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第A3版:管理 20111010期 江苏教育报

 cjm_222 2013-08-04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江苏省洪泽中学 邢道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对于学校,有如太阳对于宇宙,他是推动整个学校机器运转的力量和源泉。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鲜明的个性特征、较强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教师团队。从学校角度讲,发展教师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战略工程;从校长治校方略来看,抓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做了校长该做的正事、大事和要事;从教师个人发展而言,“专业提升与个人成长”是教师实现自身教育理想、体现自身价值的终身追求。洪泽中学近年来的变化就是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

  2003年至2007年,洪泽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一路下滑。2007年底,我被任命为洪泽中学校长。上任伊始,为了了解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我首先展开深入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是政府关心不够,有人认为是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不力,也有人认为是学校生源不优、资金有缺口。而我认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幸福感,工作激情不足,缺乏投入。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李希贵说过,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只有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作为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为此,学校提出了“用教师的发展铸造学校未来”的理念。这几年来,学校逆境赶超,迅速崛起,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实践证明,只有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才能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成立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教师发展包含培养、评价、任用等多个方面,牵涉到学校各个部门,因此,必须整合全校的力量,成立专门的组织,使发展教师成为学校行为,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2008年3月,洪泽中学在全省普通高中中率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师发展中心是以教科室为母体成立的为加速教师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与层次的集研究、督导与评价、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其运作方式就是从校长理念出发,以项目研究与项目实施为载体,在发挥督导与评价功能的同时,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校长理念与教师之间实现平等互动,推动校长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以校长理念为导向,依据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围绕教师发展的需要,确定研究项目,在项目研究和实施中进行督导和评价。如,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施,学校骨干教师评选以及骨干教师项目奖励基金的运作,教师培训的有效性的研究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教师招聘工作运作方式的研究与实施等。第二,以校长理念为导向,围绕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确定相关研究项目,在项目研究与实施中对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督导与评价。其核心职能是督导与评价,研究是主要手段与方法,贯穿其中,对教师的培训是其内容之一。教师发展中心聘请了校内外专家,组建了项目研究团队,从而使学校教师培养方式实现了方向性转变,把原来传统意义上的“领导强压型”的培养模式变为“专家引领型”的培养模式,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明确教师发展的培养方向。课堂是培养教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关于课堂教学,有许多可借鉴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规范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并确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方式,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洪泽中学提出“布点教学法”,并将此作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支撑,统一学校的教学思想,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品牌。“布点教学法”是洪泽中学老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姚湘仁在长达20年的教学科研中创立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并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洪泽中学教师在学习与运用“布点教学法”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技能,增加了对教学理论的认识。如今,“布点教学法”已经成为洪泽中学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课程,是洪泽中学独有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布点教学法”有一个“磨课”的环节,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重新关注,它以课堂为研究的场所,以对课堂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践反思、同事合作互助、专业引路、创新跟进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知识策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转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在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高耗低效的教学方式注定要被淘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学校应该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而推动学校的转型升级。而要推动学校的转型升级,就必须抓好教学常规,使每一项教学常规得到认真落实。只要教师形成认真教学、认真备课的风气;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备课组、每一个班集体都能形成研究型教学团队;教研组能够统筹全组的教学研究,指导各个年级的集体备课;备课组精心准备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每一份练习题,教学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升学率比拼的历史终究会结束的。放眼长远,学校内涵的提升才是学校发展的正道。对于学校而言,内涵就是由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理念、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构成的,外显于学校的育人生态。要优化育人生态,其根本点不在于硬件投入和基础建设,而在于优良传统的传承创新、健康校园文化的培育、办学理念的更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等方面,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内涵。教师的内涵提升了,学校的内涵才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