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胃粘膜脱垂症是由于胃粘膜异常松弛,逆行突入食管,或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临床上以后者较为多见。本病的发生与胃粘膜的炎症有关,当胃粘膜炎症时,粘膜下结缔组织较松,胃粘膜和粘膜下层增生,如胃窦蠕动增强,则粘膜下皱壁很易送入幽门,形成胃粘膜脱垂。本症多见于30~60岁男性。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腹胀、暧气等,部分病人胃粘膜脱入幽门而不能立即复位者,可有中上腹隐痛、烧灼痛,甚至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因进食可促进胃的蠕动,有利于胃粘膜脱垂的发生,故症状常与进食有明显关系。 方1 培土散 白芍30克、三七10克、鸡内金10克、黄连10克、甘草5克、陈皮10克、白芨15克。各药研成细末,分成6包,日3次,每次一包。用法:每次取鲜山药75克,洗净捣成粘糊状,加水250~300ML,煮沸,冷至微温后,冲服药粉。 功效:清热健胃,行气通脉。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郁热伤胃,气滞血瘀型)。上腹部灼热,压痛明显,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胃肠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底部呈残缺阴影,球部呈“香蕈状”变形。 {处方来源} 摘自《山东中医》杂志1996,(2)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30..消化系统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