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学生和自己学习的机能(郭思乐)

 昵称503199 2013-08-05

保护学生和自己学习的机能

·                                                                                                                                                                 -------说给生本教育的老师们

·                                                           郭思乐

我们要在未来岁月中延续儿时的求知,而且只在原汁原味的欣赏中,去陶醉灵魂中的学习快乐,更像爱护身体发肤一样地爱护与生俱来为学习而存在的机体机能。这是多么惬意啊,我们能够学习,能够成长,发挥大自然赐我之血脉才具。于是,我们鄙薄貌似高级而其实低级的那些享受。这就是学习使人提升的机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许多东西已经看到过了,那种在你面前打高尔夫球高贵炫耀、锦衣玉食的浮夸,使人伸长脖子和两腿发软的时候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他们其中一些人辛苦和值得同情的一面,就是内心的空虚,需要学习来填补,而我们自己就是学习的富翁,而且享有学习与生同在的惬意。教育者,你应是这种文化思维的堡垒。

    我记录感悟故事,希望教者以此为例,能把知识点转为思维点去育人。晚餐,一位河南朋友问,广东先喝汤,而我们后喝汤。为什么?我说广东天气热,坐下来口渴,当然先喝汤。而北人,不渴只饿,当然先吃饭。而且可见城市生活习惯来自当年的农村,城市是由农村孕育出来的。你看,一件事只要多问为什么就催生几多知识。

·                                 如果仿此思考,我们会产生大量问题,推动大量创见(我奇怪许多人会想不到东西来写)。比如,随便说,西人鼻子高长,隆准公,原因天气冷,需加热吸进的空气。而南方海边人,因凝视海的辽远拉长眼睛晶状体,另方面又因需遮挡强烈阳光而加大眉骨缩进眼球,一凸一收挤出了南方双眼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水牛和长颈鹿也有极美的双眼皮,如果回到人类,非洲人的种群也如此,是否也都关乎阳光和辽远大漠呢?就是两个美目,丽字的繁体字,是简写的丽字下加鹿字,古人以鹿眼为美之标志性标志,就像一位大专家说生本教育是教育转型期的标志性理论一样,给人扎眼印象。当然,不排除其他物类有美目,如各种理念有一席之地。

·                                 我们无论执果索因还是由因导果,甚至是漫漶思绪,都是对思维器官和思维享受的心灵的激扬,都可以提升创造力。比如执果索因再由因导果,这就如溯流而上得到源头,再寻流而下却到了一条新的河流一样。这就是创造的途程。无怪乎那么多河流的歌,如梭罗河,伏尔加船夫曲,长江之歌,黄河颂,乌苏里江等。

    世界上许多地区,仍然使人看到了炮舰政策,看到了某些人在称霸。于是我们想,我们需要创造,需要极为有创造力的人,这已经是落后要挨打,而教育不改革就要落后的这样一条认识链了。这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看谁能考上美国某大学奖学金这样简单的问题了。在每一个课堂上激扬生命,激起思考,这就是根本。

 所以,我建议教师要做学习者和思考者,不仅仅是自身的学习和思考,不仅仅思考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用自己的思考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只有你自己有思考的激情,才能使学生也受到感染和激励,有思考的激情。而这就要把你所教的学科,变成思维版和激扬版,这是一个根本的改革。它的名字叫做生本教育。

·                                 著名教育家、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先生,为他的广西大学农学院的学生题写的勉言是野无遗贤,地无赤土,亟书教育与农学的追求。我奉读之,深对马先生敬仰。读了他写的百年之后谁雄长,万事当前只乐观”“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从平地起风雷。感慨非领导而可心怀天下者,教育人也。

    所以我对广东我的名师名校长班的学员说,我们要做为国分忧者。原因是,教育者是通向未来的舟子,是春江水暖的先知的鸭群,是承担未来道义的勇士。我也对教育管理者说,作为教育的领导,有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他的管理,要在很多年以后才体现功德。所谓功德离岗犹未定,是非留待后人评。所以宜审慎。宜改革。改革的宗旨,就是让孩子们,同时也就是老师们,能享受学习和思维的快乐,而不是被局限、被绑架、被扼杀,在思维中去发展思维,去丰富和强大我们民族的思维力。这是让人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教育激扬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