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观点集萃

 乐山老杨 2013-08-03

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观点集萃

高峰讨论会嘉宾

 

汇聚各方力量共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高峰讨论会嘉宾观点集萃

  核心提示

  昨日的高峰论坛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总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像是一次新的出发。在每一个怀揣中国梦的中国人心里,对未来大家都有着憧憬,我们希望拥抱美丽中国,希望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生活。而这个前提,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在今天关注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希望生态文明能够成为每一个企业的遵守,能够成为各级政府的坚守。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加强环保工作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用生态文明的理论来看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就是一种发展模式,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不单纯是一个就污染论污染的问题。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要把握好: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增长,讲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讲经济增长,是竭泽而渔。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那什么鱼都没有了。

  第二,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就必须要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实践证明,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

  第三,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把影响科学发展和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作为整个环保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当前,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理解对整个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全国政协常委、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要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部署和要求,要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融入的路径和方式是什么?首先要唤起全民生态意识。因为,人人都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者和义务者,也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受益者。自己每个人的生态意识增强了,他们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就会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这样,全社会就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要双管齐下,两手抓,一手要抓好宣传教育,一手要抓好法制建设。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要使人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和其他文明同是一个历史进程。到了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这个时代虽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人类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繁荣,但是一定要看到它对生态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已经接近和达到地球的承载力的极限。所以,人每一次对自然界的征服,必然让自然界带来对人类的加倍报复。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选择之余而是必由之路。

  我们党追求的是与社会进步、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的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十八大讲的,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环境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承载力为基础,承载力是红线,如果要过了这个红线,就像一部汽车一样,只有油门没有刹车,这种发展无异于直奔死亡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教育还要宣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产品,要使全社会自觉地来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 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左右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基础,人类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我们也都是森林的儿子。

  我们的工作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提出要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左右。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快现代林业的建设步伐,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一,划定红线。要看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要求,优化我们的国土空间布局。我们国家也要划定红线,确保又有森林又有湿地,确保我们有基本的自然生态存在的基础。

  第二,守住底线,树立保生态就是保民生的理念。要把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态需求作为我们的底线。

  第三,布局短线。就森林建设来讲,在西部要尽快地留起来,在东部要尽快好起来。

  第四,建设长线。我们要建设有利于生态自然发展的,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弘扬生态文化。从而,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正在抓的就是建设四大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等。我们还在建设四大生态安全屏障,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的生产安全屏障。我们还在发展四大能源领域产业,围绕着生态建设的目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生态文明要基于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

  一个国家的美丽,分两个部分,大自然是美的,二是人工的造物是美的。大自然的美,只要人类不去干预和破坏它,顺应它的发展规律,大自然必然就是最美丽的。但是,人工造物就不一样了。人工造物必须要精心地适应大自然和自然发展的规律,才是美丽的,才是向大自然索取最小的。最典型的就是城市和建筑,一个城市是由建筑构成的。这个建筑到底是环境友好的还是坑害环境的。所以,我们现在把重点放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四个方面。

  300年的工业文明给我们的教训,城市确实是坑害生态的罪魁祸首,因为75%的能源、资源是被城市消耗的,75%的废物、废气是城市产生的,所以人类一手造就了城市,一手就把生态破坏得差不多了。

  所以,生态文明要基于绿色的建筑,生态的城市。这是我们人工的造物要适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向自然索取最小。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引导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刚才各位部长讲的,都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因此,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它的构成要素,也是它的能源来源,而且还是它的空间载体。因此,国土资源的管理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工作。因此,我们要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要引导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升级,以及为生态文明建设合理的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国土空间资源开发,建设生态文明要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匹配。只有相匹配,我们才能使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建立在一个统筹的基础上;只有相匹配,我们才能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才能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第二,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生态文明要以集聚开发为重点。只有集聚开发,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集聚效益,带来的成果,才能更好的在这些土地上经济运行更高效,生产更高效,才能使整个国家正富有竞争力,发展得更好,物质文明的基础打得更牢。

  第三,国土空间开发,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分类分级的保护和全面保护。开发的目的,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统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第四,在开发国土资源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还要注重以重点开发来促进区域均衡。

  第五,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要注重海陆统筹。要把海洋看成一个新的发展建设空间,新的资源的来源,以及便捷的交通通道,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形成海陆统筹。第六,在开发利用中,要注重突出用综合整治来修复国土空间。

  第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就是要贯彻节约优先的原则,实行节约优先的战略,节约集约用好国土资源。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把治理水土流失放在重要位置

  水土流失的治理,除了对河流有保护作用以外,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作用。生态的物质环境有三大重要因素:水、空气、土地。水土是生态之基也是生态之本,保护了水土也就治理了环境,保护了生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工程,把荒漠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放在重要位置。

  水资源非常重要,水患灾害也远不止洪涝和干旱,还有水污染的问题。我们这几年进行了300多条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有效控制了面源的污染。水利部出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见》,侧重几方面的考虑:

  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方面的保护和限制;二是进行效率和效益的运用;三是强调纳污能力的控制。还有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改善城乡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杰弗瑞?萨克斯:现在是必须改变的时刻

  对于我们来说,目前如果大家不能够看到太阳,不能够看到蓝天,都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担心我们孩子的健康,如果没有办法在外面跑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应该看到明确的信号,我们的错误犯得太大了。对于中国来说,应该投资于清洁的能源。我想说的是,这方面中国人非常明智。而且,我们也认为,要是当我们都看不到太阳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现在是必须要改变的时刻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朱莉娅?马顿?勒菲弗:保持大自然的多样性非常重要

  今天,中国在生物多样化方面也跟巴西一样的,我们可以看看来自于这个国家的中医药科学。中国的中医药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