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古代君王到底在追求什么?

 传统文化网站 2013-08-04

【原文】会鼂12盟,何践3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列击纣躬,叔旦4不嘉。何亲5678,周之命以咨910?授殷天下,其位安施11?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12之?昭13141516,南土爰1718。厥利惟何,逢彼白雉19?穆王20巧挴21,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妖夫曳2223,何号于市?周幽24谁诛?焉得夫褒姒25?天命反侧26,何罚何佑?齐桓27九会,卒然身杀。彼王纣之躬28,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比干29何逆,而抑沉之?雷开30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31,卒其异方:梅伯32受醢33,箕子34详狂?稷35维元36子,帝何竺37之?投之於冰上,鸟何燠38之?何冯39弓挟矢,殊能将40之?既惊帝切激41,何逢长之?伯昌42号衰,秉鞭作牧。何令彻43彼岐4445,命有殷国?迁藏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46?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师望47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武发48杀殷,何所悒49?载尸集战,何所急?伯林505152,维其何故?何感天抑5354,夫谁畏惧?皇55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初汤臣挚,後兹承辅。何卒56官汤,尊食宗绪57?勋阖58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彭铿59斟雉60,帝何飨61?受寿永多,夫何久长?中央共牧62,后63何怒?蜂蛾微命,力何固?惊女采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64何喜?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译文】朝会规劝去结盟,如何实行我期待?苍鹰成群飞翱翔,是谁使其汇聚来?陈列击杀商纣身,叔旦为何不嘉奖?为何更新估量阐明停止,周国之命要叹息?上天授给殷天下,他的地位怎设置?先是成功后灭亡,他的罪责是什么?争相派遣征伐之器,为何这样来行为?并驾齐驱击两翼,人们怎么随从之?昭王成就大游历,南国改易又停止。他之利益是为何,难道仅为那野鸡?穆王巧于贪婪事,为何周围到处游?环视治理于天下,他有何索取与追求?妖人牵引又卖弄,为何号叫于市场?周幽王要诛灭谁?他是怎么获得褒姒的?天命反复又倾斜,惩罚谁又保佑谁?齐桓公九次盟会,为何如此身死去?那纣王奢华已穷尽,是谁使其迷惘又疑惑?他为何厌恶忠辅弼,又去服从谗谄人?比干为何要违逆,而被压抑终沉默?雷开为何多顺服,而能得到封爵赏?为何圣人规律都一样,而结局却是大不同?为何梅伯被剁成肉酱,为何箕子要装疯卖傻?后稷是帝喾美善之子,帝喾为何毒害他?将他投弃于冰上,鸟儿为何温暖他?为何他凭借弯弓挟长箭,殊知谁能供养他?既然惊动帝喾且强烈,为何子孙遭遇且成长?西伯姬昌号称衰,手持牧鞭放牛羊。是何命令撤除其岐山之社稷,将命归属那殷商国?周太王迁徙宝藏到岐山,会有什么能依靠?商纣王有使他迷惑的妇人,还能听什么批评?接受赏赐是儿子的肉酱,西伯唯有告诉上天。为何亲近上天反被罚,以至于殷商之命不能救?太公吕望栖身于肉市,西伯姬昌如何能识?吕望操刀而咏歌,西伯为何会喜悦?武王姬发杀殷纣,他又为何而悒郁?车载父尸还要战,他为何如此着急?纣王在城墙上吊死,他是因何缘故?他为何感叹上天还是让他丧失殷商,因为他谁都不害怕?光明上天汇集命于我一身,我为何还要戒备?我接受礼仪于天下,为何有人来取代?当初商汤以伊尹为小臣,后来伊尹成为辅弼臣。他为何鞠躬尽瘁于商汤,尊贵享受宗族之祭祀?功勋阖闾梦中生,幼小离家去流亡。为何壮年经武历,名声流转树威严?彭祖调制野鸡羹,上天为何得享用?他的寿命长又多,为何这样历久长?周公召公共执政,君王为何会发怒?蜂与蛾命运微贱,力量为何如此坚固?惊吓妇女采薇草,小鹿为何得庇佑?向北行到回水处,水流汇聚有何喜?兄长有那咬人犬,弟弟还有何欲望?以百两金钱来交易,最终还是无利禄。

【说明】本段还是屈原对人世间的许多事想不通,他不断地自问,周武王伐商,他的弟弟周公旦为何不赞美?周王朝取代殷商,殷商人应该怎么办?周昭王游历天下,侵犯荆楚,难道就是为了寻求白野鸡?周穆王生性贪婪,他到底有何索取与追求?周幽王建烽火台,他想要与谁对抗?屈原想不通,天命反复又倾斜,惩罚谁又保佑谁?商纣王相信天命,他曾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因此仗恃天命,无所不为,以至于殷商之命不能挽救。

——————————————————

【注释】1.鼌:(zhāo)古通“朝”。早晨。《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汉书·严助传》:“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鼌不及夕。”会鼂,即朝会。

2.争:(zhēng)“诤”的本字。《诗·小雅·小旻》:“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汉书·萧望之传》:“朝无争臣,则不知过。”这里用为强谏、规劝之意。

3.践:(jiàn)履行,实现。《庄子·徐无鬼》:“故足之于地也践。”《礼记·曲礼》:“修身践言,谓之善行。”《仪礼·士相见礼》:“不足以践礼。”既定计划。《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4.叔旦:人名。即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

5.亲:(qīn)《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韩非子·亡徵》:“亲臣进而故人退。”王先慎集解:“亲读为新。”这里用为更新之意。

6.揆:(kuí葵)《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管子·宙合》:“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易·系辞》:“初率其辞而揆其方。”《国语·周语》:“南北之揆七同也。”《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楚辞·离骚》:“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知贵不能,以教歌之法先揆之。”《说文》:“揆,度也。”这里用为大致估量之意。

7.发:(fā珐)《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诗·大雅·烝民》:“赋政于外,四方爰发。”《管子·宙合》:“没法贼发,言轻谋泄,菑必及于身。”《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礼记·中庸》:“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乐》以发和。”《广雅·释诂四》:“发,明也。”这里用为阐明之意。

8.足:(zú族)《管子·戒》:“宁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老子·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河上公注:“足,止也。”《论语·泰伯》:“启予足!启予手!”《论语·乡党》:“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管子·戒》:“甯戚之为人,能事而不能以足息。”郭沫若等集校:“孙蜀丞云:‘足,止也。足息,犹止息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这里用为“止”之意。

9.咨:(zī资)《易·萃·上六》:“齎咨涕洟,无咎。”《书·尧典》:“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吕氏春秋·行论》:“文王流涕而咨之。”高诱注:“咨,嗟叹之辞。”《汉书·韦贤传》:“微微老夫,咨既迁绝。”《世说新语·言语》:“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这里用为“叹息”之意。

10.嗟:(jiē街)《易·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书·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诗·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诗·小雅·节南山》:“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诗·周颂·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鹖冠子·博选》:“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小尔雅·广言》:“嗟,发声也。”这里用为感叹之意。

11.施:(shī失)《诗·周南·兔罝》:“施于中林。”《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诗·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诗·小雅·大东》:“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荀子·臣道》:“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韩非子·难四》:“或曰:臣主之施,分也。”《史记·韩世家》:“施三川而归。”这里用为设置、安放之意。

12.将:(jiāng)《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诗·小雅·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祗自尘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将自何所至。”《庄子·庚桑楚》:“备物以将形。”《荀子·尧问》:“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这里用为顺从,随从之意。

13.昭:(zhāo)指周昭王。

14.后:(hòu)《书·舜典》:“班瑞于群后。”《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说文》:“后,继君体也。”这里用为君王之意。

15.成:(chéng)《易·豫·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书·尧典》:“寅饯纳日,平秩西成。”《书·益稷》:“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周礼·司书》:“及事成。”《管子·七臣七主》:“美哉,成事疾。”《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说文》:“成,就也。”这里用为完成、成就之意。

16.游:(yóu)《书·大禹谟》:“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遊用。”《诗·唐风·有杕之杜》:“噬肯来遊。”《管子·五行》:“君子修游驰,以发地气。”《礼记·曲礼》:“遊毋倨。”《礼记·王制》:“膳饮从于遊。”这里用为遨游、游览、游玩、优游逍遥之意。

17.爰:(yuán)《书·盘庚》:“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诗·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诗·大雅·緜》:“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改易、更换之意。

18.底:(dǐ诋)《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十三年》:“盟以底信。”《左传·宣公三年》:“有所底止。”《国语·晋语》:“戾久将底。”《说文》:“底,止居也。”这里用为止住、停滞之意。

19.雉:(zhi)《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管子·地员》:“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礼记·曲礼》:“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墨子·公输》:“无雉兔鲋鱼。”《孟子·梁惠王下》: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说文》:“雉有十四种。”《尚书大传》:“雉者,野鸟。”这里用指为野鸡之意。

20.穆王:名满,周康王的孙子,周昭王的儿子。《书·君牙序》:“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

21.挴:(měi)贪。《楚辞·天问》:“穆王巧挴,夫何为周流?”《方言》卷十三:“挴,贪也。”

22.曳:(ye)拖,牵引。《楚辞·怨思》:“曳彗星之皓旰兮。”《庄子·让王》:“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礼记·曲礼》:“车轮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武举前曳踵。”《说文》:“曳,臾曳也。”

23.衒:(xuàn)同“炫”。炫耀、自夸、卖弄。《庄子·人间世》:“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衒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衒怪于群目。”

24.幽王:公元前781年,幽王宫涅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 (779),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

25.褒姒:人名。周幽王的与嫔妃。

26.侧:(cè仄)《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史记·项羽本纪》:“樊哙侧其盾以撞。”这里用为向旁边歪斜之意。

27.齐桓: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643年在位。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荀子·仲尼》:“齐桓,五伯之盛者也。”《韩非子·有度》:“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

28.躬:(gōng)《易·涣·六三》:“涣其躬,无悔。”《诗·邶风·谷风》:“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小雅·小弁》:“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大雅·召旻》:“职兄斯弘,不灾我躬。”《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潞子为善也躬,足以亡尔。”王引之述闻:“古字躬与穷通,躬当读为穷。潞子之为善也穷,言潞子之为善,其道穷也。”《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书·朱巳谓魏王》:“皆识秦之欲无躬也,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必不休。”这里用为穷尽之意。

29.比干:商代贵族,纣王叔父,官少师。相传因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孟子·公孙丑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荀子·儒效》:“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韩非子·安危》:“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30.雷开:人名。商纣王的近臣,善阿谀奉承。

31.德:(dé得)《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管子·版法》:“法天合德,象地无亲。”《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左传·隐公三年》:“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32.梅伯:人名。殷商时期的一个诸侯君主,因得罪商纣王,被处以极刑,剁成肉酱。

33.醢:(hai)《诗·大雅·行苇》:“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晏子春秋卷二·内篇谏下第二》:“醯醢腐不胜沽也;酒醴酸不胜饮也。”《韩非子·难言》:“梅伯醢;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鱣鲔之醢。”《广雅·释器》:“醢,酱也。”这里用为肉酱之意。

34.箕子:商纣王的叔父,名胥馀。商代贵族,封于箕。曾劝谏纣王,被纣王降为奴隶,囚禁。《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鹖冠子·备知》:“是故箕子逃而搏仇牧,商容拘而蹇叔哭。”

35.稷:(jì技)传说中周朝的始祖后稷,名弃,长于种植。后被尊为五谷之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书·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36.元:(yuán)《书·吕刑》:“自作元命,配享在下。”《左传·文公十八年》:“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杜预注:“元,善也。”《文子·上礼》:“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后汉书·张衡传》:“抨巫咸以占梦兮,乃贞吉之元符。”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37.竺:(zhú竹)古通“毒”。毒害。《楚辞·天问》:“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38.燠:(yù语)《书·洪范》:“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曰时。”《诗·唐风·无衣》:“安且燠兮。”《尔雅》:“燠,煖也。”《礼记·内则》:“问衣燠寒。”《楚辞·天问》:“鸟何燠之。”《说文》:“燠,热在中也。”这里用为温暖之意。这里用为温暖之意。

39.冯:(píng)《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大雅·卷阿》:“有冯有翼,有孝有德。”毛传:“有冯有翼,道可冯依以为辅翼也。”《管子·山至数》:“冯市门一吏书赘直事。”《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庄子·盗跖》:“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司马贞索隐:“冯者,恃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马部》:“冯,或假借为凭字,凡经传云‘冯依’,其字皆当作‘凭’。”这里用为凭借、依靠之意。

40.将:(jiāng)《诗·小雅·楚茨》:“或剥或享,或肆或将。”《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尔肴既将。”这里用为供养、奉养之意。

41.切:(qiē且)急切、急迫、恳切。《管子·形势解》:“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交。”《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唐李朝威《柳毅传》:“迨诉频切。”切激:强烈。

42.伯昌:西伯姬昌,即周文王。

43.彻:(chè撤)《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管子·弟子职》:“沃盥彻盥,汎拚正席,先生乃坐。”《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礼记·燕礼》:“司宫彻之士。”《礼记·士冠礼》:“彻筮席。”《礼记·曲礼》:“大夫无故不彻县。”《孟子·离娄上》:“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荀子·正论》:“《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淮南子·原道》:“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这里用为撤除、撤去之意。

44.岐山:地名。在宝鸡以东,西安之西面,原周国之都。《易·升·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诗·大雅·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周颂·天作》:“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管子·山国轨》:“周歧山至于峥丘之西塞丘者,山邑之田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

45.社:(shè射)《书·太甲上》:“社稷宗庙,罔不祗肃。”《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孟子·离娄上》:“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荀子·君道》:“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韩非子·解老》:“夫能有其国,必能安其社稷。”《史记·陈涉世家》:“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6.讥:(jī机)旁敲侧击地批评。《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款。”《左传·隐公三年》:“称郑伯,讥失教也。”《楚辞·大招》:“诛讥罢只。”《公羊传·隐公二年》:“此何以书讥。”《史记·游侠传》:“二者交讥。”《说文》:“讥,诽也。”

47.望:又名吕尚,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功臣。《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荀子·成相》:“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48.发:姓姬名发,即周武王。周文王之子,周国的开国君主。文王长子伯邑考被纣所杀。文王死后,由后立的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兴师东至孟津伐商,但因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还师。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杀比干,囚箕子,商朝矛盾急剧激化。周武王又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作誓声讨纣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军进至商郊,与纣兵于牧野决战。牧野之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

49.悒:(yì艺)愁闲不安貌。《苍颉篇》:“悒悒,不舒之貌也。”《说文》:“悒,不安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50.伯林:人名。指商纣王。

51.雉:(zhi)《易·旅·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管子·海王》:“吾欲藉于台雉,何如?”《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这里指为古代的城墙垛,以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52.经:(jīng)《公羊传·昭公十三年》:“灵王经而死。”《论语·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传》:“经其颈于树枝。”这里用为上吊、缢死之意。

53.抑:(yì义)为连词,这里用为或是,还是之意。《诗·小雅·十日之交》:“抑此皇父,岂曰不时。”《管子·小匡》:“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而不直。”《论语·学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54.坠:(zhuì赘)《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酒诰》:“今惟殷坠厥命。”《国语》:“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这里用为丧失、败坏之意。

55.皇:(huáng)即“煌”的古字。《书·洪范》:“建用皇极。”《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周颂·雍》:“假哉皇考,绥予孝子。”《管子·兵法》:“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这里用为光明,“大”之意。

56.卒:(zú足)古通“鞠”。鞠躬尽瘁。

57.绪:(xù序)《书·五子之歌》:“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书·君牙》:“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诗·鲁颂·閟宫》:“缵禹之绪。”《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礼记·中庸》:“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天下。”这里用为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之意。

58.阖:人名。又作阖闾,春秋末年吴国君主,名光。公元前514496年在位。

59.彭铿:即彭祖。传说中寿命最长的人,至殷末已活到767年。《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

60.雉:(zhi)《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管子·地员》:“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礼记·曲礼》:“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墨子·公输》:“无雉兔鲋鱼。”《孟子·梁惠王下》: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说文》:“雉有十四种。”《尚书大传》:“雉者,野鸟。”这里用指为野鸡之意。

61.飨:(xiang)通“享”。《诗·小雅·彤弓》:“钟鼓既没,一朝飨之。”《诗·周颂·我将》:“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左传·哀公十五年》:“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王飨礼,命之宥。”《国语·周语上》:“神飨而民听。”《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飨,受食亦曰飨。”这里用为祭祀先王和鬼神的宴席之意。

62.牧:(mù幕)《书·立政》:“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周礼·大宰》:“而建其牧。”《周礼·大宗伯》:“八命作牧。”《管子·牧民》:“凡地有牧民者,务在四时。”《荀子·成相》:“请牧基,贤者思。”《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故明主之牧臣也,说在畜乌。”《礼记·曲礼》:“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这里用为统治、主管之意。中央:指周王朝。共牧:指共同统治。历史上称之为共和,指周厉王暴虐,被迫下台,由周公、召公共执国政。

63.后:(hòu)《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诗·小雅·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说文》:“后,继君体也。”这里用为君王之意。

64.萃:(cuì脆)《易·萃·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书·武成》:“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鸮萃止。”《管子·中匡》:“三王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杜预注:“萃,集也。”《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韩非子·说疑》:“有萃辱之名,则不乐食谷之利。”这里用为汇聚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