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七紫 2013-08-05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春风弄蝶态轻盈,惹得骚人耳欲倾。陈洪绶的《听蝶》(立轴 设色绢本 109?38cm作于1626年,此时的他不过才28岁,正处在他的声望蒸蒸日上之时,所以早期的人物比较圆润华美,面目衣纹都如此。精神气质上也正处在对世界的美好想像中,故画面多逸趣,采花听蝶、轻歌飞舞的美妙神态,跃然纸上。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人物画,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小孩子,帝王、将相、知识分子,以及仕女的模样,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细笔点染,看一眼就觉可亲可爱,接受起来毫无难度。

顾恺之的洛神,周昉的后宫,唐寅的仕女,因要感慨女人的美丽,所以能把女人画得要多婀娜就多婀娜。

顾闳中的韩熙载,阎立本的唐太宗,周文矩的高士,因要显现将相、帝王与知识分子的品端貌正,所以把男人画得要多气宇轩昂就多气宇轩昂。

虔诚地赞美,纵情地讴歌,揭示出美的真谛,画出气度的极致,是历任画家们的重要责任,也是他们的心中向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术史,就是美的历史的意思。

 

“赏美”融入基因,化为血脉,一代一代传下来,养成了我们的读图习惯。有一天忽然看到有人居然把人物画得不那么美,甚至有些怪异,那惊讶的嘴巴,便要张得大大的了!

明末清初的大画家陈洪绶(1598-1652,就是中国“美”术史上偏偏不咏美的一个画家,他的人物画十分费人琢磨,女人不是亭亭玉立而是弯腰驼背的,脸庞也不秀气;小儿童往往头大如斗,浓眉鼓眼,面相也不甜美;男人么,耳长颌尖,鹰钩鼻子深眼窝,圆眼珠墨黑一点,不小心以为哪里的小鬼跑出来。

因为图式如此不同,气韵如此相异,刚开始赏读陈洪绶时,总忍不住在揣摩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我最早读到的他的作品偏偏还是一幅木刻画《屈子行吟图》,画中的屈原没有史书上歌咏的绰约风姿,孤独、瘦削,跨剑踯躅着,眉宇间锁着忧愁,把人的心看碎了。

所以翻书一读到陈洪绶,反复揣摩他的时间总是更长一些。

 

洪绶本人是在绍兴诸暨出生,可他们家的远祖是世居河南的居民,因为北宋沦亡,朝代改变,全家才迁到浙江。

陈洪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从曾祖父到父亲,都是官宦,不算是最显赫的官宦世家,但也是锦衣玉食的大好人家。

陈洪绶的出世也有某种中国人最喜爱的传说,说是有一道人曾赐予其父一枚莲子,说他吃下便可生得一个如莲的小儿。后来果然得聪慧小儿陈洪绶,便取小名为莲子,所以史称的陈老莲即为陈洪绶,这两个名字,他是用得最多的。

出生够好,天赋极佳,还有一颗谦虚的心,所以陈洪绶自小的家学底子十分厚实,四岁能画大幅神像,十岁笔墨如得天授,十四岁时,凭手中之画,已可换回不少银两。

但他家庭的命运却一直在走下坡路。陈洪绶的父亲死得很年轻,三十五岁即告别世界,此时陈洪绶不过才九岁。十八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剩得一个哥哥,却没把他当至亲的亲人抱在怀里一起取暖,只唯恐他分走了家产,竟至对弟弟加以逼害。

陈洪绶心知肚明是财产惹了祸,不想手足相残也不愿作一分计较,留下财产给哥哥,念一份虚空的爱,永远离开了家,自谋生路去了。

 

陈洪绶有如此气度的处世态度,固然在其天性纯良,不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不到二十岁时已很了解自我的才能,相信不用争家产也可以活得够好。

确实,他的人生苦恼,从来不在钱上。

陈洪绶在家时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蓝瑛教其绘画,此位人物是明代浙派的著名画家,他识得陈洪绶时,自己二十三,陈洪绶十岁。年岁隔得不太遥远,又惊异这个十岁孩子的天赋才能,从此作了他的师,亦作了他的友,很长时间内,二人总在一起切磋画艺。

由此可知,陈洪绶绘画的起点,与他的开智,是如何的高,有多么的早。

待陈洪绶离家而至绍兴独立生活时,他又拜了当时的思想名家刘宗周为师。这位明末的重要思想家是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十分强调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与行动力,他在思想上对陈洪绶的影响,可说是终身的。

落实到绘画上,要说陈洪绶的独树一帜,那种特殊的强烈的表现形式,旁人是从未想到过的,既难以模仿,又难以突破。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听蝶》全图欣赏。人物的样子真活!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枕琴待客》(立轴 设色绢本 87.5?39cm)创作年代不详,但从其画风,当是三十岁以后所作,人物面目特征开始显现,笔力渐显老辣,题写的“老莲洪绶画”五个字,真是好漂亮!可惜,后来的收藏者在画的右下角也写了字,但体态单薄,气势轻微,根本压不住老莲的字与画,大惜哉。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作画图》(立轴 设色绢本 75.5?28cm)可让我们赏一赏过去文人作画的模样儿了。青石桌铺纸,红秋叶、奇石陪伴左右,有文趣也有野趣。画者捻须寻思着如何落笔的样子,实是可爱又生动。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辽宁省博物馆藏的《斗草图》局部欣赏( 绢本设色 98cm  35cm),看到陈洪绶笔下的女人的样子了么,不是我们惯常欣赏的美仕女的样子,面目有异相,身段不标致,有他突出的人物画的风格。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斗草图》局部欣赏。这样的仕女看得久了,美与不美似乎已弱化,会发现它非常的有味道,总能探究些什么更多的意味出来。而且,它在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可说是更美的,因为感觉那么饱满,人物那么有态。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晋爵图》局部欣赏(卷绢本设色纵24.2cm 235cm)。这是一幅长卷作品,当是中年以后的作品了,其成熟风貌已在此幅画中尽显,人物伟岸,仪态有方,衣纹清晰有力,似有铿锵声。这与他性情中的硬朗与不屈是尽相吻合的。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晋爵图》的另一个局部欣赏。如此简洁有力的衣纹刻画,与他早期作品的圆润笔触,天壤有别。

只不过,此幅《晋爵图》我有一些存疑,还是在他艺术风格摇摆时期的作品么?人物容貌还没有那般雄奇安稳,怪得还未达水平;染色也不够丰富有层次;签名么,看着是他的字,可他很少写“陈洪绶”三个字的,一般是“洪绶”或“老莲洪绶”~~~~好多为什么哦!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旧年在保利秋拍上细赏过的此幅《高士图》(局部 立轴 设色绢本 97?46cm),一打照面真的够惊讶。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眼睛,这样的造型,半人半神半鬼,好夸张,却也好有趣,越看越有味道。到最后眼睛竟至不舍离开画面了。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高士图》全图欣赏。仔细想想,标致的人往往是好画的,如此夸张怪诞却又极有仪态的人反而是不好画的。这样的作品只能显示着,画家已走在自我创造的道路上,既有别于先人,也有别于后人了。真了不起。

 

陈洪绶:尚有一念从未毁(上)
再呈一幅陈洪绶的《仕女》图欣赏吧(立轴 设色绢本 109?44.5 cm),说他的女人“弯腰驼背”是不假的,但你不会觉得她们难看,或者说那是另一种好看,有另一种深长的意味。又是画得极其讲究的,发式、着衣、手持之物,都那么耐人品读。于此,也许我们稍稍明白,独一无二的图式,意味着一个画家对世界贡献了一个由他创造的、无中生有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