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城 商丘

 八王书屋 2013-08-02
历史名城 商丘

八王书屋2013年8月2日收集整理

商丘的由来源于阏伯,阏伯为帝喾高辛氏之子,相传为帝喾后妃简狄吞燕卵而生,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阏伯在公元前2800年,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阏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人们尊他为“火神”。阏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的由来。

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商祖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由此衍生的文化称为“商文化”。

商丘为六朝古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前中期都城、周朝宋国国都、汉朝梁国国都、南宋开国之都、金朝末年暂迁之都。早在8700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栗陆氏执政的首任帝栗陆氏伏安降生于栗广之野(今夏邑)并都于此。商丘也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建都于商丘。帝喾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虞城谷熟镇),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并先后数次在商丘建都。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应天府南京,位居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金哀宗天元元年(1232)十二月迁都归德府(今商丘)。

商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据考证,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个,其中单姓789个、复姓460个,遍布海内外。除帝喾后裔外,有据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还有葛、虞、陶、陈、田、桑、甾、犬、火、睢等。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9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台湾省的“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10大姓氏中,有7个姓氏“根”就在商丘。当今姓氏中,朱、傅、宋、葛、汤、虞、华、龙等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

商丘文化灿烂,轶闻趣事丰富多彩。这里有“相思树”的悲剧,有“月下老人”的喜剧;有“闹龙街”的幽默,有“葫芦诗”的戏谑;有“桃花扇”的凄美爱情故事;有“高祖斩蛇”的威武神勇传说。可谓包罗万象,不胜枚举。商丘是许多美丽故事传说的发源地:相思鸟吟唱千年一曲、大小乔醉曹千口一传、花木兰忠贞千古一人、月老人牵情千里一线、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贞烈千古一扇,“庄周梦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朝三暮四”、“江郎才尽”等成语的发源地均在商丘。

汤王兴商,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领汤在商丘一带活动。汤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约公元前16世纪灭掉残暴无道的夏桀,在商丘建立了商朝。

葵丘会盟,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在葵丘(今民权县林七黄河故道北岸)盟会诸侯。齐桓公、楚成王等大国诸侯均参加,并在此写下和好息战盟书,使各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楚庄王闻讯,率兵攻宋救郑。两军在宋国境内的泓水(今柘城县慈圣镇)相遇,宋襄公以强调“仁义”治军,不听谋士劝告,两次错失良机,致使全军覆没,自己身负重伤,不治而死。

梁孝王守睢阳,公元前154年,西汉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亲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企图打通西进京都长安之路。梁孝王刘武拥兵10万,死守睢阳城3个月,给西汉王朝得以重整旗鼓的机会。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梁孝王因守睢阳有功,深得汉景帝厚爱,赐天子旌旗并与皇帝车同辇,梁孝王所在的梁国也成为汉王朝中最强大的诸侯国。

睢阳保卫战,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757年正月,叛将安禄山部下尹子奇率10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睢阳守军5000余人依靠睢阳坚固的城池,与敌激战数百次,坚持了半年之久。最后,弹尽粮绝,捕雀捉鼠为食,人亦相食,却无一人投降。城破,张巡、许远皆被残杀。

赵构登基,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金兵的威逼下,逃至陪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在南门外举行登基大典,继皇帝位。

李自成两次攻打归德府城,明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农民军暴动。三月,他和张献忠率兵数万攻打归德府,归德府守卫军凭借城墙固守,在城四周架起火炮,轰击农民军,农民军久攻不下,伤亡甚重,遂撤离。退至睢州,又被守孝在家的户部郎中袁枢(袁可立子)击溃。

黄河在商丘北徙,明嘉靖十六年(1537)夏,黄河水在今梁园区刘口乡南岸决口,河水泛滥,灌归德府城,直至十九年冬城内始干。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水向北迁徙,以后商丘一带才少有黄河水灾。


 
 

文物古迹

商丘有三皇之首燧人氏燧皇陵,有三皇之一炎帝神农氏朱襄陵,有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帝喾陵,有华夏音乐始祖葛天氏陵,有华夏造字鼻祖仓颉墓,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有先商主题博物馆中国商文化博物馆,有商朝主题纪念地华商文化广场,有商朝名相伊尹墓,有宋氏始祖微子祠,有宋、戴、牛等九大姓氏祖陵三陵台,有宋国国都遗址宋国故城,有春秋五霸葵丘会盟台,有春秋宋国楚国争霸的泓水之战遗址,有孔子回宋国老家祭祖省墓的孔子还乡祠,有孔子讲学论道的文雅台,有孔子讲学途中避雨的孔子避雨处,有道家大师庄周墓,有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有西汉梁国皇家园林梁园七台八景,有闻名中外的西汉梁孝王芒砀山汉墓群,有巾帼英雄木兰祠,有南朝才子江淹墓,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墓,有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有颜真卿书法神品八关斋,有诗仙李白爱情悲剧的青陵台,有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墓,有大唐忠烈张巡祠,有赵匡胤避暑的拴马树,有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有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商丘古城,有中原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归德府文庙,有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故居壮悔堂,有侯方域爱妻李香君的翡翠楼,有大司马袁可立道教建筑群袁家山,有归德府城内富商穆氏家族穆氏四合院,有佛教胜地小南海,有明清黄河故道“水上长城”等等。

商丘古城拱阳门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中国十大古城之一。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商丘古城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宋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都城在今商丘。宋国故城位于今商丘古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国都城的遗址。宋国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墙长2900米,南墙长3550米,西墙长3010米,北墙长3252米,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其面积约相当于今商丘古城的10倍。宋国是我国历史上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燧皇陵,即燧人氏陵。燧人氏在三皇五帝中位居三皇之首,其“钻木取火,以化腥臊”,从而开创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新纪元。燧皇陵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商丘火文化景区,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华商大道与平原南路交汇处北200米。燧皇陵总占地面积约440亩,墓冢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进入燧皇陵,首先看到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边,有排列整齐的石雕,庄严肃穆,燧人氏墓冢和雕像矗立于陵区的中心,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火神台是中国最早最现代化的授时台也是中国唯一的民用授时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 1.5 公里火星台村。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火神台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传说五帝之一的唐尧封他的哥哥阏伯于商丘负责管理火种,一是管理火种,以便人们可以随时取到火(因此后人又称他为火神)。二是祭祀火星并观察火星的运行,以便及时地告知人们防灾避祸并适时地播种收割。太岁星如果在卯时出现,叫“单阏”,在甲午出现,叫“阏逢”。卯时是早晨,甲年是年干之首,所以“单阏”和“阏逢”比较引人注意。久而久之,观察火星与太岁之间的关系、位置的火正契就被称为“阏伯”。契死后,人们就在他生前观察火星的高地上葬之,后人称之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或火神台。 此台经史学家论证会论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台。火神台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 35 米,台基周长 270 米, 元代在台上建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山门、戏楼。

 
 
 
 
 
 
 
 
 
 
 

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镇守宁陵的张巡率兵增援。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士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他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破了敌军的鹅车攻城,又施巧计与敌军抢粮,后火烧敌军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万,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但是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归德府文庙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坐落在商丘古城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555年至1559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此修建了文庙。归德府文庙位于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老校区院内,前有畔池,并立有范仲淹的塑像。与全国其他各地文庙前殿后学(堂)布局不同的是,归德府文庙是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归德府文庙大成殿不仅具有豫东建筑的特点,也吸收了徽派建筑的精华,独具特色。

 
 

八关斋,位于河南省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古宋河畔。唐朝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河南节度使田神功为保卫睢阳,同安史叛军大战两天两夜,经殊死拼杀,终于救出睢阳全城兵民,保住了睢阳城。但田神功却因苦战成疾,生命垂危。睢阳百姓自发设“八关斋会”,捐粮捐款,请1000名僧人赴会祈祷田神功早日康复。一时,香供摆满郊野,经声佛号昼夜不息,四乡百姓云集,车马塞道。颜真卿有感于此,亲自撰写一篇 900多字的短文,题为《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刻于石壁,此中书法艺术为中外书法爱好者所倾倒。“八关斋”碑为《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简称为“八关斋”,由此可知该碑是记述唐朝宋州(今商丘)官吏举行八关斋会来报德所立。那么,何为八关呢?八关亦称八戒,为佛教用语,是指佛教男女信徒一昼夜中所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及歌舞观听;七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八不食非时食。前七者为戒,后一者为斋,合在一起总称为“八戒斋”或“八斋戒”、“八关斋戒”。斋,素食不茹荤称斋;施舍饭食与僧人亦称斋。施舍素食斋饭,招引众多僧人来。此后,朝代更迭,兵燹水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往昔繁华成了尘烟,四散而去。但历经沧桑的“八关斋”碑,却一直默默地守候着这座几经荣枯的开元寺,伴着寺中的晨钟暮鼓,挺立于岁月的风雨之中。

 
 
 
 
 
 

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古城内,是商丘保存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穆氏家族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

 
 
 
 

壮悔堂为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主人公、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所建,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相同。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号雪花,商丘人,清初诗文大家。祖父侯执蒲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为明末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候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步的东林党首领,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

 
 
 
 
芒砀山汉墓群,永城芒砀山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孝王汉墓群,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西汉梁王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地下宫殿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西汉梁王陵墓群是在炸药还没有问世的西汉,完全由无数民工用锤子一下一下敲凿出来的,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墓内出土的汉代金镂玉衣,古墓中的壁画被称为“敦煌前的敦煌”。古往今来,墨客骚人,多游于此,留下了许多像曹植的《帝喾赞》、李白的《梁园吟》、杜甫的《遗怀》、颜真卿的《宋州信关斋会报德记》等流芳千古的著名诗篇和墨宝。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及大量精美的玉器等更堪称稀世之宝。

 
 
 
 
 
 
 
 

 
 
 
 
 
 
 
 
 

 
 
 
 
 
 
 
 
 

崇法寺位于商丘永城市东关崇法寺内。“宝塔盘云”古为永城八景之一。寺建于唐代,塔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今寺已废,存9层砖塔,高34.6米,楼阁式八角形,塔底座边长3米。1~4层嵌有深绿色琉璃雕砖,构图为一佛三菩萨。原塔1938年遭日军炮击。1985年重修。崇法寺塔为八角楼阁式9层砖塔,高34.6米,底层直径7.7米。塔体为椎柱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莲花开放。塔每层均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龙头,龙头系铁铃,随风而铿锵齐鸣,悦耳动听。塔底层有地宫。内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门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顶。内壁镶有深绿色琉璃佛像砖651块,构图为一佛两菩萨,它是我国古代转塔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

 
 

孔子还乡祠位于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孔子祖先为春秋宋国人(其祖居地为今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孔子的祖坟仍在此地)。公元前 680 年,宋国发生内乱,孔子曾祖孔防叔为避乱而奔鲁。孔子成人以后知晓夏邑王公楼村为自己的祖籍,时常回祖籍祭祖省亲。孔子还乡祠始建于唐初,其形制仿文庙,坐北朝南,有一壁、一坛、两殿、四门及碑林等。宋真宗时,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由曲阜到此定居,对孔子还乡祠修复扩建。金代,又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清道光元年,增建崇圣祠。

 
 


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是花木兰诸多故里说法之一,公元578年4月,突厥入侵幽州,5月周武帝宇文邕率五路大军亲征,因父年老,弟年幼,木兰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年。屡立战功。戌边归来,隋文帝欲封她为尚书,她坚持不授。归家后,脱去戎装,又现女儿真面目。木兰女扮男装的事情闻达皇上,皇上非常爱慕,欲选进宫中,木兰抗旨自杀,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后人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县营廓镇建造了木兰祠。

木兰祠祠内有祠碑两通:一通是元代元统二年( 1334 年)所立《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碑文载有对木兰身份、受封孝烈将军的确认及《木兰辞》全文。另一通是清代嘉庆十一年( 1806 年)所立《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 2000 年,国家邮政部在这里举办了 “ 木兰从军 ” 纪念邮票首发式。

 
 
 
 

仓颉墓位于河南省虞城县王集乡堌堆坡村,现在的仓颉小学也是在其遗址上建造,仓颉墓始建于汉代。现存有康熙九年重修大殿一座,为三门出厦,明柱木雕装饰,座梁嵌檩,八砖扣顶。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千年古柏,至今任然生机盎然,郁郁葱葱。殿内塑有仓颉高大坐像,孔子拜坐身前。明柱上书“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师”,殿两端各设配房,大殿后面是为高五米周长约八十米的墓,墓前有一石碑曰:古仓颉墓。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尹墓位于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周围一片古柏环绕,古柏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大的直径3米多。伊尹,名挚,未仕前“耕于有莘之野”。《孟子·万章上》上载:有莘之墟在今河南省商丘虞城县店集乡魏固堆村.伊尹生活于夏末商初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原为有莘国的奴隶,善烹饪。他想投靠商汤,一直找不到机会。后来有莘国君的女儿嫁给了商汤为妃,伊尹被当做“媵臣”随去,才如愿以偿。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事,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后来,商汤被夏丘于夏台,伊尹闻讯,便搜集珍宝、美女进献,使商汤获释。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并以假相迷惑夏,使其放松警惕,后时机成熟,汤伐夏,夏灭亡,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伊尹做为商朝的开国元勋,汤去世后,历位外丙、仲壬,及太甲。因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便迎其复位。沃丁八年,伊尹卒,葬于曹县城东南二十里楚丘。伊尹一生,历经坎坷。他助汤灭夏,扶君治国,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为炎黄子孙所称道。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原来是有辛氏的奴隶,擅长烹饪,颇有才学。商汤为了得到伊尹,娶了有辛氏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来到商。后来,伊尹曾经对商汤有救命之恩,并且辅助商汤灭了夏,建立了商王朝。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也有关于伊尹的记载。《史记·殷本纪》云:“帝沃丁之时,伊尹卒,即葬伊尹于亳。”《商丘县志》也记载:“伊尹百岁殁,帝沃丁以礼致葬于亳,即其地也。”《通鉴外记》也记载:“生于空桑,卒葬南亳。”

据说,商汤王听说伊尹有才,以钱币聘请,有辛氏国王留而不放。商汤又向有辛氏国王求婚,有辛氏国王的女儿嫁给了商汤王,伊尹作为陪嫁之臣也到了商汤王那里。后来伊尹看到夏朝国君夏桀非常残暴,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以“烹饪做汤”的道理劝说商汤王伐夏救民。商汤王看伊尹很有雄才大略,精通治国之首,就任伊尹为国政。伊尹辅佐商汤南征北战,推翻了夏桀王朝,建立了商朝,在南亳即现在的谷熟镇建立了商都。伊尹又辅佐商汤“铸金钱,制礼乐,定献令,迁九鼎于商都”。铸金钱,以便于人们进行物资交易;制礼乐,即制定国家礼仪、国乐,使整个国家达到文明有序;定献令,说是制定国家法律法规,惩治坏人,使统治者廉政爱民,群众安居乐业。商汤王驾崩以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任、太甲、沃丁4个帝王,前后共辅佐了5个帝王。沃丁为帝时,伊尹百岁而死。伊尹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沃丁帝以天子礼将伊尹葬于都城南亳。商汤王称伊尹为“元圣”,意思是伊尹是最高尚、最伟大的圣人。现在魏堌堆遗址处的伊尹墓前的石碑上,仍刻有“商元圣墓”的字样。

伊尹利用给商汤作厨的机会,得以亲近商汤,向汤陈说天下大事,劝汤积蓄力量以取天下。商汤发现他的才干,遂破格提拔了他.墨翟说:“伊挚(伊尹),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疱人,汤得之,举以为相。”他多次献计,征伐诸侯国,

汤伐夏,夏灭亡,汤取而代之,建立商朝。伊尹做为商朝的开国元勋,尊为阿衡(宰相)。汤去世后,历辅外丙、仲壬,及太甲。卒后以天子礼葬于此。墓地旧时占地数十亩,冢前有祠,内塑其像,历代修葺。1978年墓西曾出土商、周、汉代陶片。


 
 

。白云禅寺,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康熙二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在商丘一带广为流传。康熙为了寻找隐名出家的父亲顺治南游白云寺,为白云寺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遇到一位自称“八乂”的烧锅僧人。康熙回京后与母后说起,聪明过人的母后将“八乂”二字合成一个“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意含将田、土、巾(布)、贝(钱)赏赐僧众,而后扫兴而归。 寺内原有一施粥舍饭用的大铁锅,后弃置不用,却从中长出一棵槐树,得名“铁锅槐”,成为白云寺一大奇观。白云寺内还有大雄宝殿、多宝塔、佛公灵塔等景观。 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叫白衣庵。传说每当夏秋季节,这里白云缭绕,景色奇异,因此,更名为白云寺。该寺历史上多次毁于兵火战乱,又多次重修、扩建。

 
 
 
 
 

袁家山位于睢县,又称小蓬莱、吕祖庙,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建,是一处全国罕见的明代楼船形建筑群道场。清代康熙年间,状元彭定求搜集后来成书的道教经典著作《道藏辑要》中称为“袁家山”,这是到目前为止见诸史料的最早记载。清乾隆十九年(1754)的《归德府志·睢州城池图》中称“袁家山”,清咸丰三年(1853)睢州正堂在《袁家山地契碑》中,用作捐地契约的法定名称为“袁家山”,是为当时官府所认定。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新城图》中称“袁家山”。有山有水,历来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众神宜居之地。“吕祖庙”只是袁家山道场建筑群中的一个单体,这个名词也只在清代道光二十九年《重修袁家山吕祖庙碑记》中出现过,这个碑记也只能说明当时重修了袁家山道场建筑群中的吕祖庙,并不能说袁家山就是吕祖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