便许多。

但是,客观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采的这种奇异的导弹发射方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冷发射对甲板的破坏无疑要比热发射轻得多

苏联海军当初设计垂直发射装置时,很明显对舰船的生存性予以重要考虑。稍懂些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在爆炸的冲击波压力作用下,圆形是最好的受力结构之一,相比之下方形结构就比较容易破裂。箱式储运的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是其导弹分布排列非常紧密,一旦受到攻击或者故障而导致起火爆炸,密集排列的导弹非常容易发生殉爆事故。西方国家采用热启动的发射方式,万一导弹点火失败,直接就会在箱内爆炸。此外,导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尾喷口火焰对发射箱和甲板的烧蚀非常严重,因此往往一个垂直发射装置用过很少几次就不能用了。冷发射方式虽然麻烦些,但是对载体破坏较小,也较为安全。一旦弹射出去后导弹发动机点火失败,可以立即遥控导弹当空自爆,减轻对载舰的损伤。此外,俄罗斯采用旋转机构发射导弹是很有讲究的,每一圈导弹在甲板上只有一个开口,其余均是泄压口,可极大的保护待发的导弹。而且,导弹底部距离舰底还有很大一个舱室,此举将极力降低密闭空间爆炸的影响。可见,与西方国家在甲板上布置满是开口的方式相比,俄罗斯人无疑对舰船防护力与垂发进攻力权衡良久。

在远程防空兵力之后,基洛夫级还配备了西方编号SA-N-9、SA-N-4的进程防御导弹和“卡什坦”弹炮合一近迫防空系统,构建了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对来袭目标展开层层打击。在今天的俄罗斯海军航母编队中,只有基洛夫级的MP-800预警雷达能够探测到500公里远的空中目标,而库兹涅佐夫的MP-710型三坐标雷达最远距离仅有300公里。因此,基洛夫级是整个舰队的防空力量以及空袭预警中坚,几乎承担着整个舰队的防空重任。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卡-27反潜直升机

自卡拉级以后,苏联海军一直将反潜能力作为舰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基洛夫级也装备了由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及鱼雷、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和各型声纳组成的多层反潜火力。远程反潜力量主要由一架卡-27反潜直升机组成,活动半径200公里,可以装备各型吊放声呐、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据称,卡-27所携带的反潜武器可以攻击航速40节、深度500米的潜水艇。当然仅仅是可以攻击,真正的反潜能力目前尚无实战检验。

基洛夫级首舰的中远程反潜火力是与卡拉级相同的反潜导弹系统(实质上是一种火箭助飞鱼雷),后三艘取消了甲板上发射装置,导弹也更换为北约编号为SS-N-15的全新型号。与编号为SS-N-14的导弹相比,SS-N-15取消了火箭发动机与反潜鱼雷之间的串联结构设计,而采用火箭助推器直接固定在鱼雷后部的方式,以方便用鱼雷管进行发射。当然,为了减小导弹的总长度,作为战斗部的鱼雷被做的非常短粗。而且,取消了SS-N-14的反舰能力,减小了导弹总重。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SS-N-15反潜导弹

除了反潜导弹之外,基洛夫级还装备有另外一种苏联的独有武器——火箭深弹发射器。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RBU系列火箭深弹发射器

面对纳粹海军疯狂的无限制潜艇战,反潜深水炸弹在二战时的反潜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的反潜深弹大多为圆筒形,采用定深引信,从军舰尾部投掷。这就要求反潜舰只必须要保证在潜艇的正上方才能炸沉目标。后来出现了利用炮弹冲力将深弹抛射到舰只两侧的做法,但深弹射程并不远,最远甚至连500米都不到。二战末期,美军开发出了声纳浮标以及反潜用的自导鱼雷,使当时的德国及日本潜艇一旦遇到美军的反潜飞机很难逃脱。为此,战后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未来的反潜武器主要以精确制导的自导鱼雷和声纳系统为主,至于深弹应该算是一种过时的武器。70年代以后,美军的新建舰艇上已经看不到反潜深弹了。

苏联的思路则和美军不同,其认为:深弹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作为水面舰船的最后一道反潜屏障来讲,其作用无疑要比复杂昂贵的自导鱼雷强得多。况且深弹不仅可以反潜,还可以利用深弹弹体容量大的特性改装成特种弹药,比如鱼雷诱饵、高爆破片弹等。深弹无制导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于一向注重武器效费比的苏联军队来讲实在是件好东西。在解决反潜深弹射程的问题上,苏联将低廉的固体火箭加装在深弹上,做成火箭深弹。火箭深弹不但能够打击距离军舰几千米的潜艇,还可以临时当做舰载火箭弹,攻击水面以及岸上目标。大口径的深弹装有数十千克的高能炸药,并且可以像火箭弹那样齐射造成恐怖的弹雨,面对片目标时的杀伤效果甚至好于速射100mm和76mm舰炮,而其却更为便宜和有效。因此说,火箭深弹发射系统是一种廉价高效的舰载武器,在今天应对低烈度的海上和局部冲突时还是非常有用的。试想一下面对海岸上成片的恐怖分子据点,两座AK-130舰炮一时还应付不过来(130毫米炮弹有点贵确实),P-700又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味道,此时火箭弹就能体现出其有效价值来了。

正是基于以上观点,苏联自二战结束就开始不遗余力的进行舰载火箭深弹以及发射系统弹的研制工作,并开发出一系列从军舰到猎潜艇所用的大小反潜火箭系统,以适应各种不同场合。如今,RBU系列火箭深弹已经开发出从RBU600到RBU12000(数字代表射程)的全系列产品,其发射器也从单管至16管不等。现在的俄海军中,从扫雷艇到基洛夫级巡洋舰,都能找到RBU系列火箭深弹的影子。

为了支援反潜作战,基洛夫级装备了强大的声纳系统。利用巨大的舰体结构,基洛夫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声纳换能器。其声纳系统主要由一部舰壳声纳和一部主动可变深拖曳线声纳所组成,北约分别为其取名“马颚”和“马尾”。“马颚”舰壳声纳位于舰艏的球鼻艏内部,据称是苏联根据窃取来的法国声纳技术所研制的,是一部全向扫描综合声纳系统,其主动模式下的直接有效探测距离高达40公里以上,而被动监听模式下的最大搜索距离高达120公里,可为SS-N-15反潜导弹提供全射程目标指示。

在苏联海军舰队中,基洛夫级不仅仅单舰防空、反舰、反潜能力强大,而且几乎各方面战斗力都是当时苏联海军中的中坚。事实上,从首舰开工到最后一艘基洛夫级下水,共计30多年的时间内,依靠巨大的舰体,基洛夫级为当时的苏联海军所属的科研部门提供了一个极其良好的武器试验平台。每一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入役之时,其上所装的武器都是当时苏联以及俄罗斯最先进的海军用武器装备。因此,基洛夫级中的每一艘都有些许不同,其首舰“基洛夫”号侧重反潜力量,后来的2、3、4号舰则继续强化防空力量,“彼得大帝”号更是更换了许多全新的电子设备以及导弹,作战性能和前三艘相比更上一台阶。

奇怪的核动力战舰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被称为“十大工程”之一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

在水面上,尽管苏联早在1956年就建造了全核动力推进的破冰船“列宁”号,但是水面舰艇的核动力应用却是一拖再拖。与美国海军的全核舰队相比,苏联海军似乎不太重视水面舰艇的核动力化,从肯达到卡拉的多级巡洋舰没有一艘是核动力,甚至莫斯科级、基辅级乃至库兹涅佐夫级三级航空母舰中也没有一艘是核动力航母。与美国的全核舰队相比,苏联海军是有些落后了。但是不知为何,基洛夫级竟然空前绝后的成为了苏联水面舰队中唯一一级装备核反应堆的航空母舰。更外奇怪的是,即使是采用核动力了,基洛夫级仍然装有烟囱,因为舰上还装有两座燃油过热锅炉。这还不够,基洛夫级的燃油锅炉不仅作为备份动力使用,而且在高速航行时,仅靠核动力的功率还不能达到最大航速,必须要有燃油锅炉的参与。这与单一利用核动力的美国核军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作为核动力战舰,基洛夫级居然会排烟

和美军相比,苏联之所以在核动力上舰方面顾虑重重,主要还是苏联军队的长期建军思路有关。与核反应堆的固有优点相比,早期核反应堆实在太不稳定了,稍有疏忽可能就酿成类似苏联K-19核潜艇类似的反应堆核泄露事故。在苏美双方爆发大海战的时候,核反应堆一旦被击中,势必造成大规模的核泄漏以及核污染,酿成一场海上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为此,苏联大多数的核潜艇都装有两座以上的核反应堆以及备份内燃机推进系统,还有随时充满电的蓄电池,这一切都是为了防备可能的故障。高度重视系统冗余是苏联海军舰船设计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西方国家的舰船上是见不到如此注重冗余度的设计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

基洛夫级巡洋舰虽然好,而且造价比美国航母便宜许多,但是对于苏联来讲还是太贵了。况且当时苏联还要留出经费来制造航母。基洛夫级原本计划有六艘的建造量,在苏联解体前夕,实际投入建造的只有五艘,忙于推行休克疗法的俄罗斯是没有心思继续将第五艘建造出来的。最后一艘“基洛夫”级彼得大帝的完工日期一拖再拖,从1986年上船台,12年后才于1998年服役。

此时的俄罗斯海军已经不是当年的苏联海军,原有的四艘基洛夫级被全部重新命名为俄罗斯籍的著名海军军官,首舰“基洛夫”改名为“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2号舰“伏龙芝”改名为“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3号舰“加里宁”改名为“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四号舰的原本命名还不得而知,但是在一番修改后,四号舰竟然冠以俄罗斯海军创始人之名——099“彼得大帝”号。彼得大帝不仅仅是俄罗斯海军的创始人,而且是现代大俄罗斯的创始者,用“彼得大帝”作为人名,足见俄罗斯对基洛夫级最后一艘的器重程度。

然而目前的俄罗斯海军序列里,除了最后一艘“彼得大帝”号之外,基洛夫级的前三艘舰已经不见了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几艘舰先后老化,并且驶进港口变成了“防波堤”。基洛夫级设计上的隐患,在冷战结束之后立即暴露出来:设计杂乱(当然比起基洛夫级的各位前辈来说还算比较先进一些),武器系统操作维护复杂,保养困难。彼得大帝号的繁琐复杂的维护与清理工作,让今日的俄罗斯水兵们疲惫不已,抱怨连连。这且不说,基洛夫级的核反应堆居然还出过事故,早就被切尔诺贝利核事件丢尽了脸的莫斯科为此心惊胆战。90年代中期,“拉扎列夫海军上将”被拆解,至此俄罗斯只剩下了三艘成形的基洛夫级巡洋舰。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两艘趴窝的基洛夫级:“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和“纳西莫夫海军上将”

在“兄弟”们依次“隐退山林”之后,“彼得大帝”号作为基洛夫级巡洋舰唯一的遗产,顿时成为俄罗斯海军的看家良将,与仅存的几艘光荣级和大而无用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一起构成俄罗斯海军的顶梁柱。2000年,099“彼得大帝”号第一次执行训练任务,结果就偏偏不幸遇上不幸的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威武壮观的巡洋舰此后被留在海上孤零零的看守着“库尔斯克”的“忠骨”,在几十日能见度几乎为零、伴有11级海风、同时又是寒风凛冽的巴伦支海上顽强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此后,“彼得大帝”号几乎经历了俄罗斯海军大大小小所有的海上演习。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唯一的“彼得大帝”号

舍我其谁:基洛夫级巡洋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20380型护卫舰是苏联海军解体之后俄罗斯全新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新的水面舰艇

2010年,俄罗斯海军突然宣布,将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送进造船厂进行大改装工作,预计改装工作需要5-8年才能完成。这样,“彼得大帝”号顿时成为俄罗斯海军现役军舰中吨位最大的型号。近期,俄罗斯海军又宣布,考虑重新启用退役封存的两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在新建舰艇方面,俄罗斯首艘20380型多用途护卫舰已经下水服役,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的同级舰进入现役。但是新型巡洋舰会在什么时候出炉,会不会是类似“夏伯阳”的型号,还是“朱姆沃尔特斯基”,目前还探听不到任何消息。俄罗斯海军曾放出狠话,要在2030年之前开工建造6艘航空母舰,但是以俄罗斯目前跌宕起伏的国力,再联想俄罗斯首款第五代战斗机PAKFA一拖再拖的“前车之鉴”,俄罗斯海军的前景真是难以预测。不过,在不久的将来,“彼得大帝”号一定不会再孤单。俄罗斯海军的未来,普京只用一句话概括:“要么变得强大,要么干脆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