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才 太晖观位于荆州古城西门外约1公里,太湖港北岸,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十二子湘王朱柏由于笃信神仙,遂于此量地造林,营建新殿,至次年落成,经占卜,得未济卦之六五,于是命名为“太晖观”。清乾隆《江陵县志》称:其时太晖观设有主体殿阁五座、偏殿、左右殿俱备,规模宏伟,殿宇高大,主殿铁脊铜瓦。殿内雕梁画栋、熠熠生辉,故有“小金顶”、“赛武当”之称。虽饱经岁月沧桑,主殿依然保存完好,与长春观、武当山同为著名道教丛林。 太晖观虽然是个历史名观,但多年来,该观一直由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安排的8名工作人员在这里负责管理,香火钱多由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用于补助单位人员工资不足。加之多方原因,致使香火一直不旺。2004年12月5日,我被调任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局长,面对太晖观管理混乱,债务沉重的局面,同全局机关干部职工一道,千方百计努力改变太晖观的现状,共同经历了太晖观“还观于道”的过程。 依法中止太晖观原承包经营合同 2002年,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好我区现有的旅游景点,区政府决定将台中学整体搬迁,土地、房屋资产及6名职工交由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安排。2003年,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通过全额垫资的开发方式,引荐建筑商张先标垫资修建了六殿及配套工程,共欠下工程款220万元。为了偿还债务,又对太晖观的经营权实行了招商承包,商人周涛获得11年经营权,并承诺每年按合同向局交出部分经营款,用于偿还债务。因该承包商一心想借观生财,又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加之社会上一些混混常在观内寻衅滋事,多个巫医马脚在观内骗取钱财,使一座历史名观香火日渐衰败,社会各方反映强烈。为此,市民宗局、省民宗委多次指示要求纠正这种不当做法,省政府副省长苏晓云也曾作了批示。两年经营过去,承包商周涛没有履行合同,没有向局交过一分钱,严重违背了合同条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必须理顺管理体制,依法中止太晖观原承包经营合同。经请示时任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陈天新同意后,2005年元月正式进入诉讼程序。工作由局纪检书记王家良同志具体负责,聘请了市昭信律师事务所杨颖同志为代理律师,向荆州区法院提出上诉,要求追究太晖观承包经营者周涛违约责任,并中止合同。2005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日)区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先予执行的裁定,时任区法院副院长张忠新率领民二庭法官刘先锦、执行庭张启华等多位法官和法警20多人到现场强制执行。将原承包商周涛及其员工全部清理出场,太晖观管理权收回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 上省进京寻觅治观良方 来到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后,我先后耳闻目睹了在太晖观发生的两件事。一是听局机关的同事们说,2004年4月21日(农历三月三)那天,观内三清殿奠基做开光法事,潜江、公安等地香头提着信众的捐款前来上功德钱,结果被一些身穿道袍的假道人把钱收后带回家了。二是2005年2月8日(农历腊月三十日)晚,全体机关人员按多年惯例在太晖观门口搭棚收门票,每位香客进门要交两元钱门票钱,大约晚11时左右,香客中有位老太婆怒气冲冲地将两元钱往工作人员面前一丢,说:“拿去,肥‘杂阁’去”!(方言“杂阁”意内脏)。当时我正站在旁边,听了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应该说这两件事对太晖观的香火都是有些负面影响的。 2005年3月16日上午,我和副局长张正俊、科长蔡正洪等同志到市民宗局找局长辛启国汇报太晖观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已通过法院解除原承包合同的情况。辛局长当时给我们讲解了党的宗教政策后随即安排局党组纪检组长刘世松同志带我们到章华寺和菩提寺参观。章华寺和菩提寺依靠党的宗教政策支持没有要政府的一分钱投入,却每年注入近千万资金修建新殿。此时,我向辛局长提出了去省道协和省民宗委的想法,辛局长十分支持,并安排刘世松陪我们一同前往。3月17日上午,我和刘世松来到武汉,先到省道协找办公室主任朱汉生同志就太晖观所面临的困难及出路问题请教解决办法。朱主任建议我找吴诚真大师,但当时吴大师外出未归。随即我在刘世松的带领下又到省民宗委宗教一处,受到了朱建昌处长、李晓明副处长等的热情接待。我汇报了准备在太晖观实行道人治观的想法,要求上级领导部门和省道协组织出面帮助解决太晖观矛盾。几位领导十分重视,李晓明副处长明确讲了几个观点:一是太晖观在全国道教中地位十分重要,国家宗教局一位副局长到太晖观视察后曾惊叹不已。太晖观问题比较多,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作过批示。二是认识宗教工作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三是处理宗教问题要遵循宗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道人治观”是正确的。听了李晓明副处长的话我心中感到很高兴。 为了更进一步求得上级的支持,当晚我与刘世松坐火车直奔北京。3月18日早晨下火车后,我们首先来到白云观找到国家道教学院周高德教育长,探讨太晖观治观良策,周高德教育长向我们介绍了全国道教的形势,人才匮乏是一个带共性的问题,太晖观问题的解决还得依靠吴诚真大师。周高德教育长边和我们谈话,边叫来几位湖北籍在校弟子,其中就有刘信锋、戢宗鹤等人与我们认识。谈话结束后,我和刘书记又到国家宗教局,受到了王司长和国家宗教局主办的《宗教》杂志社的陈社长、韩主编的接待,王司长向我们介绍了党和国家对道教的政策,韩主编也发表了几个重要观点,其中最主要讲了“荆州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工作要打宗教文化这张牌,人家是没观的想建观,没庙的想建庙,你们太晖观是现有的名观,为什么不很好的重视和利用呢。”听了这番话,我思想上受到了震动,心中仿佛豁然开朗。坚定了不仅“还观于道、道人治观”而且应“名观要名道”的理念。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顾不上休息,我和刘世松又连夜坐火车返回武汉。3月19日上午九时在长春观吴诚真大师住处,找到了吴大师。在吴大师面前我将太晖观的困境坦诚相告,并表达想请她到太晖观任主持的迫切心情,吴大师被我的坦诚所打动,欣然同意来太晖观考察。谈话中她结合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谈了党和国家对道教的政策,强调要放开让道人来办太晖观的事,并说债务不是问题。吴诚真大师一番话很实在很有高度。这次赴省进京来回虽然只有三天,但不虚此行,收获匪浅。 回荆后,我迅速将赴省进京的情况向区政府分管的刘启亮副区长进行了汇报。4月5日,吴大师率省道协王平副会长、武汉大学唐定邦教授、华中理大刘教授和长春观几位高道一行来太晖观考察。时任区委副书记、现政协主席陈天新参加了接待。专家学者一方面为太晖观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一方面又为太晖观问题一大堆,冷冷清清所遗撼。王平副会长当即还赋诗“道连太晖观,情系古荆州”表达了当时的心情。并表示省道协理应主动予以支持。 “还观于道、道人治观”的提出,开始在局机关内部产生过一些非议。有人说这是“卖观”,有人说“交给道人文物保护出了问题谁负责”,等等。因为过去太晖观的香火钱长期归局掌握使用,又有部分人在那里上班,实行“还观于道、道人治观”后,必然对局机关财力带来影响,回局人员的消化也有些压力。通过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和一系列党的宗教政策,这些人的心结解开了,思想观念也彻底转变了。 缜密选定驻观主持大师? 5月30日,省道协办公室主任朱汉生同志专程来我局洽谈吴诚真大师到太晖观驻观的相关具体事宜。6月份我局又先后4次接待深圳道人肖新铸和武当山道人肖品和来太晖观考察驻观事宜。为了慎重起见,我局专门委派副局长张正俊、纪检书记王家良两位同志到襄樊市民宗局长对肖品和道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综合各方因素考虑,局领导班子形成共识,认为选择吴诚真大师进驻太晖观比较合适。主要理由有三条:一是吴诚真大师是省道协常务副会长,同时还担任省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政治地位高,有组织保证;二是吴诚真大师是全国道教界八个大师之一,全国道教界名人,与国内外道教界联系广泛;三是吴诚真大师道行优秀影响力大。7月17日吴诚真大师率领一班人来局签订了驻观《意向书》。《意向书》中就吴大师任太晖观主持,其弟子刘信锋道长长年驻观负责,观内管理形式、偿还债务、原观内无证道人的去向、办理宗教界“三证”等问题原则上达成了统一的意向。 2005年8月15日,时任区委书记张文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我局关于太晖观如何做好“还观于道、道人治观”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对我局前期所做的争取吴诚真大师来太晖观担任主持表示肯定和支持。要求时任区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陈天新和副区长刘启亮参加我局领导班子会议,帮助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并形成《纪要》。2005年8月22日下午,我主持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请时任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陈天新、副区长刘启亮参加了会议。局领导班子成员虽然对协议中驻观期限问题、债务偿还及文保费数额仍有歧义外,但还是一致赞成礼请吴诚真大师来太晖观任主持,以实现“道人治观、名观要名道”的目标。最后,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陈天新在讲话中强调,要围绕三个问题统一思想:一是太晖观过去的教训要很好总结;二是要面对现实,解决太晖观200多万债务是一个紧要任务;三是未来怎么发展,既要支持道人治观又要坚持原则,文物保护这个品牌不能丢。我们请吴诚真大师驻观主持,要借助这个名人的影响和声望为我们地方发展服务。但就维修六殿时所形成债务要限期偿还,同时要每年支持一定数额的文保经费,对今后的建设目标要很好落实。副区长刘启亮在讲话中,对我局前期很重视、很慎重处理太晖观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礼请吴诚真大师来太晖观任主持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十分赞成“道人治观,名人主观,以教兴教,以教养教”的办法。要求认真总结前些年为什么太晖观这样的名观,香客有香不在这里上,有钱不在这里投的教训。在洽谈协议时,在期限和价款方面要以对方接受为准,对于今后区政府的再投入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投入要讲条件。同时要鼓励道人投入。结束后,由副局长李平负责起草了会议《纪要》。随后,由副局长李平带队将太晖观内部环境进行了整治,请出了无证道人11人,原局安排在太晖观上班的8人也同时收回区博物馆。 吴诚真大师主持太晖观 2005年9月8日下午,吴诚真大师率领刘信锋道长等一批弟子20多人(其中驻观道人12人)前来太晖观任主持。区四大家领导时任区长张震龙、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陈天新、副区长刘启亮、人大副主任毛建华等在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为吴诚真大师的到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同时邀请了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陈立洲、市人大副主任周崇炎、市政协副主席李建民、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市政协民宗侨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市民宗局局长辛启国、纪检组长刘世松等领导出席仪式。在欢迎仪式上双方正式签定了协议。吴诚真大师和我分别致词。陈立洲、张震龙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都表示要为吴诚真大师来太晖观驻观营造好的环境。欢迎仪式结束后,与会市、区领导特意送吴诚真大师入驻太晖观。晚上吴诚真大师在时任区长张震龙陪同下,出席了区组织的救助失学儿童捐赠晚会,吴诚真大师亲自上台将2000元现金送到会议主持人手中,表达了对失学儿童的关爱之情。至此,吴诚真作为一代道教大师正式成为太晖观主持,为这座历史名观增添了灿烂的光环,实现了还观于道,名观要名道的目标。 太晖观虽然被吴诚真大师率领道众接管,但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 (一)道观宗教政策落实不到位。太晖观虽然长期作为道教场所开放,但一直没有依法办理宗教场所许可证,观内外聚集大量巫师马脚和一些冒充道士的人员进行非法活动,以看病、算命、写表文为由,招揽香客进行哄骗,并四处设置小型庙堂神龛,让香客朝拜,夸大其词,从中骗取钱财,造成香客对道观产生误解。加之道观外围香铺甚多,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 (二)外围治安环境差。社会上一些恶势力经常窜入观内干涉和扰乱观内宗教活动秩序,威胁道众的人身安全,有一些闲杂人员强行以帮助做事为由到观内进行敲诈。如要在观内收停车费、维护治安、甚至直接找道人勒索钱财等等。 (三)还债压力大。按与局签订的驻观协议,要在三年内帮助偿还修建六殿还欠下的210万元债务,由于历史原因,观内香火不旺,年收入有限,如何还债和实现道众自养目标有一定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吴大师到任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规范道观场所管理。成立了有吴诚真、刘信锋、张辉、戢崇鹤等人组成的道教太晖观民主管理委员会。依照法规建立健全了宫观内财务、治安、消防、文保、卫生防疫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实行丛林化管理,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为了依法取得宗教场所许可证,在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先后申办了土地证、房产证和法人资格证,在此基础上按程序申报,2006年10月由省民宗委批准为正式宗教场所。为了解决太晖观内外治安环境问题,刘信锋道长带领道众深入到观外周边挨家挨户上门拜访、结交朋友弘经布道。 二是狠抓道众素养的提升工作。为了树立太晖观道人在信众中的形象,道观通过多种形式对道众进行引导和教育。根据吴大师的安排,先后组织道众赴武当山、湖南各地宫观学习考察。2007年7月又派刘信锋、戢宗鹤到湖北道教学院参加第三期“湖北教职人员骨干培训班”。与此同时,2006—2007年观内连续两年利用道教传统节庆时机(即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都请武汉长春观经唱团来观举行大型法事活动。每次参加的信众上万人,在宣传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8月《湖北日报》记者王作燕来观写下了“荆楚道——非常道之太晖观”。2007年又通过湖北天地广告公司在《BOSS杂志》上作为飞机和火车上的宣传物品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是抓建设,增强自养能力。我在与道人交谈中得知,道人一般没有多大经济实力,观内建设主要靠个人道行魅力,和兴建殿宇感召信众捐钱,这是不能将他们视为投资者的主要原因。为了使道观香火旺盛,刘信锋等道众分别经常到各地香头处进行走访,同时为信众做法事,广结善缘,使太晖观的影响有很大的好转。2006年夏季,通过化缘,用35万元重修了18座神像,以及祖师、金童玉女的贴金工程。2007年5月,又通过化缘,用20万元重修了18座神龛。2005年9月到2007年底,两年多时间帮助太晖观偿还原修建六殿欠款105万元。连续几年,吴诚真大师多次邀约武汉市大企业蓝光集团的雷总、居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尚总、以及弟子文总等多个老板来太晖观考察,终因外部环境不佳而落空。但吴大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2009年3月,又邀请省规划局对太晖观未来发展做了详规,规划分三期建设,共投入4000万元,复建三清殿、钟鼓楼、玉皇阁、救苦殿、斗姥殿等,同时兴建道教博物馆、道教茶馆等。完成整个道教建设体系,以便于更好地传播道教文化。 在太晖观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在外围环境方面区委、政府积极给予了大力维护。2007年5月下旬,观外一个绰号叫“四园子”的人,到观内向刘信锋道长索要钱财,并动手打人。我局得到反映后,立即向区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报告,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30日,在区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会议室,由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张桂华主持召开有区公安局、建设局、工商局、教育局、政法委、文物民族宗教旅游局、郢城镇等相关局、镇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周开勤、副区长黄祥龙、副区长罗中平出席了会议,就太晖观环境整治问题专题进行了研究,并限定7月份见成效。公安部门迅速行动,将“四园子”抓获归案并刑事拘留,严厉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5月31日,为落实区关于太晖观环境整治会议精神,我局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决定,由副局长张正俊、纪委书记王家良负责,采取请建筑商全额垫资的办法,在太晖观西边临西环路修建围墙和门楼,工程于年底峻工。高大的围墙和气势庄严的门楼为太晖观既增添了森严壁垒的神秘感,又为观内治安起到了屏障作用,使多年来困扰太晖观的治安环境问题得到了改善。 (本文采用了太晖观刘信锋道长提供的部分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