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枢体制

 笑熬浆糊糊 2013-08-02

说到古代的中枢政制就会使人联想到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专制集权的演变。从始皇帝开始就设立了“三公九卿”使得大家互不相属又互相牵制,保证了皇帝的决断权。
刘邦靠一帮忠心的兄弟而得天下,因为自己能力的有限,汉初萧曹主政丞相的权力很大。到了汉武帝为了限制丞相加强皇权,提拔了一些中下层官员作高级侍从,建立了由侍中、常侍组成的“中朝”参与决策,丞相为首的“外朝”官成为了执行机关。刘秀建国后,为了显示开元新气象,又做了大改动,设尚书台置尚书令下设六曹,尚书台成为朝廷中枢机构,诸般政务通过尚书台总揽于皇帝,三公已成为名义职位。
三国时曹丕又设中书省为中央决策中枢置中书监、中书令以起草诏命的形式参与决策,这样就又使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此外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拥有审阅尚书台呈奏文书的权力,可以说是部分参与决策组成门下省。从此中书、尚书、门下成为新的中枢。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十分有远见的科学创意。
东晋时中枢机关开始有了制衡机制,也就是门下省审查中书省起草的诏书,而且可以驳回要求重拟,权力不小了;门下发出的诏书要经尚书省审查;尚书省呈报的奏议先经门下审查再经中书裁定。其实我觉得门下作为衔接机构权力不小,如果说这个位置多是宦官外戚宠臣的话,擅权就不惊讶了。
南朝宋时有个奇特的现象就是起用中书省下级官吏中书舍人草诏,这主要是当时门阀豪族势力过大而引发的,皇帝使寒人掌机要,部分原因是为了打击门阀,这样反而使得中书监、中书令成为荣誉职衔。
隋代周后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内史省内史令2人,门下省纳言2人,尚书省尚书令1人左右仆射各1人,均执宰相之职。内史省起草诏令为决策机构,门下省执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为行政机关下设六部长官为尚书处理日常政务。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合理的中枢体制初具模式了。这种体制最重要的优势,当然是对皇帝来说,就是让三省同掌中枢政权,三省长官成为集体宰相,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一方面分工明确一方面权力被削弱,避免了权臣独专大权,中央集权强化了。记得有个朋友曾问我古人是怎么想到的,这么“高”,我说这不是隋一朝一夕的,而是从秦开始近800年来皇帝们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补充不断改革的结果,是皇权需要的集体结晶。
唐基本沿袭隋制,只是改内史省为中书省,纳言改叫侍中,尚书省正式确定吏、户、工、兵、刑、礼六部。尚书令因太宗曾当过,以后设为虚职不授,左右仆射代领尚书省事。太宗时常以品味较低的官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等名号,后来又有什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其实这说明宰相的范围扩大了,更便于集思广益,避免专权。
经过藩镇割据到了北宋,那更是注意皇权专制,还特设了枢密院掌军事,与宰相对掌大权号称“二府”,而将财政由三司使管理称为“计相”。
元朝建立后推行汉法,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等,中书令虚职由皇太子兼领,下设左右丞相为实际宰相。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极度不信任文人的他干脆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了,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当然没有文化人是不能治国的,所以他又设大学士侍从左右协助处理政务,渐成内阁,到了明中期内阁已经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
清初负责决策的中枢机关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反正对皇权不利。康熙时特设了个南书房由翰林当值,就是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雍正时开始倚重军机处,军机处对所有内外大事都参与商议以备皇帝咨询顾问,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核心,但其本身没有独立性,裁决权出自皇帝,皇帝挑选亲信担任军机大臣,实际上成为对皇帝个人负责的工作班子,皇帝通过军机处便于集权,而且办理政务也是迅速机密。当然长远的看这种独裁只适合明君,所以不少人对清这个方面嗤之以鼻啊!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中枢体制在不断变化,核心就是皇权愈发集中专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