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榆城古风 2013-08-04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装饰和设计艺术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是绝对值得一看的。V&A Museum位于西南部(SW7),其对面就是著名的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特别喜欢的一件中世纪彩玻作品
特别喜欢的一件中世纪彩玻作品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屋的雕塑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屋的雕塑
这个雕塑非常的精美
这个雕塑非常的精美
罗丹的作品,初步估计了下,他的雕塑应该在6-10件左右
罗丹的作品,初步估计了下,他的雕塑应该在6-10件左右
进门的第一件雕塑,就是这个
进门的第一件雕塑,就是这个


























  V&A Museum的藏品有雕塑,绘画,装饰及材料,其中所藏珠宝,应该算是英国的所有博物馆中排第一的。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特展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慷慨的馈赠(1350-1600),以当时时期的雕塑及建筑实物,教堂绘画为主。V&A Museum在尽可能的还原其展品的原初之貌,既是尊重,也是专业的体现。

























  V&A Museum的结构布局,也类似大英博物馆的,其中有欧洲馆,中国馆,西亚馆中的阿拉伯风格装修物品,非常精美,也显得很现代。
中国馆鎏金佛像
中国馆鎏金佛像
北齐的石雕佛像
北齐的石雕佛像
唐陶俑
唐陶俑
清漆雕花桌
清漆雕花桌
北京艺术家邵帆的装置作品,估计是因为也以古家具椅子作为材料。放在一起,感觉上有些奇怪
北京艺术家邵帆的装置作品,估计是因为也以古家具椅子作为材料。放在一起,感觉上有些奇怪
日本馆的漆器,叹为观止!
日本馆的漆器,叹为观止!
多发几件
多发几件
来自伊朗的古波斯王国的金饰雕刻,应该为国王所有的
来自伊朗的古波斯王国的金饰雕刻,应该为国王所有的
细密风格的装修用瓷片,非常的现代
细密风格的装修用瓷片,非常的现代



























  欧洲馆的藏品,除开雕塑,还有大量的民居建筑类收藏,其中既有完整的实物,也有部分建筑局部配件或饰品。按照资料上说的,通过藏品的陈列展出,来提高民众的情趣和品味,虽然有严重的自我辩护之嫌疑,但是可以让藏品如此直接和大众进行接触,不论是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今,都不失为一件幸事。
让我目瞪口呆的,来自古罗马广场的纪念柱,原柱有200多米。目前在V&A Museum的有两截,加起来估
让我目瞪口呆的,来自古罗马广场的纪念柱,原柱有200多米。目前在V&A Museum的有两截,加起来估
底座估计就有4米,小照片是其原貌及资料说明。
底座估计就有4米,小照片是其原貌及资料说明。
古钢琴,装饰纹样有巴洛克风格,是镶嵌工艺,很精致
古钢琴,装饰纹样有巴洛克风格,是镶嵌工艺,很精致
绘画类,藏有康斯泰布尔,罗塞特等人的作品
绘画类,藏有康斯泰布尔,罗塞特等人的作品
安迪沃霍的作品是和毕加索的作品在一个馆的,都是版画或素描,数量也不多。
安迪沃霍的作品是和毕加索的作品在一个馆的,都是版画或素描,数量也不多。
非常喜欢的一件中世纪壁画,让我想到了敦煌
非常喜欢的一件中世纪壁画,让我想到了敦煌
古罗马雕像,非常细腻
古罗马雕像,非常细腻
米开朗其罗的大卫,摩西,,不过据说是复制品,但是依旧非常的震撼
米开朗其罗的大卫,摩西,,不过据说是复制品,但是依旧非常的震撼
摩西像
摩西像

  最后来和我一起浏览下内部建筑及咖啡馆吧:))
咖啡馆外
咖啡馆外
 
咖啡馆内部
 
咖啡馆内部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博物馆,博物馆以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人公爵命名,专门收藏美术品和工艺品,包括珠宝、家具等等。它在伦敦诸多的博物馆中拥有重要地位,华人要看中国古董一般首站就是大英博物馆,第二站就到这里。
  博物馆的中心是面向花园的一栋红砖结构建筑物,博物馆陈列的展品超过了四层楼,分别展示在长达11公里的长廊中,它们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家具、时装、珠宝、陶瓷、玻璃制品、银器以及建筑。展览品以欧洲展品居多,但也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伊斯兰艺术和设计的展品展示。

徐展堂艺术馆中的中国家具
    1988年,香港富商徐展堂前往英国扩展业务时,捐巨资援助维多利亚博物馆建立中国展馆。英国皇储查尔斯王子及戴安娜王妃曾代表英国王室设宴致谢徐展堂,并提议以徐展堂的名字命名中国艺术馆。进入徐展堂艺术馆除去琳琅满目的中国艺术品,可以直观的看到中国古典家具陈列的数量比例还是挺大的。这和博物馆的展览初衷有很大关系,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收藏品并不以"古老"或者"珍稀"等传统的标准来进行收藏。而是强调社会意义、生活和装饰意义。比如中国展厅中,展示中国的家具、中国的书画、桌子上还摆上笔墨纸砚。让人一下子就了解到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情况,知道了那些书画之类的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西方人看外国艺术品,比较重视视觉感染力,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有时是不到位的。黄花梨家具的第一视觉冲击力是很强的,正好符合西人现在崇尚自然的理念,优美的木纹及独特的造型,使得博物馆室内蓬荜生辉。像紫檀家具这种墨里藏金的概念比较深沉,反到不易打动西方观众。除了明式黄花梨家具外,这里还藏有我们明早期剔红家具及清代剔红家具若干,很多都是海内外的孤品,难得一见。

整堂明式家具再现中国文人生活的情趣
  记得早年自己很爱明式家具,当时在中国很少有博物馆集中展示明清家具,大都要去故宫或是颐和园去看,市场上能买的家具专著也是凤毛麟角。那时候有幸能看到很多国外博物馆的展览画册,发现大量的黄花梨家具早已流出海外,在满足自己感观的同时,也为此而惋惜。发展中的中国起步很晚,很多审美意识和思想观念都落后于西方社会,在追求组合柜的时代,拱手放弃了大量优秀的黄花梨家具,直至今日追悔已晚。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展出的明式家具大多以黄花梨家具为主,范围除了床之外基本囊括了各个门类。有件明代黄花梨四件套顶箱大柜给我印象很深,一对大柜分开对立,宽厚而高大,典型的明晚期作品。除底下牙板雕有一对飞龙赶珠纹饰外,大柜全身光素,黄花梨美丽的纹理散发着金灿灿的颜色,特别惹人喜欢。
  桌案类家具这里陈列了,炕桌、八仙桌、条桌、半桌、闷户橱、翘头案,全部是黄花梨家具,美中不足的是再有张刀牙板平头案就好了。这里面藏的家具可以说件件都是不错的精品,首先是黄花梨小炕桌,小巧可爱,最可爱的地方是四足的滚珠式托泥,圆圆胖胖的与秀美的壶门形成鲜明对比。整张桌子是浅黄色的黄花梨木,干净肃穆,桌面为独板制成。八仙桌是一腿三牙高罗锅枨式,桌面四边有拦水线。黄


花梨八仙桌目前在拍卖会上也不难见到,但是像这种做工与形制、材质都很讲究的很难见到了,大都被博物馆收藏着,私人手里的也不怕卖不掉,所以市场难觅也属常理。半桌、闷户橱和翘头案,虽属常见品,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形制做工都是很好的。博物馆把这些桌案与瓷器、玉器、及文房生活用具混搭展示,以求以整体的视觉感观告诉读者,中国文人桌案上的情趣与对待生活的态度。
  除了这些桌案,还有一对方头四出头北官椅很是耀眼。这对椅子不同我们常见的圆头四出头官帽椅,它的扶手和搭脑都是方头的,椅子下半部分不开壶门,而是三面作罗锅枨上起双矮老。这种做法从明末到清中期都有制作,但是制作数量较少,尤其在国内见到的少。看得出来当初老外挑家具还是很有一手的,多挑特殊稀有形制的,常见货买的少。

海外遗珍
  早在1910年左右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就出版了中国花黎家具图考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图书。多年在海外的生活,让我了解到,欧洲人做事大都很慢,但是一般不做无准备之事,做起事来都是有条不紊的。对我们家具的收藏和研究西方人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中看到的这些中国古典家具只是冰山一角,流失在海外的明式家具更多的还散落在很多的画廊和古董商、私人收藏家手中。我们今天在经济发展取得很大进步的同时,希望更多的国人不要忘记那些在海外博物馆中的中国古典家具及中国古代艺术品,更多的去欣赏和关注他们,有条件的话更多的购买回来,有益于我们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